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少海(安徽省五河縣新集畜牧獸醫水產站 233314)
牛瘤胃積食診治
于少海(安徽省五河縣新集畜牧獸醫水產站 233314)
牛瘤胃積食在養殖生產和獸醫臨床中較為常見,亦在反芻動物消化道疾病中發病率較高的一種。本文通過對該病的發病原因,機制進行分析,結合生產實踐采用不同的診療方法,以求療程短、見效快、預后好,為廣大家畜禽養殖戶提供技術參考。
牛;瘤胃積食;脹痛;酸中毒;診斷;治療
牛瘤胃積食,中醫又稱宿草不轉,是由瘤胃內積滯過量較干固的飼草引起瘤胃壁過度擴張,致使消化機能紊亂失調不能運轉的一種疾病。由于瘤胃收縮力減弱,內容物停滯和阻塞不能后送,難以消化和容易膨脹的物質發酵腐敗,致使胃壁擴張,容積增大,瘤胃運動和消化機能障礙,形成循環、呼吸障礙等一系列癥狀。從各地發病情況來看,該病主要存在原發性和繼發性瘤胃積食兩種情況;其中,原發性積食比例更高。
(1)病畜一次或連續多次過量采食如黃豆、胡蘿卜、大麥、甘薯干、玉米、豆餅等易發酵膨脹的飼料后又大量飲水,而促使本病的發生;臨床上除造成機體中毒性瘤胃積食外,還常伴隨瘤胃鼓氣等癥狀。
(2)采食大量粗硬不易消化的含有粗纖維較高飼料:粗硬干草、麥秸、稻草、花生秧、甘薯秧、豆角皮、棉籽皮等,臨床上以瘤胃內積滯容積增大,胃壁受壓以及運動神經麻痹為特征。
(3)病牛一次飼喂過量,偷食大量精料:如突然更換適口性比較強的飼料,特別是由粗料轉為精飼料;由舍飼轉為放牧,由劣質飼草轉為優質飼草時,病畜易出現因采食過量,促成本病發生。
(4)飼養管理不善和衛生條件不良,病畜突然受到各種不利因素刺激,驚恐不安,神經體液調節紊亂,發生應激反應;或因自身缺乏缺乏鈣、鈉、鐵、鈷、硫等礦物質元素形成異食癖:舔食、吞咽、啃咬被糞便污染的飼草或墊土、磚塊、破布、塑料布等不易消化的物質形成本病。另外,舍飼牛因缺乏運動發病大于散養牛。
本病常繼發于病畜因年老體衰,瘦弱多病,前胃機能減弱,消化能力下降,胃內微生物菌群調節失衡,發生機能性遲緩;或瓣胃阻塞、皺胃積食、創傷性網胃炎等消化系統疾病中。
發病機制是由于瘤胃充滿過量飼料時,由于胃壁感受器受到壓迫和刺激,反射地使植物性神經機能發生紊亂;初期副交感神經興奮,前胃機能先加強,隨后轉為抑制,從而瘤胃蠕動由強減弱甚至停止,后送機能障礙,胃壁過度擴張而發生麻痹,內容物逐漸積聚引發本病發生。
積聚瘤胃的內容物發酵腐敗分解,產生大量氣體和有毒物質,不僅使胃壁緊張,而且刺激前胃神經,使之發生痙攣性收縮,使病畜呈現腹痛癥狀;同時分解產生的有害物質能引起黏膜感染發炎和壞死;當有毒物質被機體吸收后,血液中二氧化碳結合力以及肝臟解毒功能下降,腐敗產物大量吸收,而導致自體中毒。
由于瘤胃體積過于增大,將膈肌壓迫向胸腔推移,使其活動受阻,影響心肺正常生理活動及靜脈回流,以致造成呼吸、循環的障礙。從而機體呈現結膜發炎、脈搏增數,靜脈怒張、眼球外突、呼吸促迫等一系列癥狀,進而造成機體衰竭甚至引起死亡。
如果病畜是由于過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豆類食物而引發積食,則因胃內鏈球菌、乳酸菌以及淀粉球菌的增殖,使碳水化合物迅速發酵,形成大量乳酸,從而使瘤胃運動力下降,在短時間內即可發生積食和臌氣,菌群共生平衡失調產生酸中毒。
發病較急,大多病畜采食過量的草、精料后數小時至一天內發病。病初精神沉郁,鼻鏡少汗而干,口色赤紅而燥,后期青紫;耳耷頭低,拱背;反芻倒嚼減少或停止,噯氣酸臭;觸診瘤胃,病牛疼痛不安,左肷腹部脹滿堅硬、腹壁緊張用拳頭重壓有印痕,恢復較慢,病畜抵觸情緒強烈。回顧后腹或后肢踢腹,疼痛起臥;四肢無力張開,翹尾努責,排糞次數增加而糞便干臭難下,有時有少量外稀內硬糞球排出;聽診瘤胃蠕動音減弱或消失。而后腹痛消失,呼吸困難,嚴重時張口伸舌,加深喘急;結膜發紺,心跳疾速,脈搏微弱,靜脈怒張,眼球外突。臥地不起,體溫下降,脫水,最后機體心肺機能衰竭死亡。
