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樂 呂英超 李吉超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高村畜牧獸醫工作站 264400)
鴨霍亂病診治與預防
劉永樂 呂英超 李吉超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高村畜牧獸醫工作站 264400)
鴨霍亂又被稱為鴨出敗,死亡率較高,本文主要分析鴨霍亂病發病原因和癥狀,提出幾點針對該病的預防和診治措施。
養鴨場;鴨霍亂病;病理變化;預防診治
鴨霍亂是一種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的接觸性傳染病,主要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傳染,患病鴨群死亡率較高。提前預防、及時診治是降低養鴨場經濟損失、應對鴨霍亂病的主要手段。
鴨霍亂病的臨床癥狀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感染急性鴨霍亂病的鴨主要表現為精神不振,低頭縮頸,既不飲水也不下水活動,病情嚴重后突然死亡。還有鴨在感染急性鴨霍亂病后,體溫迅速升高,染病半天后體溫高達44℃,并且從鴨鼻中流出大量泡沫、黏稠狀液體,病癥最多持續2d,隨即死亡。
感染慢性鴨霍亂病的鴨則表現為行走不穩。患病1~2d后,病鴨飲食廢絕,但飲水頻率卻成倍提升。期間病鴨體溫也逐步升高,且病鴨行動困難。患病2~3d后,病鴨頻繁搖頭甩頸,因嗉囊充滿黏液而發出 “咕咕”叫聲,隨后因呼吸困難死亡。
經過病鴨剖檢可以發現,患有鴨霍亂病的死鴨均表現出肝臟腫大現象,且在肝臟表層布滿血絲,并相間分布大小不等、數量繁多的白色半點;肺部有輕微出血現象,腸道以及皮下脂肪均有較為嚴重的出血現象,腸內填塞有大量半凝狀的膠動物質。
所有被診斷為鴨霍亂病的死鴨,一律采取燒毀、深埋措施,嚴格杜絕養鴨場人員私自處理病鴨,或是將病鴨進行加工銷售。同時,對于出現病鴨的鴨舍進行隔離,并在隔離鴨舍和正常鴨舍之間空出1~2間鴨舍,隔離鴨群禁止放養,持續觀察隔離鴨舍內的情況。做好養殖場內部的消毒工作,尤其是發現病鴨的鴨舍,應當在騰空之后反復消毒,徹底殺死殘留的病原體,并進行一段時間的通風處理。對于未死亡的病鴨應隔離飼養,及時治療,未發病鴨應該緊急注射禽霍亂疫苗,以控制發病。
平時加強飼養管理,尤其是在季節轉換和氣候變化時,更應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以提高鴨群的環境適應力和抵抗力。鴨舍應當定期進行通風和消毒,管理人員及時清除鴨舍內的糞便及其他雜物,保證鴨舍內部的干凈,保證水源清潔和飼料衛生。
養殖戶應該以預防為主,定期對鴨群進行接種免疫,控制發病機率,降低養殖風險。
可用青霉素、鏈霉素混合肌肉注射,按每千克體重0.5萬單位計算,連用3~5d;磺胺嘧啶鈉注射液,按每千克體重0.15ml計算,連用3d;用土霉素、四環素、金霉素拌料,按每千克體重250~400mg投喂,連用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