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頭 條
俄國沙皇為何賣掉阿拉斯加
□ 頭 條

俄羅斯在歷史上曾干過一件荒唐事,居然以720萬美元將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賣掉,腸子悔青啊。買賣這東西嘛,就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亨利·西華德是美國歷史上一國務卿,他一生碌碌無為,唯獨做對一件事,力排眾議買下阿拉斯加。當時他被美國人罵慘了,阿拉斯加被冰雪覆蓋,連人都沒。現在美國人感謝這位有遠見的國務卿。
阿拉斯加長期為俄國領土,但最先發現阿拉斯加的是丹麥人。強大的俄國離阿拉斯加最近,于是將其納入版圖,但阿拉斯加沒有俄國人定居,只有少量人狩獵。
俄國為何賣掉阿拉斯加呢?因為戰爭。克里米亞戰爭中,俄國慘敗,戰敗后的俄國開始農奴制改革,改革需要錢,怎么辦?俄國沙皇往東邊一看,那不是有塊大冰塊嘛,賣給美國!說干就干,俄國主動找美國,美國國會大部分議員反對,只有亨利·西華德等少數人同意。亨利·西華德硬是花了兩年多時間游說,最后成功了。
美國問:“多少錢?”俄國說:“1200萬美元。”美國說:“太貴了!”俄國說:“可以便宜點。”……談到最后,雙方以720萬美元成交。這些錢在當時對一個大國來說不算天文數字。平均下來1美元買208畝地,美國等于白撿了個便宜。
阿拉斯加剛并入美國時沒有發揮效用,直到發現金子。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里熱鬧起來,很多人懷著發財夢來此淘金。漸漸地,一些商店、旅館開業了,阿拉斯加繁華起來。
現在大家都知道,阿拉斯加旅游資源、礦產資源、娛樂資源豐富得不得了,俄國虧大發了。
冷戰時期,蘇聯一直謀求與美國的軍事平衡。假如阿拉斯加還在俄羅斯人手里,蘇聯可直接將導彈部署在這兒,就不會有古巴導彈危機。那場危機差點兒毀了全世界。
那720萬美元并沒對俄國農奴制改革產生多大效用,平均下來,只夠俄國百姓一人買幾盒火柴。無論咋看,俄國都虧了。我們永遠記住,領土切勿隨便買賣。當年亨利·西華德說過這句話:“我睡覺時都知道那里很冷,但你不知道將來它會有何用。”
阿拉斯加170多萬平方公里,加上周邊海域達200多萬平方公里,這么一大塊土地居然被賣,不可思議。
(摘自《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