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超
〔摘 要〕文章首先闡述了大數據環境下創客運動的整體情況以及其主要發展形式,著重分析國外創客運動的成功案例以及對國內信息管理專業的了解,最后針對大數據環境下信息管理專業創客運動面臨的問題,如國內的創客運動處于初級階段、大數據分析技術的不成熟、信息管理學生缺乏專業實踐指導等,提出一些相關的合理建議,如聯合高校圖書館建立創客空間、搭建在線交流平臺、積極宣傳創客文化、開展技術培訓與指導活動、建立社團型創客空間等,從而推動其創客運動在大數據環境下的發展。
〔關鍵詞〕創客運動;大數據;創客空間;信息管理專業 〔中圖分類號〕G2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6)12-0090-05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paper first studied the maker movement under the big data environment and its main development forms.Then it focused on analyzing foreign successful cases of maker movement with major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omestic and abroad.At last,in view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for maker movement with major in information movement,such as the domestic maker movement in the primary stage,immature big data analysis technology,insufficient specialized practice i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tudent and so on,the paper put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such as setting a joint college library maker space,building online communication platform,positively promoting the maker culture,carrying out technical training and guidance activities,establishing community maker space,etc.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ker move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ajor in big data environment.
〔Key words〕the maker movement;big data;makerspace;information management major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離不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大數據技術、云計算等技術的發展,顯露出隱藏在數據背后的信息價值,為全球創客方面的研究創造了更有力的條件。近年來,不少國家陸續開展創客活動,美國更將創客提升到新一輪國家創新競爭力的高度。2015年初李克強總理考察深圳柴火創客空間,隨后兩會期間提出“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創客一詞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國家提倡全民參與、爭做創客的同時,鼓勵創客勇于實現自己的想法,不斷嘗試,將創意的光芒照進現實,也讓中國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當然在大數據時代下,信息管理專業的發展方向也發生改變,從硬件研發到軟件開發,然后從軟件開發轉移到大數據的管理。本文通過研究國內外大數據環境下創客運動的情況,分析其成功案例,就大數據環境下信息管理專業創客運動面臨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
1 創客運動概述
1.1 創客定義
隨著互聯網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數據大量爆發,為創客運動創造了有利環境,它正在席卷全球。“創客”一詞來源于英文Maker(制造者)和Hacker(創造性運用技術資源的人)兩者的結合[1]。現在,創客是指利用新興的技術、網絡以及3D打印等,勇于將創意變成現實的群體[2]。通俗來說,只要你有想法,有創新意識,勇于動手去實現自己的創意,人人都可以是創客。
