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 健
我國汽油消費峰值將在2030年前出現
□ 高 健
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同時也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在全球石油市場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由于近年來全球石油供需關系相對寬松,國際油價長期處于低位波動狀態,甚至越來越多的機構分析認為,國際油價將會長期在低水平運行。
全球原油市場的供給過剩,其根源是需求增長的減緩,而非供給過快的增長。需求增速放慢,一方面是由于全球經濟增長疲軟;另一方面引起更廣泛關注的,則是新能源的替代影響。雖然新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費領域并不占據主導地位,但其發展態勢迅猛。中國是全球石油產銷大國,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獨占鰲頭,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將會對國內汽油的消費產生直接影響。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為51.7萬輛,銷量為50.7萬輛,是推廣電動汽車最成功的國家。2016年全球電動汽車銷售量約為77.4萬輛,中國占比達到53%。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接近110萬輛,同樣領跑全球。
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為110萬輛,假設單輛車年均行駛2萬公里,汽油車百公里油耗以工信部要求的6.7升計算,國內新能源汽車替代的汽油消費量約為107萬噸,約占國內汽油表觀消費量的1%。我國新能源汽車處于發展階段,目前車輛報廢率較低,在0.5%以下。通過調研發現,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零件質保多在8年或15萬公里,因此,可以預測車輛使用壽命基本上在8~10年。201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開始快速發展,這意味著到2020年前后,我國新能源汽車將進入報廢的高峰期。此外,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對未來新能源汽車銷量的要求測算得出,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有望突破500萬輛大關,2030年保有量有望達到7073萬輛。
依舊采取每輛車年均行駛2萬公里來計算,如果按照《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的預測,2030年我國汽車百公里油耗目標值將降至3.2升,則我國新能源汽車可節約汽油量為3280萬噸。通過我們對傳統燃油汽車的報廢率、單位油耗及保有量等數據測算,我國汽油表觀消費量在2025年有望達到1.35億噸,2030年預計降至1.27億噸。因此,到203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替代汽油使用量的占比將接近26%。
上面我們僅僅是測算新能源汽車對傳統汽油消費的替代影響,共享單車、共享電動車及天然氣汽車等對汽油的替代量尚未考慮在內。有機構分析認為,由于電動汽車的普及和發動機效率的提高,全球汽油需求將在2030年達到峰值。通過上述分析,中國汽油需求的峰值有望更快到達,預計峰值在2025~2030年出現。
目前,已經提出明確禁售燃油車時間表的國家包括挪威、荷蘭、德國、英國、法國及印度,都是在2030年前后禁售燃油車。我國也已啟動相關研究,將制定我國傳統能源汽車退出的時間表,但未披露具體時間。不久前,長安汽車宣布2025年將開始全面停止銷售傳統意義的燃油車,實現全譜系產品的電氣化。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能源使用效率也在不斷提升,石油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開始出現衰弱的跡象。上世紀50年代,人們還在擔憂石油供應出現峰值,僅僅半個世紀過后,人們關注的焦點開始轉移到石油需求可能很快達到頂點。未來石油消費的重心有望從交通運輸逐步向化工方向轉移,石油的戰略資源地位也將隨之逐步降低。
卓創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