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
(安徽省太和縣動物衛生監督所236600)
一例山羊食毛癥治療
周杰
(安徽省太和縣動物衛生監督所236600)
介紹了山羊異食癖發生因素、治療經驗體會、防控措施等方面的內容,以期為山羊規模養殖方面提供參考。
山羊;異食癖;防控技術
近年來,山羊市場供不應求,價格可觀,農村飼養山羊呈現出產銷兩旺的好勢頭,成為農民短、平、快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但很多養殖戶對山羊的飼養管理措施不當,造成營養不良。今年2月下旬,筆者接診一例山羊食毛癥病例,現將情況簡要分析如下。
本地一山羊規模養殖戶,飼養400只山羊,自去年12月份,十幾只羔羊吃毛。
羊群大部分較瘦;吃毛的羊羔2~3月齡,食欲下降,身體消瘦,眼球下陷,被毛粗糙,精神不振,喜歡吃被毛、舔食墻土、糞便等,自身上的被毛被大片撕咬脫落,糞便不成型,含有羊毛等異物;母羊膘情較差,奶水稀薄。
母羊飼草主要是豆秸、麥秸等農作物秸稈,較粗硬,養分含量低,飼料為玉米、豆粕、麩皮等,沒有添加預混料,也沒有按照一定的配方配料。
首先對羊舍進行徹底清洗、消毒,用某公司生產的預混料配制全價飼料飼喂母羊,在羊舍圍欄上放置舔磚,購買黑麥草、花生秧、羊草、苜蓿草、青貯玉米秸、胡蘿卜等優質牧草作為主要飼草。對有便秘和消化紊亂的羊羔,用溫肥皂水灌腸。同時購買羔羊代乳粉、代乳料飼喂羔羊按。
經采取上述措施1個月后,羊群膘情明顯提高,羔羊沒有再發生吃毛現象。
羊吃毛是一種嚴重的異食現象,主要由于營養和疾病等因素引起,且冬季和早春季節青綠飼草飼料缺乏時多發。
在冬末春初,由于青綠飼草缺乏,羊群營養不良,只能飼喂少量營養低而難消化的秸稈,飼草中缺乏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蛋白質,特別是缺少硫元素,易造成消化功能和代謝紊亂,致使味覺異常而發生異食癖。導致羔羊吃毛現象主要原因是母羊在懷孕后期和哺乳期營養水平差,飼養管理不當,奶水稀薄,羔羊未及時補飼代乳粉和代乳料。
羊因患蛔蟲、囊蟲病、羔羊球蟲等寄生蟲病造成慢性消化不良、軟骨癥等,可成為吃毛的誘發因素。
舍飼羊只,羊舍采光不足、通風不良、潮濕,缺乏運動場,羊群飼養密度過大,羊舍內衛生條件差都是羊吃毛的誘因。
主要是改善飼養管理,結合發病癥狀與生產實際,根據飼養管理水平、日糧營養成分以及環境條件等,供給多樣化的飼草飼料,尤其要重視供給蛋白質和礦物質,如魚粉、骨粉、食鹽等。
(1)飼喂全價飼料,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可在圈舍內懸掛舔磚供羊自由舔食。
(2)在冬春季節,要及時補充優質蛋白質和青綠飼草。硫是形成羊毛的必需元素,飼料只缺少硫元素會出現吃毛現象,羔羊生長速度特別快,需要大量生長羊毛所必需的含硫豐富的蛋白質或氨基酸,對哺乳羔羊提早訓練采食,以彌補羔羊的哺乳不足,飼喂優質的代乳粉和代乳料,以滿足對營養物質的需求。羊羔食毛時,按每5只羔羊的飼料量投喂1個雞蛋的比例,將雞蛋搗碎拌入飼料內連喂5d。
(3)加強飼養管理。合理安排羊群密度,搞好環境衛生。為羊只創造充足的生活空間,每只羊建立1~3㎡的運動場,保持羊舍及運動場的干燥和清潔,有條件可適當進行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