1.2 創客運動發展進程
創客萌芽于麻省理工學院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發起的Fab Lab(Fabrication Laboratory,微觀裝配實驗室),它讓創造和發明走出了研究機構,走出了需要昂貴器材支撐的實驗室。換句話說,人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創意完成自己的發明創造。早期的創客團隊多由個人或小型團隊發起,項目由想法產生、創作設計、原型產品制作、產品展示4階段完成[3]。隨后國外創客空間、創客教育等取得了不少的成功,它為國內創客運動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中國的創客運動可分為以下3個階段:
1.2.1 1.0時代
以興趣愛好為中心,注重分享,創新意識強的小眾群體。這個時期國內的創客運動尚處于啟蒙階段,創客空間也是剛剛成立,早期喜歡發明創造的一批人就成為了創客運動的發起者。
1.2.2 2.0時代
從社區型創客到硬件創造。2012年,由硅谷掀起的硬件創業熱潮,基于硬件設備+互聯網+大數據的創新應用不斷推陳出新,在中國也引起不小的轟動。同時各地開始興辦創客空間,因地域的不同,產業特色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形態。
1.2.3 3.0時代
創客鏈接各產業,從小眾變大眾群體。2015年兩會的召開,“創客”一詞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被大家熟知,它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其隊伍從小眾人群擴張到大眾人群。同時它插上了“互聯網+”時代的翅膀以及大數據技術的興起,創客運動會不斷地走進各種產業。
1.3 創客運動的意義
互聯網的普及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距離,有利于交流和溝通,客觀上為創客運動的興起創造了機會。信息技術尤其是大數據技術、移動互聯網及云計算技術的發展增強了科技的普及性與可觸性,創客運動已不在只局限于高校、科研機構,全民都可以參與。這就是創客運動的意義所在。借助互聯網新技術和新工具的力量,創客可實現自己設計作品以及享受制作的過程。
新的時代,創新是國家競爭力核心的一部分,創客運動勢在必行。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面對新的形勢,我們需緊跟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方針,著力營造出全民參與、爭做創客的文化氛圍。創客已然提升到新一輪國家創新競爭力的高度,所以必須要嘗試不同的組合,創造不同的新產品和新應用。不久的未來,它會為實現經濟平穩持續增長、國家強盛、人民富裕做出不可磨沒的貢獻。
2 大數據環境下創客運動發展現狀
2.1 國外發展現狀
互聯網時代使得線上和線下的溝通渠道有機結合,獲取信息、資源的方式增多。伴隨著大數據相關技術的發展,加速了全球創客研究的腳步。其中國外創客研究中較為成功的是創客空間,全球有1 400多家,例如有克利夫蘭公共圖書館、TechShop等。這些都各具特色,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揮作用,但都崇尚“自由”、“開源”、“共享”,價值觀一致,創新氛圍活躍,鼓勵全民參與。2014年,美國總統奧巴馬更將創客納入到新一輪國家創新競爭力的范疇,并且建立了創客日。此外,創客教育的實施也已成為美國培養新型科技創新人才的手段,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整體來看,國外創客運動相對于國內來說,較為成熟,創客運動之風,席卷全球。
2.2 國內發展現狀
國內的創客運動尚處于初級階段,大部分創意的來源源自國外,中國還沒有形成具有顯著特色的、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各方面資源、技術和條件的受限,除了個別創客空間有所發展,例如深圳的柴火創客空間、北京創客空間、清華大學的i.Center等,其他還處于起步階段。借助國外的成功經驗,今后創客空間更趨向于專業化。除此之外,創客教育的實施、創客文化的傳播以及創客空間本身的運行模式也處于探討和摸索的階段。但隨著2015年全國兩會的召開,“創客”一詞成為了焦點以及李克強總理親自參觀深圳柴火創客空間,加速了國內創客研究的步伐,營造了人人都可以是創客的積極氛圍。
3 大數據環境下創客運動主要發展形式
3.1 創客空間
目前全球最為成功、經驗最多的創客運動就是創客空間。以下是對創客空間的分析。
3.1.1 創客空間概念
創客空間概念起源于2009年,加拿大作家Cory Doctorow在書中首次提出創客空間的概念,并且形象地介紹了創客空間及創客空間對未來信息領域的影響[4]。隨后中國也出現了類似的概念:黑客空間、制造空間等。
