李安定 陳莎 唐炳(湖南省瀏陽市畜牧工作站 410300)
李昊幫*(湖南省畜牧獸醫研究所 410131)
湖南省山羊產業發展現狀與思考
李安定 陳莎 唐炳(湖南省瀏陽市畜牧工作站 410300)
李昊幫*(湖南省畜牧獸醫研究所 410131)
山羊養殖業是南方地區草食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起步投資少、短期收益高、適宜范圍廣等優點,是山區農戶利用有限資源快速脫貧致富的最佳選擇。大力推動山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促進農民就業、幫助農民脫貧、增加農民收入;大力發展羊肉與羊奶等多元化畜產品供應有利于改善城鄉居民生活品質、提高我國人民身體素質。本文通過對湖南省山羊發展現狀、發展潛力和制約因素進行分析,提出促進山羊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建議。
山羊;現狀;潛力;制約因素;可持續發展建議
隨著國家加大對草食畜牧業的支持力度和人們對高品質肉產品需求的增加,特別是近年來湖南省連續出臺一系列有利于草食動物發展的政策后,山羊養殖業發展迅速。
據2016年統計數字顯示,截止2015年底全省山羊存欄546.1萬只,比2010年提高7.2%,在全國位列第七,在長江以南省份中僅少于四川、云南,位居第三。瀏陽黑山羊、馬頭山羊等省內優良品種存欄量均達到200萬只以上。
隨著標準化養殖與品種改良技術的大力推廣,湖南省山羊養殖水平逐年提高,肉羊良種供種能力明顯提高,波爾山羊、川中黑山羊、南疆黃羊等良種肉羊開始大面積用于生產實際。統計數字表明,湖南省存欄羊只年平均產肉量由2012年的20.57kg提高到2015年的21.24kg,按羊肉價格60元/kg計算,全省山羊肉產品總量增收2.4億元。
隨著對羊肉產量與羊肉品質需求的提高,湖南省山羊飼養由傳統天然放牧模式逐步向半放牧半舍飼和全舍飼模式發生轉變;科學飼養管理技術在山羊養殖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通過雜交改良技術、牧草高效栽培與秸稈高效利用技術相配套,羔羊當年育肥出欄比例由2002年的20%提高到40%左右,出欄羊胴體重明顯提高,羊肉品質得到明顯改善。
通過政策引導與項目扶持,鼓勵發展“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養殖戶”, “專業合作社+養殖戶”等聯合模式,推進山羊標準化、科學化養殖,增強普通養殖戶對市場風險與疫病風險的抵御能力,延長了、全產業鏈條,增加整體經濟效益。諸如耒陽興隆等一批本土龍頭企業開始涌現;同時通過招商引資,廣州穗豐、大康牧業等外省資本與國內知名企業也開始進入湖南省山羊養殖產業。在羊肉產品加工方面,也涌現出“菊興黑山羊”等一批知名地方羊肉品牌,出現了企業打造品牌文化、品牌提升企業形象的良好局面。
據國家肉羊產業體系調查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北方四大草原牧區普遍處于過牧超載狀態,未來肉羊產業布局將向南方地區轉移,其飼草資源將主要依托南方草山草坡和農作物秸稈。
湖南省有草山草坡總面積637萬公頃,約占我國南方地區的10%,其中可開發利用的有573萬公頃,約是耕地的1.98倍。在可利用草地中,連片5000畝以上的連片草地面積近60%,10000畝以上面積的達15%以上,年均產草量可達每畝900kg左右,此外還有冬閑田230萬公頃等。但目前利用率不足30%;且目前改良面積不足5%,具有較大的開發利用潛力。此外,湖南省作為糧食主產區,每年可生產秸稈約2800萬t,用作山羊飼料的利用率不足10%。如將草場利用率提高到60%,天然草場改良率與秸稈利用率提高到20%,即使按現有牛羊養殖比例計算,湖南省可增加山羊飼養量1.5倍,增加產業產值100億元以上。
湖南省山羊的地方品種均屬中小型山羊品種,與國內外大型肉用山羊相比,平均產肉量較少。2012年全省平均出欄山羊胴體重僅為12.8kg,低于全國的15kg,與發達國家的18kg相比差異極顯著。近年來,隨著引入優良山羊父本進行雜交改良的步伐加快,科學飼養管理水平的提高,山羊胴體重逐年提高,2015年比2002年提高近0.9kg。如將平均山羊個體產肉量提高到全國平均水平,在現有出欄規模不變的情況下可增產羊肉近1萬t,增加山羊養殖產業總產值8億元以上。
山羊養殖對資源環境要求不高,飼草來源廣泛,生產周期短,疫病風險低,所需啟動資金少,維持成本低,一直是貧困山區農民發展養殖脫貧的首要選擇。自2008年起,湖南省羊肉價格上漲,羊肉在2015年11月達到歷史高點68.09元(千克價),盡管隨后均出現震蕩下行,但受生產周期、成本和消費偏好支撐,羊肉價格仍處于相對高位,極大激勵了農民的養羊積極性。據調查,2015年全省肉羊飼養平均每只純收益達260元,與2008年的140元相比提高近1倍。
2016年湖南羊出欄725.5萬頭,羊肉產量11.97萬t,同比分別增長3.7%和3.2%,全省人均占有量1.7kg,僅是全國人均3.2kg的一半左右,與發達國家人均10kg相比差異顯著。隨著人民對多元化、高品質肉類食品需求的增加,湖南省羊肉消費市場供應缺口巨大。
由于湖南省地處我國南方中心區域,與廣東、港澳等消費水平較高的沿海市場較近,出口活羊與山羊產品較為便利,市場條件十分優越。據統計,近年來湖南省成為我國羊肉產品出口東南亞地區的最大交易集散地,但大部分來源于外省。今后,隨著國際市場需求得不斷增加,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基礎上,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擴大羊肉產品出口仍然具有較大潛力。
