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區關里中心小學 張貴生
人·書
海州區關里中心小學 張貴生

小編心語
你愛笑,你的笑是一抹晴朗的天空,你的笑似蜻蜓點水般輕盈,你的笑容是我生命途中最美的點綴。我循著空氣中的那一尾暗香,撐一桿碧色,踏一葉扁舟,在一朵又一朵的荷花中涉水而來,在人間花影中,與美,與我親愛的老師,盈盈相遇。

隨著年紀的增長,經歷也是越來越多:應該的與不應該的,合理的與不合理的,驕傲的與痛苦的……當百味嘗遍時,感覺也似乎開始遲鈍,心性逐漸趨于淡泊。
人生如書,每個人都在用一生的歷程來寫書。我也不例外。
不丹是個面積狹小的國家,但它的國民幸福指數卻是全球最高的。
有人問一位在美國讀完研究生的不丹“海歸”:“薪水多少?”
他說:“一個月300美金。”
“你干嘛不留在美國呢?”
“在外面沒有方向感。”他繼續說道,“在外國我不知道我是誰,不知道要去哪里,不知道我未來將去何處,也找不到自己的價值。但我回到不丹,看見青山,看到僧侶,看見廟,心里就安定了。”
是啊,我是誰,要去哪里,為什么,人生不就是追尋一片寧靜安心的凈土嗎?這是每本書最完美的結局。
或者說,對比別人我這本書缺少了熠熠的光彩,但這本書是我自己所作,它同樣有我獨特的印記,包括我的理想,我的奮斗,我的喜悅,我的苦惱……甚至微不足道的成績!
無論書是厚重的還是淺薄的,他們都有共性。最起碼有三點是成為書的理由:
一是書要有底線。書是心的投影,書的底線就是人的底線,書品,即是人品。書之所以成書,并得以流傳,因為它傳播著時代的鼓點,人間的正義和感動,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輻射力。正義是書的底線,作書如做人,做人的底線就是心中有情,心有感恩,做一個有感情的人。
如果做人已失偏頗,哪怕“故事”再如何跌宕起伏,依舊是廢紙一沓。
其二,書要有價值,即是要記錄下人的作為,或者奮斗的過程。
作為有大有小,大有大的作為,小有小的作為。大的作為可以改天換地,叱咤風云;小的作為,可以改變某小片天地,某個場所,如一個城市,一個街道,一間屋,一張桌子。“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就是這樣的道理。無論是大作為還是小作為,都是貢獻——從這一點上說,大作為和小作為沒有從屬關系,更沒有高低之分,所以,人或者書從根本上講是平等的。
所以我們要善待和平視那些從事小作為業種的人。
第三點,書具有包容的特點。
書之所以厚重,不單單是指內容或頁碼多,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書要有包容之心。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既然是包容,就是要有一顆慈悲之心,容忍之心。縱觀世界名著,哪一本不是包容了一個時代的起起落落,哪怕是一個小的裝飾,或是一件不起眼的容器,都濃濃地裝滿這一時期的個性,真正做到了窺一斑能見全豹。
人的包容就像書一樣,懷著一顆包容慈善之心,將所有的真和假,對與錯,厭惡和喜歡……以一顆善心去體諒,并加以引導,讓正義更加正義,讓迷茫找到歸宿,讓邪惡改邪歸正,走向光明。所以,厚書也罷,薄書也罷,雖然體悟的程度不一樣,但主旨都是相同的。
要想寫好人生這本書,先要做好這輩子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