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娟(吉林省梅河口市雙興鎮獸醫站 135009)
豬口蹄疫病診斷和防治探索
李曉娟(吉林省梅河口市雙興鎮獸醫站 135009)
豬口蹄疫病是豬養殖過程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之一,同時屬于一種病癥很嚴重的疾病。豬口蹄疫病的病情難以通過使用普通的醫治手段來治療,若該病一旦爆發就會很快地蔓延,致使豬的死亡率增高,從而導致極大的經濟損失。為此,提高豬口蹄疫病的診斷方法以及防治措施至關重要。
豬;豬口蹄疫病;防治方法;診斷標準
豬口蹄疫病是一種具有傳染性的疾病,一般多引發偶蹄動物,如豬、羊等此類動物,該病具有病發速度較快、熱性數值高的特點[1]。由于口蹄疫病毒具有很強的外界抵御能力,外界環境對其影響較小,導致其可在外界生存比較長的時間,致使豬的患病率極高。豬一旦被口蹄疫病毒感染后,其病發范圍可蔓延到其整個口腔,如舌面、蹄部及鼻鏡等,遭到感染的部位一般爆發有水皰,這些水泡會致使豬出現潰爛的現象[2]。豬口蹄疫的爆發會對養豬業的經濟利益造成非常嚴重的不良影響。因此,為預防豬口蹄疫病的引發與廣泛傳染,本文通過探索研究豬口蹄疫病的診斷和防治方法,得出如下分析。
口蹄疫是屬于人類與動物均可交叉感染的傳染病,一般傳染源主要在動物身上,口蹄疫病毒是該病的病原,其有非洲Ⅰ型、非洲Ⅱ型、非洲Ⅲ型、亞洲Ⅰ型、A、O、C 7個病毒類型,其中A、O型傳播面最大[3]。口蹄疫有65個亞型,口蹄疫病毒之間抗原性存在差異性,相同血清型的病毒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差異,該病潛伏期一般是2~4d。成年豬患病后,可出現精神不振、食欲減退、站立行走難,四肢蹄痛疼,全身發抖等臨床癥狀,而哺乳仔豬會出現急性胃腸炎、急性心肌炎以及四肢麻痹等臨床癥狀。
豬體的水皰皮一般是診斷豬口蹄疫病的主要病料。由于水皰皮具有傳染性,因此在對病料進行采集時,要注意對帶病部位進行殺菌滅毒,消毒后使用剪刀將水皰皮進行剪除,其大小適中,將采集的水皰皮放進已經備好的青霉素空瓶中,為確保豬口蹄疫病診斷的準確性,可多采集幾頭豬的水皰皮,采集好后送至冷藏保存,最后送至檢驗室給工作人員進行檢驗。目前,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是診斷豬口蹄疫病的最佳檢驗方法,其在實驗室的檢驗中常被應用到。相比傳統診斷方法,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具有操作簡單、花費少、準確性高以及自動化度高等優點,其能快速有效地檢驗大量的樣品。而在國際貿易中指定應用液相阻斷則是其檢測豬口蹄疫病毒最常使用的實驗檢測方法[4]。該方法的最大優點是能夠對抗原進行滅活,抑制病毒的擴散,并且還可以進行實驗室動物與細胞培養。對于口蹄疫病的診斷,應依據具體實際的情況進行選擇合理的診斷方法進行診斷,利于及時發現治療,從源頭上遏制豬口蹄疫病毒的產生傳播。
(1)控制豬口蹄疫病的傳播源。首先種豬必須是從未發生過疫病的健康種豬場引進,對新引進的種豬嚴格實施隔離檢疫、嚴格消毒、免疫接種以及驅蟲等措施。種豬的檢測結果為健康方可將其放入生產區進行混合飼養。若在飼養過程中飼養種豬的區域爆發了豬口蹄疫病,必須加強隔離防護,采取良好的消毒措施,并對全部的豬進行全面仔細的排查,檢查其是否出現了豬口蹄疫病的臨床病癥。
(2)接種口蹄疫疫苗。養殖場內的豬必須定期進行接種口蹄疫疫苗。母豬一年之內必須接種疫苗3次以上,公豬4個月左右1次,仔豬斷奶后13d左右內進行一次,1個月后再進行1次。而對所有豬4個月進行疫苗接種1次。
(3)嚴格消毒。為有效控制病毒的傳播,可采用鹵素類、酸性及醛類消毒液對豬舍進行全面,堅持每天消毒3次以上,每次間隔時間為4h,只有嚴格執行消毒工作才確保預防豬口蹄病的傳播。
綜上所述,一旦豬場爆發豬口蹄疫病,其不但會對養豬者的經濟收入產生極大影響,而且還會關系到整個養豬行業的發展。因此,為減小豬口蹄疫病的傳播范圍,降低其產生的嚴重危害、豬的死亡率以及減少經濟損失,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相當重要的。因此,深入探索豬口蹄疫病的診斷和防治方法,能夠有效預防豬口蹄疫病的發生,保障肉食品安全。
[1]趙艷俠,崔洪青.淺談豬口蹄疫病的診斷及防治措施[J].畜禽業,2014(12):85-86.
[2]劉高遠.芻議豬口蹄疫病的流行與防治[J].當代畜牧,2015,32:56-57.
[3]陳越明,周崇喜.豬口蹄疫病的診斷與防制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4(14):212+71.
[4]周彥偉.豬口蹄疫病的診斷與防控技術[J].當代畜牧,2016(1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