創客空間是指用各種形式吸引人們聚焦起來,是可以分享和交流自身創意的一個空間,然后通過利用工具和資源,自己動手實踐[5]。它其實就是創客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創客運動是原先DIY的升級版,現在立足于先進科技的發展,通過創做從原先的傳統手工制作變成數字制造[6]。同時創客空間也是一種社交平臺,利用線上和線下技術的相結合,方便成員之間交流、分享知識及資源,讓創意變成真實的存在,實現產品的孵化。
3.1.2 創客空間類型
第一種,社區型創客空間,是以自我管理為理念,強調自覺性,通過分享工具、資源和知識來進行研究和創造。
第二種,依托圖書館存在的創客空間,例如Fab Lab主要是利用數字化技術來完成制作。例如設計出可以保護女性的自動防御裙,在適當場合可以回放之前收集聲音的盒子,為某些動物設計出合適的計算機交互界面[7]。
第三種,商業模式類型創客空間,例如Techoshop用會員制來進行管理,用連鎖的方式運營。當然會員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才能使用空間中的所有資源。與前兩者比較,提供設備更加齊全,管理方面更加規范化。
3.2 創客文化
創客文化是創客精神的升華,將“共享”、“自由”、“開源”等綜合起來形成的小眾文化。憑借對愛好興趣的熱情和執著,自己動手,充分利用可利用的資源進行發明創造,將創意變成現實。創新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實驗室和科研機構中,它們會讓中國不再只是一個廉價的加工工廠、復制工廠。創客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慢慢地改變人的思維模式,這樣更有利于創客的發展。
創客文化的流行也為中國的教育模式帶來了深刻的思考。學校是塑造人才的最好場所,中國的偏應試教育已經不適合時代對人才的要求。只會模仿、只會復制,缺乏自主創新思維是中國大多數學生的缺陷。所以很多學校正在將教育與創客文化相結合,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成為創新型人才。
3.3 創客教育
創客空間的成功創立引起了教育界對創客精神的思考和重視,推動了創客文化的普及,加快了創客教育實施的步伐。美國最早創客空間的創始人Mitch Aliman認為,創客空間不在乎物質條件有多么的優越,重點在于要為創客們提供一個有自由、可分享、要協作的空間。創客教育不再只是直接手把手教導學生學習知識,但也要以知識為地基,因為在實現自己想法的過程中,學生可能需要運用到多門學科的知識[8]。這就是創新和知識的有機結合,可創造出新的產物。
創客教育以“開放、自由、共享、創新”為教育理念,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鍛煉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創新思維,打造創新型人才。傳統的教育方式已不適合國家對所需人才的要求,創新才是新一輪國家競爭力的關鍵。美國地平線報告在2014年高等教育版中預測,未來3~5年,學生將從知識的消費者逐步變成創造者,創客教育將會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9]。
創客教育不再是被動的去接受知識的灌輸,而是提供一個自由的環境,讓學生聽從自己的心聲,去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并付諸于行動,必要時給予他們適當的建議。大數據時代需要有創新思維、創新能力以及強烈創新意識的人才。他們可以整合資源、利用資源、分析數據,從而發現挖掘出新的東西。創新能力的缺乏一直是我國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難題。與國外相比,我國的教育系統更加復雜以及經驗的缺乏,創客教育的推行會面臨更多的壓力和阻力。
4 成功案例——克利夫蘭公共圖書館創客空間
4.1 創客空間建設背景
21世紀是互聯網時代,也是社交時代,更加注重交流與溝通。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應用軟件不斷地推陳出新,人們獲取外界信息方式不斷地增多。傳統圖書館對于人們的重要性下降,它只是儲存信息的地方,人們的需求不在只是獲取信息,更多的是通過交流和合作去解決問題。
克利夫蘭公共圖書館意識到要改變人們對圖書館只是查找信息的觀念,必須對傳統圖書館進行重新定位才能讓圖書館更好地適應大眾的需求。而這時創客空間的興起正好為圖書館的相關領導提供了新思路。于是克利夫蘭圖書館有了圍繞計算機為主題,對網絡進行集中化布置和管理的創客空間。下面是其服務內容,可分析總結進而得出一些成功經驗。
4.2 創客空間服務內容
4.2.1 提供信息技術服務中心
建立集中分布式網絡,提供計算機相關技術支持,例如不同類型計算機系統之間和網絡的連接;如何使用微軟辦公軟件及相關工具軟件;計算機系統操作流程的指導;建立具有適應能力強的技術站點;接入方便的無線網絡。圖書館會定期開展相關計算機技術的講座,提供培訓和指導。當圖書館內沒有培訓活動時,可以為團隊或個人進行服務。
4.2.2 提供私有云空間個性化服務
它可將用戶每次制造的經歷記錄下來,用戶可以通過登陸MyCloud設備隨時訪問自己的個性化界面,查看自己的成果。另外,提供可以體驗最新的電子產品服務,用戶可借走使用,為時1周。
