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桐源(遼寧省撫順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113006)
口蹄疫非結構蛋白抗體假陽性現象分析
張桐源(遼寧省撫順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113006)
在開展口蹄疫病毒非結構蛋白抗體檢測時,經常會有假陽性出現,這阻礙了對口蹄疫防控形勢的科學判斷,無形中增加不必要的工作負擔。本試驗通過對牛群進行口蹄疫病毒非結構蛋白抗體及口蹄疫病毒免疫抗體檢測,發現假陽性出現的原因,并對假陽性出現的持續性進行分析。
口蹄疫;非結構蛋白抗體;免疫抗體;假陽性;消長規律;加強免疫
(1)通過口蹄疫O型、亞I型免疫抗體檢測、口蹄疫非結構蛋白抗體檢測、口蹄疫病毒核酸通用型檢測,篩選出試驗牛30只(第一次檢測)。
(2)對試驗牛群進行口蹄疫(O-亞1型)疫苗免疫1次,免疫1個月后,再次進行O型、亞I型免疫抗體檢測、口蹄疫非結構蛋白抗體檢測、口蹄疫病毒核酸通用型檢測(第二次檢測)。
(3)免疫2個月后,再次進行O型、亞I型免疫抗體檢測、口蹄疫非結構蛋白抗體檢測、口蹄疫病毒核酸通用型檢測(第3次檢測)。
牛只均為300日齡以上,并非犢牛(為日常監測工作中發現);飼養環境封閉,試驗過程中無外引,并定期臨床巡查,無口蹄疫野毒傳入;使用政府采購苗進行免疫,且此次免疫均為首免。
30份血清樣品:O型、亞I型免疫抗體檢測結果均<1∶16,口蹄疫非結構蛋白抗體檢測均陰性。30份O-P液樣品:口蹄疫病毒核酸通用型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30份血清樣品:O型免疫抗體檢測結果>1∶128、25份,1∶90、 5 份,亞 I型免疫抗體檢測結果>1∶128、 27 份,1∶90、3份;口蹄疫非結構蛋白抗體檢測陽性(+)、4份,可疑(±)4份,陰性(-)22份。30份O-P液樣品:口蹄疫病毒核酸通用型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30份血清樣品:O型免疫抗體檢測結果>1∶128、2份,1∶90、 5 份,1∶45、 18 份,1∶22、 3 份,<1∶16、 2 份,亞 I型免疫抗體檢測結果>1∶128、 3 份,1∶90、 6 份,1∶45、 19 份,1∶22、2份;口蹄疫非結構蛋白抗體檢測陽性(+)、9份,可疑(±)5份,陰性(-)14份。30份O-P液樣品:口蹄疫病毒核酸通用型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1)通過以上試驗發現,在無口蹄疫病毒感染的情況下,被免疫的牛只會出現口蹄疫病毒非結構蛋白抗體檢測陽性,證明假陽性的現象是存在的。
(2)假陽性的出現是持續增長的一個過程,并沒有隨著首次免疫抗體水平的下降而下降。
(3)首次免疫產生的抗體保護時間較短,2個月的時間就已經達不到免疫保護水平。
(1)口蹄疫病毒非結構蛋白抗體檢測假陽性普遍存在,有報道稱,假陽性多在日齡較大、進行免疫次數較多的牲畜體內出現,作者認為,假陽性的出現只取決于疫苗純化程度,本試驗只進行1次免疫就產生較高的假陽性率。
(2)假陽性的出現是個持續性的過程,且其消長規律與免疫抗體的消長規律不一致。
(2)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合理的口蹄疫病毒非結構蛋白抗體檢測,并結合臨床巡查、病毒核酸檢測等試驗來合理判斷是否有口蹄疫病毒感染。
(4)首次免疫產生的抗體保護時間較短,首免后一個月的加強免疫十分必要。
張桐源(1985.6-),男,遼寧省撫順市人,碩士研究生,獸醫師,主要從事畜牧獸醫方面工作。
中常見病,幾乎50%以上的兔場都曾發生過本病,由于病死率不高,且藥物治療效果顯著,因此,臨床上很多人不太重視,但殊不知螨蟲造成的影響是潛在性的,長時間的寄生可引起家兔頻繁抓撓皮膚,對皮膚造成破壞,對于獺兔、長毛兔等皮毛類經濟兔種來講,皮毛損壞直接影響經濟效益,即使是肉用兔,皮膚破損也容易繼發感染,引發其他疾病的發生,還是希望廣大養兔人能夠重視本病的預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