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潘的煩惱
老潘永遠給人一副樂呵呵的模樣。胖胖的身材,稀疏的頭發,戴著金絲眼鏡,一笑起來兩只眼睛瞇成一條縫。他今年43歲,是一名平臺安全監督。他說目前最大的煩惱是來自工作的壓力,有些員工習慣性違章,如工作期間不戴護目鏡,拿手機接聽電話等。他一旦發現,便及時制止或給予罰款。
“雖然有人當時不理解,口服心不服,但咱干這行,總得唱黑臉。”老潘憨笑著,一說起安全上的事便如數家珍。“上次在井架逃生演習時,滑輪和叉速器在勻速滑動時突然停住了,逃生人員懸在半空,我的心咯噔一下,從二層臺到鉆臺頂棚30多米高,如果井噴著火出現這種情況后果可想而知。”老潘回憶起那次演習,仍心有余悸,“我著急呀,對每一個環節又重新檢查了一遍,原來是鋼絲繩長時間不用,在差速器處堆積了油泥,造成下滑受阻。”
老潘咽了下口水,突然話題一轉,定睛看著我。“我覺得我有強迫癥,在家里總是反復檢查天燃氣開關是否關好,出門時總是不放心防盜門是否鎖好,停車鎖車按下遙控器按鈕仍再去拉一下車門。哎,這是職業病嗎?”老潘神色凝重,滿眼期待著從我這里找到答案。
“你所說的強迫癥影響到你生活的其他方面了嗎?”
“這倒沒有。不過這樣反復檢查讓我心里很煩。”
“如果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沒有受到影響就達不到強迫癥診斷標準。從你的情況來看,可以判斷是有強迫行為意向。屬于正常范疇,不必擔心。”我先給老潘摘下“強迫癥”帽子,然后給他列舉了強迫癥的臨床表現,這時他的臉色明顯舒緩下來。
“有強迫意向的人往往有過分追求完美的情結。這種情結來自潛意識,自己并不能覺察到。還有一種是由壓力而產生的焦慮被壓抑在潛意識,于是通過強迫行為或思維意向反映到生活中。”我說到這里,老潘頻頻點頭。他說自己就是這樣一個人,凡事追求完美,注重細枝末節,老婆總說他婆婆媽媽的。
“至于壓力嘛,我覺得主要是工作上,上次的井架逃生演習盡管我把所有問題都考慮到了,唯獨沒想到油泥。看來我還是考慮不周全。”老潘陷入自責中。這正是一個完美主義者的特征。苛責自己和他人,即使做到百分百,他仍感覺不夠好。
老潘談到了他的父母,他的成長經歷,有淚水的洗禮,有欣慰的回味。一番梳理,他似乎更清楚地認識了自己。
“其實有點強迫也挺好,比如可以讓我少犯錯誤,考慮周全,處事謹慎,尤其我干安全工作,更應該心細如發才是。我想這也是這么多年來我從事這項工作沒有出過事的主要原因吧。”老潘開始用另一種眼光重新審視強迫帶給他的好處。
“我們已經從根上看到強迫的來源了,對于你的強迫行為,還是有一些方法可以處理的。比如,你鎖好門后,給自己設個心錨,掐一下小拇指,讓自己感到疼痛最好。這樣當你再想是否關好門時,感覺小拇指被掐過了,就會放心離去。當然設這個心錨需要訓練。”我引導老潘進入放松的催眠狀態,重新回到發生強迫行為的場景,把心錨牢牢設定好后,再把他喚醒回到現實中。我囑咐他回去多加練習,一旦養成了習慣,你的“強迫行為”便悄然而去。
看著他如釋重負的背影,我默默地祝福他。愿老潘和他的“強迫癥”一路走好!
勝利油田海洋鉆井公司方舟EAP服務中心景 超
責任編輯:陳爾東
znchenerdo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