4.2.3 學習服務臺
可與一些社區一起舉辦創客活動,鍛煉實踐能力,促進交流學習,并開辦計算機愛好者感興趣的課程。已開辦課程有:如何使用計算機軟件并利用3D打印機制作出模型并打印出產品;如何利用技術軟件制作視頻;如何開發移動應用程序等。
4.2.4 智造工作坊
它是用戶學習、體驗相關的一些實用工具的場所。其配備有3D打印機、激光切割機、交互式電子白板等計算機數控設備。對于如何使用這些工具設備制作作品,圖書館工作人員會教大家使用方法。
4.2.5 創客線下聚會
創客空間參與者們可通過聚會的形式來提供一個開放、自由、交互式學習的空間。他們可通過配有的Smart交互式電子白板去動手實踐或者利用它進行培訓工作。此外,也可對經驗豐富的創客們發出邀請函,希望他們帶領有興趣參與的用戶進行產品或者作品的制作。聚會中,參與者可通過3~5分鐘來介紹自己想做的項目,大家通過討論,組團完成項目,最后由各團隊進行項目的陳述和展示工作。項目例如:開源硬件Arduino開發、手工DIY、激光鍵盤制作、編程圖形化等。
4.2.6 青少年創意中心
服務對象重點為大學生和青少年,鼓勵和指導年輕一代去創造、發明、動手實踐。目前克利夫蘭公共圖書館創客空間已成功舉辦過兩屆創客大賽,內容如軟件開發、移動應用程序開發、產品設計、視頻短片等。
5 大數據環境下信息管理專業創客運動問題及對策研究5.1 大數據環境下信息管理專業創客運動面臨問題
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得到快速的發展,用戶產生了大量的數據,由此數據開始爆發性的增長,故迎來了大數據時代。在此背景下,產生了龐大規模的數據,其數據類型呈現多樣化,有結構化、半結構化以及非結構化等多種數據表現形式,因此數據的價值密度值會較低。大數據的意義不只是數據量大,其核心在于通過對數據進行整合、處理、分析,從而挖掘出隱藏的信息,找到精確的需求點,創造出新的價值。所以在大數據背景下,創客運動可借助先進的大數據技術去更好地創新,創造出好的產品或者作品。同時信息管理專業學生的發展方向也不再是硬件研發或者軟件開發,而是轉移到對信息數據的管理。創客運動是利用一些先進的技術或者工具進行創新,那么大數據環境下信息管理專業創客運動應是利用關鍵的大數據處理分析技術或工具,挖掘出新的信息價值,滿足用戶的需求點,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新興的東西往往會面臨很多挑戰,大數據環境下信息管理專業創客運動面臨問題如下:
5.1.1 國內大數據分析技術具有局限性
信息管理離不開信息分析,創客運動的目的就是通過分析找到其創新點。大數據時代依托大數據技術,而技術的關鍵就是數據分析,從眾多數據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在這些數據中非結構化的數據價值含量肯定比結構化和半結構化的數據高,但目前國內的大數據分析技術具有局限性,還不能對其進行快速有效的處理。因此要在其中找到用戶的新需求,找到創新點,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所以技術的不成熟會限制其發展。
5.1.2 國內創客運動處于初級階段
就國內大環境來說,國內的創客運動還處于初級階段,不夠成熟,而且創立的創客空間等屬于綜合性平臺,不專屬于某個專業領域,故不能為信息管理專業的創客運動提供很多的經驗。另外,國外的相關專業性成功案例很少,在這條道路上只能慢慢摸索。
5.1.3 國內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專業性不強
目前國內的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學習的知識面太廣,學而不精,在信息管理知識培養方面和技術軟件操作實踐這兩個方面,學生大部分都做不到深入學習,都不夠專業。高校在培養信息管理專業人才時,偏重于理論授課,這樣往往忽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缺乏實踐,對學習工具如信息分析工具軟件等操作不熟練,故做不到理論和實踐的相結合,對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也存在一定的難度。專業知識不夠牢固、動手能力不強,對工具操作不熟練,這些問題都會阻礙大數據環境下信息管理專業創客運動的發展。
5.1.4 創新效果不明顯
創客運動的發展離不開先進的線上線下的操作工具和軟件以及自由發揮的空間,當然大數據環境下信息管理專業創客運動也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大數據技術的引入、資金的投入、專業知識的指導、用戶的管理、成果的展示、設備的使用指導等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雖然一直提倡創新,但效果不明顯。如何調動愛好者們的熱情,積極參與創作也是要克服的問題。
5.2 大數據環境下信息管理專業創客運動相關對策研究5.2.1 聯合高校圖書館建立創客空間