飼養群體良種化程度低是湖南省養羊業面臨的突出問題。湖南省山羊養殖以地方品種為主,出欄體型小、出肉率低,生長速度慢。特別是近年來市場需求旺盛,很多養殖戶過度追求經濟利益,出現了優良個體被出售,劣質公羊做種用,甚至屠宰母羊的情況,加劇了本品種的退化。由于養殖戶普遍存在缺乏育種知識,本品種選育程度不高,雖然近年來政府與部分企業有意識的引進優良種羊進行雜交改良,但尚未得到大面積推廣,目前肉羊良種覆蓋率不足30%,低于全國的40%,與發達國家80%以上的水平相比更是差距巨大。
長期以來,湖南省山羊養殖以自然放牧為主,幾乎不補飼精料。近年來,源于擴大產能的需要,飼養方式逐步向半舍飼和舍飼轉變,優質草料和精飼料的供應需求量日益增加。雖然政府和科研單位大力倡導發展種草養羊、配合日糧補飼等現代養殖技術,但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方地區自然環境差異極大,飼草與農副產品的種類和產量也千差萬別,北方地區成熟的種養模式并不能直接應用于南方地區,而直接從北方調配飼草與飼料,長途運輸費用昂貴,養殖成本無法控制。很多養殖戶為了節省育肥成本,直接用豬飼料喂羊,但由于消化系統的差異,不僅育肥效果不理想、經濟效益低,甚至導致消化系統疾病,造成羊只死亡。
據湖南省牛羊產業協會2016年統計:全省山羊養殖仍以農戶散養為主,80%農戶能繁母羊的飼養規模在50頭以下;規模化養殖總體水平較低,年出欄500只以上的大型養殖場出欄量不足全省出欄總量的3%。羊場與羊舍建設簡陋,大多沒有經過專業規劃與設計,抗災能力差、衛生防疫條件惡劣。部分養殖集中地區由于單純依靠放牧擴大養殖規模,存在超載過牧現象,對生態環境破壞嚴重。
羊肉產品供應主要依靠現殺現賣,屠宰點分散,衛生條件差。加工企業規模小,設備簡陋,肉產品分割與倉儲運輸技術水平低,多數沒有通過國際通行質量認證,產品質量難以保證。由于湖南省地處南方地理中心區域,滬昆與京廣兩條主干線貫穿全省,因此,外省活羊與羊肉流通與本省混雜,監管與防檢疫難度大。
在地方品種保種區進一步加強省內地方山羊品種資源保護,按照品種標準對保種群體開展分級品種登記與后裔生產性能測定,探索科學飼養模式,做好本品種的提純復壯,提高種羊品質。非保種區結合地區資源情況與市場需要,建立三級育種與生產體系。鼓勵龍頭企業建設標準化核心育種場,引進國內外優良品種,制定科學雜交方案,培育適合湖南省的山羊新品系、新品種。圍繞核心育種場,建立多個二級擴繁場,利用高效繁殖技術提高種羊擴繁速度,降低種羊引進成本,提高供種能力。以二級擴繁場為主體建立養殖合作社,發展普通養殖戶對本地母羊開展雜交配種,篩選優勢雜交組合,生產二元和三元雜交商品肉羊。
扶持龍頭企業建立現代肉羊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引導養殖戶轉變養殖觀念,推行標準化生產規程。逐步實現品種良種化、防疫制度化、飼養標準化、糞污無害化、產品規格化,促進安全優質羊肉產品生產,推廣標準化生產體系,鼓勵肉羊當年出欄,生產高檔羔羊肉。
依靠科技進步,推廣標準化羊場建設,逐步發展舍飼半舍飼養殖。并根據草場面積、草場生產力和季節變化,發展適度規?;B殖,使草地真正發揮生態和經濟雙重功能。對飼養規模較大的養殖戶在養殖設施建設方面予以扶持,將牧草、秸稈加工與糞肥無害化處理設備擴大到農機補貼范疇。如青貯窖和草料棚建設,切割揉碎機等牧業機械購置等。
在農區扶持專用飼料作物種植,加快建立高產牧草與秸稈生產加工示范基地。在牧區、半農半牧區推廣天然草地改良、人工種草和草田輪作方式。改變傳統飼料結構,大力推廣青貯技術,積極推廣桑葉、苧麻等本土蛋白飼料資源,開發專用羊飼料及飼料添加劑。
建利現代化的畜牧業物流體系與網絡信息交流平臺。根據運輸半徑合理布點,加強活羊交易市場建設,規范活羊流通和交易,減少疫病傳染渠道。建立健全檢疫檢測體系和畜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加大對畜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力度,提高加工產品質量。鼓勵加工企業做大做強,提高產品附加值和技術含量,形成穩定的羊肉安全優質生產供應基地。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統一產品標準,創立產品文化,打造地方特色羊肉品牌。大力推進產、加、銷一體化的現代經營模式,逐步構建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
湖南省重點研發計劃農業領域技術創新項目“湖南牛羊高效繁殖綜合配套技術研究”(2016NK2171)。湖南省重點研發計劃國際與區域科技創新合作項目“努比亞羊快速擴繁技術研究與示范”(2016WK2052)。湖南省技術創新引導計劃縣域經濟發展專題—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項目“山區適度規模黑山羊標準化養殖配套技術示范與推廣”(2016NK3069)。
李安定(1976-),男,漢族,本科,畜牧師,從事畜牧技術研究與推廣工作。*
李昊幫(1981-),男,漢族,碩士研究生,高級畜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