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力偉
(云南省大理州彌渡縣新街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畜牧獸醫工作站675602)
中小規模豬場疫病防控措施
沈力偉
(云南省大理州彌渡縣新街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畜牧獸醫工作站675602)
規模化生豬養殖雖然能夠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同時如果疫病防控措施不到位,也容易感染疫病甚至造成蔓延,給生豬養殖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典型的如口蹄疫、豬高致病性藍耳病、豬瘟等。
規模化養殖場;生豬;疫病;防控;趨勢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傳統的生豬養殖模式正受到越來越大的挑戰,傳統的生豬疫病防治措施已經難以滿足現代化的規模生豬養殖對生豬健康的需求,在此形勢下,科學化、標準化的現代生豬疫病防控體系應運而生。當前更強調對生豬疫病的主動防治手段,通過預防的方式降低風險是目前生豬養殖產業所倡導的疫病控制措施,這樣一來也有助于增加養殖效益。
近年來,生豬感染疫病的情況正越來越嚴重地影響著生豬養殖企業的效益,并且目前疫苗的保護率和有效率正逐漸下降,已經大不如前,而生豬發生疫病的概率也因此逐漸上升,生豬的死亡率也隨之上升。生豬的抵抗力普遍較低,各種疾病也經常發生,豬鏈球菌病,幼豬的敗血癥、皮炎、呼吸障礙綜合征、鼻炎等,種類持續增多,病原體的流行方式開始改變,養殖過程中開始出現大量非典型癥狀,致使獸醫越來越難以診斷。隨著規模化養殖技術的發展,生豬養殖的環境逐漸惡化,規模化養殖場內的細菌和寄生蟲明顯增多,互相感染的危險系數顯著提升[1]。
首先,最好堅持自繁自養,盡量避免外來豬種進入,如果需要引進豬種,就必須從沒有疫病流行的地方引進健康的豬種,對于所有引進的豬種都要隔離檢查并嚴格消毒;對于養殖場的大門,必須設立消毒池和消毒通道,為其配備更衣消毒間和沖洗設備,任何進入養殖場的人員、車輛等都要經過消毒之后才能進入豬場生活區,在冬春季節應禁止外來人員和車輛等進入;在豬場的生產區內應設圍墻等防疫措施;在生活管理區和生產區之間人員出入口處級飼料出入口處應建立消毒池,人員必須經過嚴格消毒后,才能進入豬場;加強對裝豬臺、人員出入口、污水排出口以及物料進出口的疫病防治措施,加強消毒和清潔工作,將生產區和外界隔離開,同時處理好養豬場的廢物、污水等,及時進行殺蟲滅鼠工作[2]。發病后最初的癥狀是精神不振,食欲缺損,體溫上升至40~41℃,病豬很快在蹄部和口腔黏膜上以及其他部位出現一些大小不等的水皰,水皰內充滿淡黃色或無色的清亮漿液,不久水皰潰破、組織糜爛,如有細菌繼發感染,水皰發生化膿與壞死。嚴重病例蹄匣甚至脫落,此時病豬蹄部異常疼痛,不能行走。生長在母豬乳頭上的水皰發生糜爛時,吃奶的小豬很快受到感染,出現急性腸炎與心肌炎,死亡率很高。鼻鏡上和口腔內有水皰和糜爛壞死的,則嚴重妨礙采食和咀嚼。如無細菌繼發感染,水皰潰破后慢慢干涸,最后形成痂皮而脫落痊愈,整個病程大約7~8d。
應最大限度地控制PRRSV感染豬群的繼發感染,當PRRSV感染豬群后,容易繼發細菌病和病毒病,并加重發病的程度。因此,養殖場應制定全面、完善、科學的用藥措施,選擇預防性用藥最佳。通過讓豬服用適當的抗菌藥物的方式,或對豬群實施保健計劃,起到控制豬群細菌性繼發感染,這是降低養殖場發生PRRSV的重要舉措。可以在妊娠母豬的產前及產后階段、仔豬的斷奶前和斷奶后階段進行預防,在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維生素及預防性抗菌藥物。
綜上所述,規模化生豬養殖場要想得到更大程度上的經濟效益,就必須加強養殖場所各方面的疫病防控措施,務必落實各項工作,從根源上杜絕病毒的產生,才能有獲得可觀經濟效益的基礎,才能使生豬養殖產業健康發展。
[1]施光秀.中小規模豬場的疾病防控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4(9):87.
[2]伍培霞,張志偉,張戎,等.提高生豬規模化養殖場防疫能力的綜合措施[J].現代農村科技,2016(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