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茂喜葉茂啟李朝飛
(1,重慶市綦江區新盛鎮畜牧獸醫站 401450;2,重慶市綦江區三角鎮畜牧獸醫站 401428)
關于規模豬場糞污治理的思考
葉茂喜1葉茂啟2李朝飛2
(1,重慶市綦江區新盛鎮畜牧獸醫站 401450;2,重慶市綦江區三角鎮畜牧獸醫站 401428)
文章主要結合規模化豬場特點,從選址、技術等方面對糞污治理方法進行思考和分析。
規模豬場;糞污治理;技術措施
現如今,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對于肉蛋奶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我國養豬產業得到長足發展,豬場規模逐漸變大,滿足人們生活需求的同時還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但由于一些養殖場對于糞污治理重視度不夠,沒有建立規模糞污治理機制,造成養殖業與種植業相脫離,對周邊生態環境構成污染。對此我們要積極思考,加強對規模豬場糞污的治理。
豬場選址不但要符合一般性環保要求,還需要充分考慮周圍居民、敏感地區等影響因素,確定最小距離。最小距離的確定應取決于養殖場點的類型、規模及人口密度等,確保豬場地址科學、合理,能夠做到對糞污的源頭控制。
規模豬場糞污較多需要設置儲糞池,以免對周圍環境產生污染。對于儲糞池的設置應深埋并避開水道,避免受到雨水等沖刷,造成糞便溢出。同時,還需要對儲糞池做好防滲處理,減少對地下水的污染,根據豬場規模確定容量,如果儲糞池容量過大會造成空間資源浪費,反之,如果容量過小無法發揮存儲功能[1]。一般來說,每個豬場至少要設置兩個沼氣池、沉淀池,方便輪流進入污水,并控制好厭氧、發酵時間,通常按照每15天輪換一次。此外,還需要控制用水量,減少污水產量,并采取干清糞方式,利用機械刮糞板對糞便進行清理,對糞尿進行分離化處理,不僅能夠為促進豬健康生長創建良好的環境,還能夠減少過程污染。
對于豬糞治理可以將其作為農家肥料使用,既能夠避免對周圍環境的污染,還能夠提高糞污治理效果。但在實踐處理過程中,要合理控制好數量,避免糞污過多,受到水土流失的影響,導致面源污染。如果將豬糞作為農家肥處理時,要充分考慮當地土壤性質、肥力狀況等因素,確定施肥方法、頻率及數量等,使得糞便能夠提升土壤肥力。對于糞便堆放可以采用朵剁式等方式,定期進行機械或者人工翻堆,使其能夠在好氧條件下得到充分腐熟,形成有機肥,殺滅其中的病菌與寄生蟲,應用于農作物中更加安全。
規模豬場糞污處理還需要結合市場需求,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采取多元化途徑,提高對豬糞的高效處理,真正意義上實現變廢為寶目標。現階段,對豬場糞污處理來看,可以發展結合養豬模式,即將規模養豬場與果農、菜農等有機聯合到一起,構建循環農業模式,使得糞污處理能力能夠滿足養殖需求,對糞污進行堆放腐熟,然后施加到農田當中,實現農牧結合處理糞污[2]。另外還有一種方式是建設沼氣配套工程,根據養殖場建設規模合理的沼氣池,充分利用厭氧產沼技術,將糞污轉化為生活能源,然后將剩余的沼液排放到田地當中,既能夠實現對資源的二次利用,還能夠達到減排的目的。
固體豬糞與麥麩稻殼等混合后能夠進行菌菇養殖或者蠅蛆養殖等增值利用。因此,對于糞污治理還可以通過增值利用的方式,將固體糞便與鋸末等相混合,進行雙孢菇、雞腿菇等菌類作物培養,以此來提高糞污的附加值。豬糞經過混合后,使豬糞中大量粗蛋白、粗脂肪等得到二次利用,既能夠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且能夠為蠅蛆、蚯蚓養殖提供優質飼料,實現共贏目標。
綠色、環保理念下,對于規模養豬場糞污的治理要給予更多重視,并根據豬場規模和特點合理選擇選址,盡可能從源頭上避免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同時,還應積極引入現代化糞污治理技術,形成多元化治理體系,加強對糞便的增值利用,從而為促進規模豬場發展提供支持。
[1]嚴小東,凌欽潤,袁成進.規模養豬場糞污綜合治理和利用技術研究[J].廣西農學報,2014(1):45-49.
[2]侯全中.河北省新樂市規模豬場糞污處理現狀與分析[J].豬業觀察,2015(2):84-86.
葉茂喜 (1969.5-),男,重慶市綦江區人,獸醫師,主要從事動物防疫、檢疫、疫病診療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