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建筑研究、樣式雷圖檔研究
何蓓潔
天津大學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清代皇
附:養心殿的歷史沿革
家建筑研究、樣式雷圖檔研究
何蓓潔
天津大學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清代皇
嘉靖 嘉靖十六年六月,「丙子新作養心殿成。」(《明世宗實錄》)
萬歷 萬歷二十二年,曾修葺養心殿。(《定陵注略》)
「過月華門之西曰膳廚門,即遵義門,向南者曰養心殿。前東配殿曰履仁齋,前西配殿曰一德軒。后殿曰涵春室,東曰隆禧館,西曰臻祥館。殿門內向北者則司禮監掌印秉筆之值房也。其后層尚有大房一連,緊靠隆道閣后,祖制宮中膳房也。魏忠賢移膳房于怡神殿,將此房改為秉筆直房。養心殿西南為祥寧宮,宮前朝北者為無梁殿,系嘉靖皇帝烹煉丹藥處。所謂無梁殿即不用一木,皆用磚石砌成。月華門西南為隆道閣,原名皇極閣,后更名為道心閣。」(《明宮史》)
康熙 。
康熙四十七年,造辦處全部遷出養心殿
康熙五十五年,曾對養心殿進行大規模修繕。
雍正 雍正八年,于養心殿西暖閣設斗壇一座。
雍正十一年正月,養心殿抱廈內安設八卦煉丹爐,于抱廈設三面圍屏隔斷墻。
乾隆 乾隆十三年五月十三日,養心殿東圍房添做偏廈一座。
乾隆十五年,養心殿門外添蓋值房三座,計三十一間,琉璃影壁一座。
乾隆三十九年,養心殿西暖閣添建耳殿一間,曰「梅塢」。
乾隆末年,養心殿西暖閣前抱廈內安設天地香亭一座。
嘉慶 嘉慶六年九月,養心殿梅塢添蓋平臺游廊,并東西圍房添改、裝修床張。
道光 道光二十年, 第一次鴉片戰爭后,勘察發現養心殿需大規模維修。
同治 同治十二年,養心殿區建筑進行較大范圍的修繕。
一九五四年,對養心殿一區進行大修。
一九六二年,養心殿室內改陳,對養心殿西暖閣佛塔、木器、裝修進行修正。
一九七一年,對養心殿一區進行維修,工程重點是養心殿抱廈、西配殿和院內開放建筑的外檐油飾彩畫。
一九八○年,正殿構件更換,梁加固。
(本文所附線圖皆為何蓓潔女士提供,雷歡玲子繪圖。)

清康熙十八年養心殿格局據《康熙皇城衙署圖》繪制

明代養心殿格局推測

養心殿格局現狀

清乾隆十五年養心殿格局據《乾隆京城全圖》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