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這個人人追求美麗的時代,化妝品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品種也是更加豐富。可是,你的化妝品合格嗎?它們都經過了哪些檢測?又如何選購呢?我們帶著這一連串的問題探究美麗背后的秘密。
自2016年12月1日起,化妝品的檢測將執行《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取代《化妝品衛生規范》(2007年版)。新《規范》明確:化妝品上市前需要進行必要的檢驗,包括常規檢測項目:鉛、砷、汞等,衛生指標:防曬劑、染料、抗生素等,化學禁用、限用物質:重金屬、著色劑、防腐劑等,微生物指標:菌落總數、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激素類物質:糖皮質激素、性激素、孕激素等。而化妝品中的有害物質如:無機重金屬(包括砷)、化妝品穩定劑、有機溶劑、抗生素以及激素等,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面對良莠不齊的化妝品市場,消費者如何規避風險呢?
首先,關注產品信息和使用說明,這點十分重要。合格的化妝品有完整的信息,包括產品成分、注意事項、使用方法、凈含量、保質期等。這其中尤其要注意化妝品中可能含有的重金屬、激素類、有機物、化學合成成分等,這些物質在使用初期可能會有突出效果,長期使用卻對人體有害。
對于清潔類化妝品,如清潔霜、洗面奶、浴劑、洗發護發劑等。洗面奶、潔面霜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產品,否則會增加皮膚負擔。保濕霜、潤膚露中不能含有羥基苯甲酸酯,因為它可能誘發乳腺癌、皮炎等;洗發水中若含有十二烷醇硫酸鈉和十二烷基硫酸鈉等起泡成分,也會刺激皮膚。
對于基礎類化妝品,如各種面霜、蜜,化妝水,面膜等。美白面霜、乳液中的美白成分容易被氧化,保存和使用都要小心。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見效快的美白產品對皮膚的刺激可能會大一些。有的面膜中含有類固醇激素,可能引起皮膚色素沉著。
對于美容類化妝品,如胭脂,口紅,眼影,頭發染燙等。需要注意的是,口紅中容易含鉛,眼影中可能含有汞,長期使用會引起重金屬慢性中毒。染發劑大多含有致癌物質,美國癌癥學會調查發現,長期使用染發劑的女性,患淋巴瘤的機會增加70%,患白血病人數是未染發婦女的3.8倍。
我們在使用化妝品裝點美麗的同時,還應關注美麗背后的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