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
6月28日,世界自然基金會在京宣布,歷時3年的中國禽肉食品安全合作項目取得里程碑式進展,通過改善養殖、包裝、冷鏈等方法,有望將禽肉供應鏈中的溫室氣體排放減少20%以上。
據介紹,該項目于2014年啟動,由希悅爾公司攜手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推動,并得到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的支持。四方單位制定了《中國禽肉食品質量安全管理實踐規范指南》,針對禽肉加工、銷售等多環節,規定控制質量、緩解安全風險、減少浪費的具體參考方法。
世界自然基金會(美國)企業合作部門總監Judith介紹,報告顯示在亞洲地區,有20.27%的雞肉在各個供應鏈環節被浪費。中國地區消費者購買的80%雞肉都是無包裝的,且零售店中禽肉變質浪費的比例達到15%。通過改善供應鏈中的養殖程序、包裝、冷鏈運輸等,能有效減少損耗,并將中國禽肉鏈的溫室氣體排放減少20%以上。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可持續消費推進部主任王文華表示,從零售業到消費者都會從改善禽肉供應鏈中受益,減少浪費和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6月26日,青島九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昌廣食品廠生產的熟制禽肉在美國順利通關到達進口商倉庫,這是我國生產的熟制禽肉首次出口美國,標志著我國禽肉生產和監管體系跨越了一大步,達到了世界最發達國家的水平,我國肉類出口又取得一歷史性突破。
對于此次熟制禽肉出口美國,山東檢驗檢疫部門高度重視,提前介入對企業的GMP、SSOP、HACCP等體系文件進行再審核,對產品工藝流程和CCP現場再確認,加強對即食禽肉產品熱處理后區域微生物進行驗證,確保企業衛生控制達到相關要求,對生產加工的全過程進行監管指導。
據了解,自2004年5月,我國向美國申請出口禽肉以來,國家質檢總局共接待了美方7次考察,歷經了5次現場體系考核。2016年3月,美國農業部才正式公布其2015年對中國禽肉屠宰和加工監管體系的考察報告,最終結論為:中國禽肉屠宰和加工監管體系與美方等效。這意味著用中國自產原料加工的熟制禽肉出口美國市場的技術障礙已全部解決。目前,還需要等待美國完成立法后,我國原產禽肉制品才能獲得正式入美資格,而立法過程可能會受到政治和社會多方因素影響。
6月20日,廣東省佛山高明區印發《高明區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整治補償補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以該區2015年12月23日頒布的《關于印發高明區畜禽養殖禁養區和限養區范圍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為時間節點,在《通告》發出前建成的畜禽養殖場,限期內完成自行清拆,按標準給予補償或補助。在《通告》發出后,不論是禁養區或限養區,新建、擴建及外遷到高明區的養殖場,一律按規定依法清理,不給予補償或補助。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的補助方案只針對禁養區范圍,此次補償補助方案還包括限養區內自愿自行完成清理的養殖場。除了針對畜禽養殖場即豬、雞、鴨等進行補助,還擴展至其他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養殖項目,包括蛙場和蛇場。
據了解,今后高明將建立監督巡查制度,通過常態化巡查,確保不新建、擴建養殖場,監督規模以上養殖場環保治理設施按要求建設和運作,并聯合區環保局等相關職能部門,開展綜合執法加強鐵腕治污力度,從源頭減少農業面源對水環境的污染。
溫氏股份在最新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透露,公司今年肉豬上市量預計比去年增長10%左右,到2019年預計達到2750萬頭。公司稱,爭取今年完成竣工規模達到450萬頭,約投資45億元。此外,公司還稱,當前商品肉豬成本約6元/斤,商品肉雞成本5.6~5.8元/斤。生鮮店發展方面,目前已開業生鮮門店約100家,主要分布在深圳和珠三角城市,年內計劃約200家,店主毛利率15%~20%。
近日,彌渡縣與正大集團合作啟動50萬頭生豬產業扶貧項目。
該項目推行“1+5”產業扶貧模式,即“縣委、縣政府+龍頭企業+金融機構+合作社+農場主+貧困戶”,將合作社建設好的標準化配套育肥場租賃給正大公司管理使用或養殖場代養正大公司斷奶仔豬獲取飼養報酬。按每棟正大模式1100頭育肥豬舍總造價150萬元來算,每戶貧困戶全額貼息貸款5萬元,期限3年,每棟豬舍可以帶動30戶貧困戶。2017年,新建1100頭標準化生豬配套育肥場150棟,2017至2018年新建3個5000頭種豬場,2018年,啟動建設生豬屠宰廠和食品加工廠,2020年50萬頭生豬全產業鏈建成。實施生豬產業扶貧項目建設是彌渡縣助力脫貧攻堅,破解“三農”問題,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實現政銀企民以及環保多方共贏的務實舉措,將帶動全縣4110戶貧困戶15000多人脫貧致富。
6月29日,溫氏生豬養殖“家庭農場”項目在陽城縣芹池鎮芹池村開工。這是陽城縣首家與溫氏公司合作開展的生豬養殖“家庭農場”項目。
該項目將本著企地共建共贏共享的理念,采用“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動當地農戶發展優質、高端、特色生豬產業,在芹池打造“溫氏樣板”工程,進一步優化芹池產業發展格局,帶動芹池現代農業發展提升。
在首批溫氏生豬養殖“家庭農場”項目中,芹池鎮芹池村共有4戶養殖戶參與合作,年養殖生豬出欄數戶均將達到1000頭,戶均年可增收10萬元左右。在兩年內,芹池鎮各村還將會有20戶養殖戶參與溫氏公司“家庭農場”項目。
金新農6月27日晚間公告,公司近日與西平縣政府、河南金鳳牧業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50萬頭生豬產業鏈”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方本著“政府引導、企業運作、互利互惠、共同發展”的原則,重點在生豬養殖、特色種植等方面開展全面深入合作,就建設“50萬頭生豬產業鏈”項目達成戰略合作意向。
協議主要內容顯示,三方進行戰略合作,打造區域特色農業產業。西平縣人民政府為本項目提供政策支持,并負責提供本項目建設和經營所需的土地等,在公司項目申報及辦理項目使用土地審批手續方面給予優先辦理;公司緊緊圍繞服務農業經濟發展和環保養豬、特色種植這一產業主題,向社會提供優質、安全的放心豬肉食品;金鳳牧業負責承接本項目全部交鑰匙或部分工程,并為本項目提供最具性價比的、高標準養殖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