慢性瘤胃積食主要有胃熱型瘤胃積食和脾虛型瘤胃積食,一般發病緩慢,病勢較輕。病畜在臨床上表現為:被毛粗亂,皮膚干燥彈性降低,行動遲緩,神疲乏力;呼吸沉緩,口腔涎少而黏稠,食欲減退或停止,喜飲,反芻減少,噯氣酸臭,有時空口咀嚼;左腹膨大脹滿,觸壓堅硬,瘤胃蠕動微弱或消失;排糞次數增加,糞便色暗量少,間有少量外稀臭干硬糞便排出;回頭顧腹,不安拱背,時起時臥,肢體顫抖戰栗,步樣不穩或臥地呻吟,脈象沉數。奶牛會出現泌乳量減少,甚至完全停止。
本病獸醫臨床上通過綜合癥狀分析不難確診:先向畜主了解病畜健康狀況及是否采食過量飼草。視診病畜是否有顧腹不安,瘤胃膨脹,噯氣減少,流涎,糞便量少干硬黑;鼻鏡少汗或干燥,呼吸困難等癥狀。觸診是否左側腹壁緊張,內容物堅硬,用拳按壓瘤胃有痛感且有痕印,若無并發癥,體溫一般正常。叩診左腹壁是否濁重沉實;聽診瘤胃蠕動音是否減弱或消失,腸音微弱,有時有金屬音;心跳加快,脈象沉數等;如果在臨床上牛有上述癥候可初步判斷為瘤胃積食。
人的飼養管理善惡直接影響畜禽身體健康。
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牲畜飼養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尤其是秋收秋種農活較忙,有些農戶就將大量的玉米面、麩皮之類拌食喂牛,一次采食過量,傷及脾胃;或草料突然變更,飼喂適口性較好,富含淀粉或糖類的飼料,如谷物、玉米、甘薯塊根塊莖類等,特別是平時不喂精料的牛,突然給予上述飼料容易導致發病:由于淀粉和糖類的飼料適宜于瘤胃內革蘭氏陽性菌的發育和繁殖,產生大量乳酸,使瘤胃內pH值下降,以致分解纖維素的有益微生物被乳酸鹽殺死,致使瘤胃內分解淀粉和糖類的微生物菌群發生紊亂,促成本病發生。
犁田耙地強度過大,急趕鞭打,或久無使役,突然使役時間過長,病畜饑餓貪食、暴飲,或食后急于使役,使病畜沒有充分的反芻時間,導致牛津液消耗,胃腸機能降低,不能正常消化飼草飼料造成發病。
牛舍年久失修,病畜受到夜晚賊風侵襲,風寒侵體,衛氣衰弱,邪氣由毛孔乘虛而入,傷了脾胃,致使胃機能降低,內容物不能傳導而發生食滯。
認為牛干活越多越能吃,喂食量就越充足,在收割大量大豆、玉米時,將牛往地頭一拴,飼喂大量的豆稞子或玉米,牛由于貪食過飽,而引發此病。
奶牛由于本身前胃遲緩在各種不良因素應激下,促成本病發生。
自然環境條件的影響是誘發本病不可忽視的因素:蚌埠地區在過冬青草枯萎季節,青綠飼料供給不足,多用稻草、花生秧、甘薯秧等喂牛,因其營養性與適口性較差,粗纖維含量較多,在胃內纏繞成團,有時飼草不凈含有濕泥,特別是陰雨天氣飼草易受潮,韌性增強,牛暴食后咀嚼不全,飲水不足,消化液混合不勻,胃內容物過度充盈,影響蠕動機能,胃液分泌減少,食物不能正常消化,以至大量草料停滯不能后送而引起積食。其次秋冬季節,牛體質瘦弱,脾氣衰、胃火弱,腐熟化谷的功能下降,加之飼喂粗放,粗纖維含量多,難消化,引起胃腸蠕動無力或失常,使食物停滯胃中而發生此病。
病畜年老體衰,胃腸機能下降,瘤胃后送能力減弱或者病牛本體礦物質缺乏,形成異食癖,采食泥塊、塑料薄膜引起積食;或因采食細長金屬物質:如鐵絲、鐵釘等,引起創傷性網胃炎而促發本病的發生,臨床上往往表現頭頸伸長,肘部外展,步履緩慢,喜上坡;精神沉郁,食欲減退,反芻遲緩,前胃神經麻痹,消化機能紊亂等癥狀。
