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 (遼寧省建昌縣畜牧獸醫局 125300)
哺乳仔豬滲出性皮炎防治
張廣 (遼寧省建昌縣畜牧獸醫局 125300)
仔豬滲出性皮炎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傳染病,一旦出現會傳染全窩,嚴重的整個產房都有發生,致死率高,難以清除,本文從母豬和環境入手對根治本病進行探索。
仔豬;滲出性皮炎;治療;預防
仔豬滲出性皮炎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以皮膚滲出油狀液體為特征的傳染病,多是哺乳仔豬發病,死亡率較高,治療效果不好,近年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特別是秋冬季節棚內飼養的環境更為多見,筆者根據本病特點,從病源出發,采取多方面防治措施根治本病,收到較好的效果。
2016年11月,建昌縣有多個養豬戶的哺乳仔豬出現滲出性皮炎,用了多種藥物治療效果都不明顯,死亡率較高,往往成窩死亡,而且不斷擴散增多。養豬戶陷入無法控制狀態,于是經人介紹找到筆者診治,筆者根據病情和養殖環境,采用綜合防治法控制了病情。
多是哺乳仔豬發病,母豬無癥狀或個別有乳房炎癥狀,仔豬剛下生正常,早的3~5d后,一般在10d以后,先在頭頸部、肘腕部、后背部等易摩擦受損區域出現紅斑,并逐步擴大,乃至全身,紅斑過后局部出現玉米粒大淡黃色水泡,并快速破裂,流出黃色液體,有的無水皰,紅斑部位有油狀液體滲出,皮毛有油膩感,塵土污染后,皮毛發黑,日久者形成黑色痂皮。保育豬也有部分發病,但發病率低,癥狀較輕。多數病豬導致死亡或變成僵豬。同場大豬沒有該癥狀。
病死豬除皮膚變化外,表現消瘦脫水,淋巴結腫脹,肝腎腫大,無其他特征性病變。
本病由于具有特征性的油皮癥狀和窩發特點不難診斷。
母子同治,內外同治,抗菌治本,排毒保命。發現本病一定要早期治療,否則療效不佳。
用聚維酮碘溶液在母豬體表和仔豬活動區域噴灑消毒,每天2次。用過氧乙酸溶液自然蒸發空氣消毒。
母豬用林可霉素和恩諾沙星注射或口服。用除癩靈噴灑母豬體表。
用恩諾沙星注射液稀釋頭孢噻呋鈉肌肉注射,每天2次。表皮用碘甘油涂抹,或用溫熱的聚維酮碘消毒溶液浸浴。
注射速尿,灌服保肝護腎溶液。
臨產前對母豬體表和產房用碘制劑和雙鏈季胺鹽交替消毒。控制環境衛生,防止病原侵入。
產前2d至產后3d,口服恩諾沙星和林可霉素可溶性粉。定期服用免疫增強劑高免抗毒。
選擇標準設備,防止仔豬刮蹭磨損皮膚,防治母豬疥螨病。
仔豬的病原來源于母豬和環境,產前消毒和母體清理是防病的根本。
葡萄球菌自然環境中很普遍,多數母豬能產生免疫力,其母源抗體能提供對仔豬保護,仔豬發病說明母豬免疫缺失,利用免疫增強劑提升母豬免疫應答反應,對多種病原都有防御意義。
葡萄球菌耐藥很普遍,治療時最好通過藥敏試驗選擇治療藥物,或平時沒用過的敏感藥物。
實踐證明,單用抗菌素治療效果并不明顯,葡萄球菌產生的毒素才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保肝護腎,排出毒素。
發病群體多數母豬有疥螨蟲,傳給仔豬后,皮膚損傷易導致發病。
張廣 (1965-),男,漢族,大學本科,獸醫師,主要從事動物疫病防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