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甲明張曉燕
(1,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751999;2,寧夏吳忠市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751100)
動物疫病定點監測工作體會
張甲明1張曉燕2
(1,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751999;2,寧夏吳忠市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751100)
為了適時掌握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雞新城疫等重大動物疫病免疫效果、病原分布和流行趨勢,進一步提高動物疫情預警預報能力,有效預防和控制重大動物疫病。根據轄區重點區域、重點畜種和重點疫病等特征,設置了豬、牛、羊、禽的定點監測點,實行“定點、定期、定量、定性”監測模式,重點開展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小反芻獸疫、新城疫、布魯氏菌病等動物疫病的監測。
根據監測結果指導規模養殖場疫病免疫,對免疫抗體合格率不達標的,與規模場共同分析查找免疫失敗原因,并及時對畜禽進行強化免疫。同時,對新生仔畜和補欄畜禽免疫情況進行督查,進一步提高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水平和預警預報能力。
逐年加大對畜禽養殖場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病原學的檢測,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通過對動物疫病病原學檢測,能掌握監測點病原分布情況,及時把握疫情動態,為防控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通過對場內問詢調查和實驗室診斷得出結果,牛常見附紅細胞體病、犢牛病毒性腹瀉病及消化道疾病等,羊常見羊痘、腸毒血癥及消化道疾病等,豬常見細小病毒病、流行性胃腸炎、豬偽狂犬病等,雞常見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法氏囊病、球蟲病等。常見病發生的主要原因:一是缺乏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二是飼養管理水平不高;三是消毒工作不到位。
針對動物疫病的流行季節和高發期,我們指導養殖場及時進行免疫和藥物預防,對發病畜禽及時診斷,提出合理的治療方案和預防措施,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目前,選擇監測點主要是考慮規模場的配合程度,大部分養殖場不愿意配合。因此,設置的監測點代表性不強,不能全面反映轄區動物疫病發生情況。
對監測點主要開展重大動物疫病免疫抗體監測和病原學的檢測,對常見多發的畜禽疫病診斷和防控方面技術指導較少。
實際工作中,我們對疫病免疫抗體和病原學檢測及獸醫實驗室診斷均提供的是無償服務,甚至有時為監測點提供消毒藥、消毒設施、防護設施等,形成了養殖場“等靠要”的思想,不想投入過多的資金去摸清場內動物疫病病原分布情況。
每個監測點飼養管理方式不同,導致效益獲取不同,針對業務部門提出的動物疫病防控新模式或場內存在問題需改進的建議,有些場只是應付差事,而不是采取積極的態度去整改。
根據轄區重點養殖畜種,開展主要動物疫病流行病學調查,掌握畜禽的飼養模式、管理方式、疾病發生、無害化處理等情況,摸清底數科學合理的設置監測點,使設置的監測點能真實反映動物疫病流行趨勢。
做好重大動物疫病免疫抗體和病原學監測的同時,加強常見多發畜禽疾病的實驗室診斷與監測。開展常規動物疫病時,規模場出資金,業務部門出技術,加強犢牛病毒性腹瀉病、羊痘、腸毒血癥、細小病毒病、豬偽狂犬病等疫病診斷與監測,減少畜禽發病數和死亡數,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效益。
加強主要動物疫病的監測,指導開展動物疫病的凈化工作,如對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免疫抗體和病原學監測,要徹底淘汰病原陽性豬和經強化免疫后抗體仍不合格的豬,從而達到疫病凈化目的;對人畜共患病如布氏桿菌病、結核病等采取免疫、檢疫、撲殺、凈化等綜合措施逐步得到凈化。
畜禽疫苗免疫后做好相關的免疫檔案記錄,根據免疫時間進行跟蹤監測,及時掌握疫苗免疫抗體的消長規律,并根據轄區內畜禽疫病流行情況,制定適合本場的免疫程序。
平時防疫督查或采樣時,查看消毒及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記錄,要求規模場對圈舍、出入車輛、人員等嚴格執行消毒制度,切斷疫病傳播的途徑。同時對因病死亡的畜禽進行無害化處理,畜禽糞便堆積發酵,減少疫病病原擴散,確保畜禽群健康。
張甲明(1965.5-),獸醫師,長期從事動物疫病的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