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瓊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縣祥城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672100)
提高祥云縣黑山羊養殖效益措施
曹春瓊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縣祥城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672100)
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經濟高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優質肉類需求量日益增大,這為祥云縣黑山羊養殖業發展提供了一個絕佳機會。對于國家提出的畜牧業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要求祥云縣必須進一步重視黑山羊疾病防治,快速轉變固有生產觀念。近3年來,通過對當地近60戶養殖戶的實地調查發現,祥云縣黑山羊養殖效益還有較大提高空間,本文主要從養殖的角度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措施,以供參考。
黑山羊;養殖;效益提高;措施
羊肉味道鮮美,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自古以來就是我國人民的主要肉食之一。山羊養殖具有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加上山羊具有適應性強,生活能力強,抗病能力強等特點,山羊患病很少,養殖風險相對生豬要少得多,歷年來就是祥云縣山區少數民族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
祥云縣的山區面積廣闊,蔥山峻嶺,綠樹成蔭,山高箐深,植物分部層次感強,植物分布據有多樣性,人口密度小,自古以來就有養羊傳統,在長期畜牧業生產實踐中積累豐富的經驗,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以及當地畜牧部門的技術幫助下,山區養羊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山區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黑山羊養殖也成為當地農民脫貧、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徑,為豐富廣大人民的生活起了重大作用,目前已成為大理州乃至云南省重點的黑山羊養殖大縣之一,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亟待解決。
(1)散養戶較多,大多數養殖戶養羊5~15只左右,養殖戶勞動力價值未得到充分體現,生活水平提高幅度不明顯,養羊戶養殖效益也未得到充分體現。
(2)大多數養殖戶圈舍低矮簡陋,抵抗自然災害能力低下,部分圈舍選址不合理,隨意性大,通風保溫的效果差。
(3)農村飼料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大多數農村中的秸稈和玉米秸稈等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浪費現象突出。
(4)牧草種植呈零星分部狀況,牧草種植品種單一,易受周圍農藥的污染。
(5)養殖戶參保意識差,絕大多數養殖戶未參加保險,抵抗風險的能力低下,不利于畜牧業長期健康發展。
(6)養殖戶防病治病意識不到位,傳統養殖習慣的影響還很大,養殖技術與現代養殖技術尚有較大差距。
(1)山區地區山高箐深,常年氣溫相對較低,晝夜溫差較大,特別是冬季風力較大,氣溫更低,應鼓勵養殖戶在向陽背風較為干燥的地方建蓋牢固、保暖通風性能好的圈舍,經常通風換氣,有條件的地方成羊圈和幼羊圈要分開建蓋,為養羊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的長遠基礎。
(2)對于養殖較少的養殖戶建議他們合伙輪流放養,以提高勞動力的經濟價值,條件成熟的地區應鼓勵他們建立養殖合作社,優勢互補,以利于養羊業的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
(3)農村豆桿、麥桿、玉米桿等農作物要充分利用,鼓勵農戶加工成青貯飼料,以解決冬季水冷草枯飼料不足的問題,實現當地資源合理有效利用。
(4)要擴大牧草種植面積,牧草種植品種要多樣性,要連片種植,不同農戶要統一噴灑農藥時間、藥品、用量,盡量把牧草中的農藥含量降低到最低。
(5)要想方設法讓養殖戶盡量參加畜牧保險,堅決消除僥幸心理,實現風險轉移,進一步增強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盡量減少政府財政支出,實現養殖戶、保險公司和政府的三贏。
(6)冬天應選擇向陽性好背風的山坡放牧,飲水中添入少許食鹽 (根據祥云縣的水土情況水鹽比例可為700∶1左右),夏季應選擇背陽迎風且森林覆蓋率高的蔭涼處放牧。
(7)推廣現代技術,實現養羊業的提質增效。不到低洼潮濕的地方放牧羊群,不放露水草,不飲死水,針對祥云縣山區氣候特點,秋末冬季每天早上8點以前不宜出去牧羊,春夏季節早上7點以前不宜出去牧羊,從長遠來看,要把幼羊和成羊單獨分開放牧。
同一個養殖場公母羊的比例以1∶7為佳,要適當引進外來種羊,增強羊群體質,防止長期近親繁殖引起的羊群抵抗疾病能力下降,公羊利用1~1.5年后要進行調換更新,避免近親繁殖而造成品種退化,體型變小,增重變慢,出欄率低,要引進體型大,生長快的良種公羊與本地母羊雜交,提高雜交后代生長速度,飼料利用率,增加產肉量。
定期對羊圈進行消毒,現在山區可以采用方便廉價的草木灰、石灰粉等消毒,羊圈要經常清掃,糞便要及時運出,羊糞要發酵處理。
每年對羊群進行兩次驅蟲,最好是每年春季放青前和秋末或初冬兩次進行,母羊在任娠期間不要驅蟲,以免引起流產。
有針對性對羊群進行預防接種,根據祥云縣氣候特點和近幾年的流行病情況,口蹄疫、羊痘疫苗等發病率最高,口蹄疫死亡率高達20~50%??谔阋呤茄虿≈兴劳雎瘦^高的一種疾病,羔羊28~35日齡時要進行初免,間隔1個月后進行一次強化免疫,以后每隔4~6個月免疫1次,散養羊春秋兩季對所有易感羊各進行1次集中免疫,新購羊每月定期補免。山羊痘毒苗60日齡進行接種1次,以后每隔12個月加強免疫1次。
痢疾屬于急性傳染病,傳染快,死亡率高,且多發生于羔羊,治療痢疾充分利用當地資源,采用搗爛大蒜將其汁、白酒以及醋各取半匙進行攪拌使之混合,每天兩次對小羔羊進行服用,直到小羔羊病愈。
(8)加強技術培訓,有針對性的引導牧民通過閱讀書報及利用互聯網了解先進國家和地區先進的畜牧技術,進一步提高畜牧業的科技含量,各級政府還應該經常舉辦畜牧知識培訓班,使更多的人掌握畜牧知識,還要及時給他們提供市場信息,讓他們掌握市場動向。
(9)祥云縣畜牧主管部門應對祥云縣養羊業的短期、中期、長期進行規化,規化中要充分考慮到各地的自然環境的承受能力,各個地方政府對于坡度大于55°的地區應設為禁牧區,以避免祥云縣山區夏季山體滑坡或泥石流發生,切實保護當地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總之,只要我們畜牧部門進一步加大科技普及力度,加強指導,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強制進行免疫接種,經過長期努力改變牧民傳統牧羊習慣,使祥云縣由養羊大縣成為養羊強縣,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進步,到2020年與全國全省同部實現全面小康社會一定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