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道紅 (四川省沐川縣建和鄉畜牧站614500)
一次禽流感及新城疫免疫失敗原因分析
魯道紅 (四川省沐川縣建和鄉畜牧站614500)
2016年11月4日,沐川縣畜牧站送縣疫控中心檢測的禽血清抗體結果均未達標,為重新免疫成功,畜牧站迅速作出整改措施,查找原因,及時糾正,及時補免?,F將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本批重組禽流感病毒H5亞型二價滅活苗系政府采購,由哈爾濱維科生物技術開發公司生產;新城疫活疫苗(La Sota株)系哈藥集團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生產。該批疫苗具有產品行政許可證號及批文批號,且在產品有效期內,疫苗運輸過程是經全程冷鏈運輸。實際操作時,本鄉防疫員對存欄家禽在未表現出明顯病理癥狀時都進行免疫注射,其中雞、鴨、鵝在60日齡時禽流感滅活苗0.5ml∕只∕次,12d后單獨肌注免疫雞新城疫單苗2羽份∕只∕次。10d后重復上述疫苗注射。20d后采血檢查,雞45只,鴨33只,結果禽流感抗體合格率是48.39%,雞新城疫抗體合格率在54.84%。
針對免疫失敗情況,具體原因分析如下。
(1)疫苗保存不當。秋防期間,第一次停電從9月19~24日共計6d,第二次于10月10~15日也共計6d。兩次停電均是白天停,夜不停,這就造成原保存于–15℃的凍干苗始終處于反復凍融過程中,疫苗效價自然降低。
(2)操作細節不當。村級防疫員在預防接種或者采集血清時,可能因酒精等消毒液擦涂過多,導致酒精等消毒液滲入針孔,與疫苗或所采血液混合。消毒藥物能降低疫苗效價[1]或破壞抗體質量,這也可能是未檢出抗體的原因之一。
(3)有些養殖戶因超量使用抗生素飼料,其免疫抗體基本無法產生或產生的抗體也很微弱。畜牧站于11月7日時委派村級防疫員到廟坪村隨機抽測2家養雞戶共8只,結果其新城疫(NDU)與禽流感 (AIU)的檢測卡中只有對照線C出現而不見檢測線T出現。后經詳細了解,這兩家養雞戶每日均使用含有抗生素的飼料。而在另3家養殖戶抽測85只鴨時,因其沒使用藥物飼料,其禽流感及新城疫抗體合格率均在100%。
(4)建和鄉系烏蒙山區邊緣,雨水多而導致玉米等糧食霉變,養雞戶飼喂霉變玉米,個別雞只出現明顯中毒癥狀,其免疫系統遭到破壞,機體難以產生抗體。
(5)在走訪過程中,有兩戶的雞只出現有白痢、球蟲病、法氏囊病癥狀,這些病癥可能造成雞只免疫抑制[2],出現細胞免疫及僸液免疫功能降低,產生抗體水平不高。同時,患病家禽因病理損害,機體生理功能紊亂,各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吸收障礙,更易導致免疫功能低下,無法產生抗體。
(6)畜牧站使用疫苗的血清型可能與本地野毒株不一致或者本地毒株可能已產生變異,即可免疫失敗[3]。
(7)接種時養殖戶的飼養動物已處于潛伏感染期或者防疫人員帶菌接種操作[3]。
(1)針對建和街道不定時停電情況,畜牧站將原冰箱內的庫存苗全部清除掉,到疫控中心取苗實行少用少領,既減少浪費又保證疫苗效果。
(2)隨時檢測冰箱內溫度,將溫度計放入冰箱2h,冷凍室溫度標準達到–15℃,冷藏溫度標準達到2~8℃。若出現問題及時調整或加以維修。同時要求防疫人員疫苗隨冰袋走,疫苗現配現用。
(3)注射前做好注射器械、針頭的高溫消毒工作,同時注射部位必須嚴格消毒。
(4)免疫前主動向畜主了解該雞群近段時間內采食情況是否正常,有無發病史和用藥經過,以此判定是否屬于亞健康狀態,是否屬于免疫范圍。
(5)做好科學養殖養禽的宣傳,搞好環境衛生,科學飼養。
(6)嚴格控制藥物飼料攝入,禁止使用霉變飼料,凡超量使用藥物飼料或飼用霉變食糧者不在這次免疫范圍之內。
經過40d的重新家禽免疫,經檢查禽流感與新城疫抗體合格率在80%以上。此次家禽免疫失敗主要在于:其一,免疫時的疫苗質量出現問題;其二,抗體不能在非健康家禽機體中產生;其三,飼料中藥物含量嚴重超標;其四,飼喂霉變飼料;其五,養殖環境衛生差。
[1]葉裕香.影響畜禽免疫效果的因素分析[J].江西畜牧獸醫雜志,2016(2):45.
[2]黨曉鵬.家禽免疫失敗的因素探析[J].湖南飼料,2016(1):15.
[3]陳溥言.獸醫傳染病學,第5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8(2013,7 重印):53.
魯道紅 (1972-),男,四川省人,執業獸醫師,主要從事畜牧發展及臨床治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