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 章稷修 李軼舜 張新虎
大件運輸是支撐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的關鍵環節。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裝備制造、能源、石化、冶金等行業飛速發展,大件運輸承擔關鍵設備運輸保障的任務越來越重。這些設備具有“價值高、超重、超長、超寬、超高、不可解體”的特點。關鍵設備的運輸保障任務直接關系到重點工程項目的建設進度,一旦發生拖延,勢必影響到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
此前,跨省大件運輸審批還處于各省份分開審批的局面,一個跨省大件運輸申請人往往要跑遍所有途經省份,多次提交申請材料和運輸方案才能辦理完成,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費,也拖延了運輸進度。因此,為切實提高大件運輸服務水平,提高審批效率,推動跨省大件運輸并聯許可,全國聯網工作勢在必行。
在各地、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17年9月30日,跨省大件運輸并聯許可系統聯調聯試工作全面完成,正式進入聯網運行階段,提前完成了國務院確定的年底前完成跨省大件運輸并聯許可全國聯網任務,實現了一地辦證、全線通行。交通運輸部在推動跨省大件運輸并聯許可全國聯網工作中主要采用以下幾方面做法——
整個聯網工作根據《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等有關規定,按照“一站申報,全程響應,試點先行,逐步推廣”的思路,建設跨省大件運輸并聯許可系統(簡稱“大件許可系統”),實現跨省大件運輸許可網上辦理、并聯審批,提高審批效率,提升公路交通服務水平,做到利企便民,為保障重大工程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貢獻。2016年9月21日正式執行的《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明確了大件運輸企業跨省運輸時可向起運地統一申請辦理大件運輸許可,對跨省大件運輸組織協調、行政許可跨省反饋時限、虛假申報處罰等做了規定,為“一地辦證,全線通行”奠定了制度基礎。
按照國務院推動政務服務向網上辦理延伸、行政審批實行聯合辦理和并聯審批的有關要求,為打破大件運輸各省分開審批的壁壘,按照交通運輸部黨組的決策部署,從2016年開始,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了跨省大件運輸網上并聯許可工作,通過建設大件許可系統,落實跨省大件運輸許可網上辦理、并聯審批工作。申請人僅需在大件許可系統申報一次,由起運地省級公路管理機構負責統一受理,并協調各途經省級公路管理機構審批。審批通過后,由起運地省級公路管理機構統一發證,實現“一站申報,全程響應”。
針對審批過程中,審批部門的審批事項之間互為前置條件,互相推諉扯皮,企業反映的行政審批效率低、辦事難等現象,為便于跨省大件運輸并聯許可審批的跨省協調,交通運輸部明確要求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范圍內有兩個及以上省級公路管理機構的,由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成立專門部門或者指定一個省級公路管理機構,作為跨省大件運輸許可審批歸口管理部門,并設置協調員聯絡協調機制。
起運地協調員,負責與跨省大件運輸許可申請人的溝通協調,負責本省內和沿線省份的審批協調、進度管理等工作。沿線省協調員,負責本省內審批協調、進度管理等工作。目前,各省已經將省級歸口管理部門和協調員信息報送交通運輸部,協調員聯系方式也向公眾公布,方便各省審批協調和大件運輸企業咨詢投訴。
傳統條件下,審批人員與申請人面對面交流,并希望能夠直觀地對車貨信息進行核查。信息化條件下,審批人員與申請人不見面,為確保審批效率,需要按照“互聯網+”的思想,再造跨省大件許可業務管理流程。首先,統一規范申請材料和格式,允許申請人以文字和繪圖的方式上報車貨信息,使得申請人能夠在裝貨前即可進行申請,使得不見面審批成為可能。其次,允許審批人員可根據申請材料作出擬準予行政許可決定,并在對車貨核查通過后頒發《超限運輸車輛通行證》,避免申請人在貨物裝車后過長時間的等待。最后,明確注冊、申請受理、審查決定等環節的流程和許可辦理各方辦理時限要求,使得跨省大件運輸許可辦理更加規范有序、科學合理。
為了進一步降低大件運輸企業成本,優化營商環境,嚴格落實《公路法》《公路安全保護條例》《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規定,對大件運輸涉企收費進行全面梳理和排查。在大件運輸許可中,不得收取驗算費、檢測費、未發生實際路產損失的賠補償費等。對經批準的大件運輸車輛,按照基本費率標準收取車輛通行費。目前,31個省份均已落實以上要求。2018年年初,將在全國范圍內實現按基本費率收取合法大件運輸車輛通行費,真正實現大件運輸行業的降本增效。
全面掌握各省份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系統運行、對接和服務企業、培訓宣傳、網絡安全防護等工作進展情況。利用系統運行數據加強對各地公路管理機構審批工作的監管。根據掌握的情況,適時開展督導檢查,對不按規定開展許可、違規收取費用等情況嚴格督促整改。與大件運輸協會組織、重點運輸企業加強溝通,通過專家解讀、技術培訓、政策宣貫等加強對外宣傳工作。定期組織面向各省大件審批人員、運輸企業代表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審批效率,提升公路交通利企便民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