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松柏
(遼寧省綏中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125200)
豬氟乙酰胺中毒診治措施
楊松柏
(遼寧省綏中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125200)
氟乙酰胺中毒是豬采食被氟乙酰胺污染的植物、谷物、飲水以及誤食拌有氟乙酰胺的毒餌,啃吃了由氟乙酰胺毒死的鼠尸等發生的中毒性疾病。
氟乙酰胺為有機氟內吸性殺蟲劑,密度 1.136g/cm3, 熔點 106~109℃, 屬高毒農藥,具有內吸和觸殺作用。其同類產品有甘氟、氟乙酸鈉 (氟醋酸鈉)。本品一般呈白色針狀結晶、無味、無臭,易溶于丙酮,微溶于氯仿。易吸收空氣中水分而潮解。加熱升華。在水中不穩定,逐漸水解,在堿性溶液中水解更快,水解產物為氟乙酸。原粉含氟乙酰胺達90%以上,噴霧液或毒餌含0.2%左右。氟乙酰胺進入動物體后脫胺形成氟乙酸,干擾動物體正常的檸檬酸循環,導致ATP合成障礙及氟檸檬酸直接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神經及精神癥狀。民間自行配制的毒鼠藥:如 “一掃光”、“一步倒”、“王中王”、“邱氏鼠藥”均含有氟乙酰胺成分。在農業生產中常用氟乙酰胺殺滅果樹害蟲,毒害草原鼠類,家庭滅鼠也應用它。可以說它是用途廣泛的一種農藥,常引起人、畜中毒。特別是對豬的毒性更大,致死量為每千克體重0.3~0.4mg。因為氟乙酰胺在動物體內代謝、排泄比較緩慢,可長時間蓄積在動物體內,毒死的鼠尸被豬吃掉可引起二次中毒,甚至死亡。
氟乙酰胺中毒的臨床癥狀主要在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豬通常在吃進毒物后的0.5~2h發病,多取急性病程,表現為心動過速,呼吸困難,陣發性抽搐,角弓反張,口吐白沫,步態不穩,共濟失調。體溫不高,黏膜發結,瞳孔散大。腸麻痹,大小便失禁。最終因循環衰竭、呼吸中樞抑制而死亡。
剖檢所見胃腸黏膜大面積脫落,呈現出血性炎癥;尤其是心肌變性似煮肉樣,心內、外膜有出血斑點;肝臟淤血,呈暗紅色,腫大;腎臟和膀胱也有不同程度充血。
根據病豬有采食或誤飲被氟乙酰胺污染的飼料或飲水的病史,有神經興奮和心律失常為主體的臨床癥狀,即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尚須測定血液內的檸檬酸含量,并采取可疑飼料、飲水、嘔吐物、胃內容物、肝臟或血液做羥肟酸反應或薄層層析,證實氟乙酰胺的存在,方可確診。
不能與糧食、食品、種子、飼料及各種日用品混裝、混運。輕裝輕卸防止包裝破損。防潮、防高溫曝曬、防雨淋。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專人保管。主要采取 “兩個加強”的辦法。
一是要加強對氟乙酰胺使用的管理。對拌有氟乙酰胺的毒餌不能隨意撒放,只能撒放在老鼠經常出沒的地方、避免豬接觸毒餌。二是要加強對毒死鼠尸的及時收集、深埋管理。要把毒餌撒放和鼠尸的收集及深埋任務落實到人,按 “毒死鼠尸”只數達到深埋標準進行獎勵,并要做好檢查、驗收、登記工作。以免豬啃吃鼠尸發生二次中毒。
皮膚污染者用清水徹底清洗。盡快排出胃、腸道內有毒物質。首先,用0.1%高錳酸鉀溶液反復洗胃;或選用1%硫酸銅催吐,每次灌服100~150ml; 其次, 灌服硫酸鈉 60~100g,加水700~1850ml,溶解后,一次胃管投入。再次,瀉下后要保護胃、腸黏膜,可喂服6~8個雞蛋的蛋清。特效藥物治療:可選用解氟靈 (即乙酰胺)日劑量為每千克體重 0.1~0.3g,以0.5%普魯卡因液溶解,分成2~4次注射:首次注射量為日量的1/2。要連續用藥3~7d(直至肌肉震顫癥狀消失為止)。其解毒機制是乙酰胺進入動物機體后被分解為乙酸,與氟乙酰胺競爭酰胺酶,使氟乙酰胺不能脫氨基產生氟乙酸,從而限制了氟檸檬酸繼續生成。在沒有解氟靈時,亦可選用乙二醇乙酸酯100ml,溶于500ml水中飲服或灌服。治療原則是強心補液,維護心肺功能;鎮靜、解痙,緩解酸中毒。強心補液:耳靜脈注射5%糖鹽水或復方氯化鈉注射液,每次 200~400ml,10%維生素C注射液5~10ml,每日1次,連用3d。維護心臟、肺臟功能。肌內注射20%安鈉咖注射液3~5ml。鎮靜、解痙 (緩解神經興奮癥狀):可肌內注射氯丙嗪,每千克體重1~3mg。緩解酸中毒:可選用25%葡萄糖注射液 100~150ml,加入 10%維生素 C注射液5ml,一次耳靜脈注射,最后滴入5%碳酸氫納注射液30~4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