清除內容物、抑制發酵、恢復瘤胃蠕動機能,解除酸中毒、脫水,強心補液;必要時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對于病癥輕微的積食,停止使役,可以禁食1~2d,但應供應充足的飲水,同時結合灌服大量溫水,飼喂柔軟易消化的飼料,勤喂少給,預后良好。每天找塊地面比較平坦地方牽牛緩慢行走,以促進胃腸蠕動;在飲水或投喂后進行瘤胃按摩:每隔半個小時用手掌在牛的左腹部按摩一次,每次10~15min。一天可以進行多次。
為了盡快排除瘤胃中積滯的飼草內容物,緩解癥狀。在排出創傷性網胃炎的情況下,可瀉下處理:用鹽類瀉劑硫酸鎂或硫酸鈉 500~700g,松節油 30~40ml,加水 l000~2000ml灌服;或液體石蠟油或植物油l000~1500ml,同時加入魚石脂25~30g、芳香氨醑40ml等止酵劑,一次灌服,加速排出瘤胃內容物。其次,可用煙葉200~300g,用水2000ml煮成紅色,加陳年老醋500g一次灌服。
此外,中藥大承氣湯等也有一定的療效,以健脾開胃、消積化滯為主:大黃40g,萊菔子40g,陳皮40g,枳實40g,芒硝100g,山楂50g,神曲60g,木通30g,麥芽40g,檳榔30g,厚樸40g,木香30g,砂仁30g,甘草30g,郁李仁40g,共為末,加菜油250g,研末后開水沖,候溫后調服,每日1劑。服上述處方2d后再改為健脾順氣方:山楂90g,麥芽90g,神曲100g,大黃60g,炒牽牛子60g,枳殼30g,檳榔20g,水煎加芒硝120g灌服。效果良好。
由于食用豆類引起的積食,伴有脫水和酸中毒時,可補給5%糖鹽水或10%高滲氯化鈉300~500ml,靜脈注射,同時加入VC。另外,用新斯的明4~20mg肌注;內服碳酸氫鈉200~300g:將碳酸氫鈉用溫水溶解后,投入胃中均能收到好的治療效果。
病牛飲食欲廢絕,脫水明顯時應在靜脈補液時同時補堿:如25%的葡萄糖500~1000ml,復方氯化鈉液1000ml或5%糖鹽水1000~2000ml,5%碳酸氫鈉液500~1000ml等,靜脈注射;緩解疼痛可用30%安乃近50ml肌注。
針對比較嚴重的積食:將病畜欄內安全保定,用開口器打開口腔;而后一端涂好潤滑劑的直徑3~4cm、長200~250cm的膠管或塑料管一條,經牛口腔輕輕導入瘤胃內,(導入時注意不要誤導入氣管中)然后來回抽動,以刺激瘤胃收縮,使瘤胃內液狀物經導管流出。若瘤胃內容物不能流出時,可在導管另一端連接漏斗,將管口抬高,向瘤胃內注入與病畜體溫相當的溫水3000~4000ml,待漏斗內液體全部流入導管內時,多次抽動胃管,攪拌內容物與溫水混合,取下漏斗并放低牛頭和導管,用虹吸法將瘤胃內容物引出體外。同時按摩瘤胃,如此反復,即可將積食洗出。另外可以根據病情輕重在溫水里加入碳酸氫鈉150g,食鹽100g,灌服后不要使其排出,抽出胃管。每天一次,連用2~3d。但體質較弱的病畜慎用。
重癥而頑固的積食應用藥物不見效果時,可將病畜站立保定,腰薦麻醉后行瘤胃切開術,取出瘤胃內容物;術后消炎補液用青霉素G鉀80萬IU×15支+5%糖鹽水1500ml靜滴,強心安鈉10~20ml+VC1~3g靜注,加強護理。
應加強飼養管理,防止過食,避免使役或饑餓后暴食適口性較好的食物,粗飼料要適當加工軟化后再飼喂;平時加強飼養管理,避免突然變換飼料,粗硬料要適當加工軟化,幼嫩及易發酵飼料要參入適量干草內飼喂,多汁和富含蛋白質的飼料要限制飼喂量;清潔衛生,杜絕被雨露風霜侵襲霉變飼料;注意充分飲水,適當運動。
引起瘤胃積食的主要原因是在采食大量易膨脹飼料(大豆等)或難以消化的飼料(玉米秸等),過食傷胃促成本病的發生。另外,缺乏運動、消瘦、消化機能不好,飲水不足,突然變換飼料,也是本病發生的誘因。廣大畜主要加強飼養管理,注重飼草的品質,嚴格執行飼喂制度,尤其是在易膨脹飼料和難消化飼料的供給時,要做到定槽、定時、定量;不能突然改變飼養方式,減少對機體的不良刺激,以保障牛的健康,促進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