首先,筆者認為讓大數據環境下信息管理專業創客運動有所發展可以借助高校圖書館的力量引進大數據相關技術等建立信息管理專業特色創客空間。技術可以是例如Hadoop,一個軟件框架,用戶可在上面開發、運行和處理海量數據的應用程序,還有開源軟件、數據處理分析軟件、數據挖掘技術等。具體的信息技術還要參考專業老師的意見。因此圖書館提供的創客空間服務有利于將靜態顯性的知識激活形成可用實體表現的知識型產品,吸引到更多人參與其中,這樣可達到圖書館和創客之間的雙贏局面[10]。當然創客空間的建立需要有足夠的資金來給予支持,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向相關部門申請資金來保證創客項目所需的基礎設備到位;另外一方面可以與當地的一些企業進行項目合作,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而且可以得到一些資助,同時也鼓勵相關企業捐贈一些所需的硬件設施。
5.2.2 搭建在線交流平臺
搭建線上交流平臺,增多溝通交流的渠道和機會。我們可以將創客空間網頁嵌入到學校圖書館首頁上,方便用戶之間及時溝通的同時也可以吸引更多學校師生的關注。圖書館不僅僅只需要在線下提供創作空間,還需要有在線論壇這樣形式的線上虛擬空間。這樣用戶可上傳自己的作品與其他用戶交流,有助于別人及時提出相關的建議。通過這樣不斷的互動交流,讓創作者受到啟發,進行改進,使作品更加完善。
5.2.3 積極宣傳創客文化
積極宣傳創客文化,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圖書館或者院系可經常舉辦一些創客文化交流活動來宣傳創客文化,從思想層面潛移默化地改變傳統的學習觀念。圖書館可以通過展示各種創意產品、3D打印機、自己制作的視頻,自己開發的移動應用程序等來顯示創客的魅力,讓用戶們接觸先進高端的技術,從而吸引更多感興趣的人,慢慢將創客文化根植到學習生活中去。
5.2.4 開展技術培訓與指導活動
圖書館可以在每周進行一次技術培訓,例如普及開源程序代碼、3D建模軟件、數據處理分析軟件等知識,讓新用戶對其硬軟件技術操作步驟進行了解,對有問題的用戶可以進行指導。同時圖書館也可以招募信息管理專業的學生志愿者,負責創客空間的相關工作,節省開支成本的同時,不僅培養了學生主動創新的意識以及動手能力,而且自己手有余香,為和自己一樣的愛好者們提供了更好的服務,從而建立起一支優秀的創客隊伍。
5.2.5 建立社團型創客空間
高校建立創客空間相對來說各個方面都會有一定的難度。所以也可建立信息管理社團型創客空間,就是將具有相同興趣愛好的人聚集在一起,用戶們需要自我治理,共享資源、工具以及知識來進行個人創作,通過使用開源軟件等技術對數據進行不同角度的剖析,找出人們新的需求點,從而產生新的創意。指導方面可以邀請專業老師或者有經驗的學長學姐們來幫忙指導。在這個空間,大家可以暢所欲言介紹自己的想做的項目,然后經過交流討論,自愿組成一個團隊來完成項目的創作。
6 結束語
創新就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在大數據時代的環境下,創客運動的發展當然離不開大數據技術。大數據的價值就是在于通過研究、分析數據找到精準點,創作出新產品或作品,追求小而美的模式。創客所研究出的項目也是個性化、小批量,這兩點不謀而合。由此看出,創客運動的發展順應了時代的潮流。就國內的創客運動情況而言,發展勢頭迅猛的創客空間屬于綜合性的平臺,如何趨向專業化值得我們不斷探索。所以我們還需要積極不斷地吸收國外的經驗和先進技術,同時就國內信息管理專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規劃,從而推動其創客運動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婀娜,李銀鴿.清華有一群懂技術、愛藝術、好搗鼓的學生創客科技動手派[N].人民日報,2014-08-26.
[2]李凌,王頡.“創客”:柔軟地改變教育[N].中國教育報,2014-09-23.
[3]徐思彥,李正風.公眾參與創新的社會網絡:創客運動與創客空間[J].科學學研究,2014,(12):1789-1796.
[4]陶蕾.創客空間-創客運動下的圖書館新模式探索及規劃研究[J].現代情報,2014,(2):52-57.
[5]羅博,吳鋼.創客空間:圖書館新業態發展實踐與啟示[J].情報資料工作,2014,(1):96-100.
[6]孔祥輝,孫成江.公共圖書館創客空間服務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3,(21):85-88.
[7]宋剛.Fab Lab創新模式及其啟示[J].科學管理研究,2008,26(6):1-4.
[8]吳俊杰.創客運動與STEM教育——專訪“創客教父”Mitch Altman [J].中小學信息教育,2013,(12):39-42.
[9]New Horizon Report:2014 Higher Education Edition[EB/OL].http:∥cdn.nmc.org/media/2014-nmc-horizon-report-he-EN-SC.pdf,2014-10-08.
[10]王敏,徐寬.美國圖書館創客空間實踐對我國的借鑒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3,(12):97-100.
(責任編輯:郭沫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