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朔豪
摘要: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預制建筑還處于起步階段,在管理體制和方法上還存在許多不足。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許多風險,安全管理人員在施工過程中無法很好地監控影響項目的風險因素。在這種背景下,預制建筑的施工安全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目前,國內外對預制建筑的研究涉及防水、防火和抗震,而對預制建筑安全風險評估的研究相對較少。現有研究成果豐富了裝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風險評價理論,但在已有的裝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方法中,關于風險的結構化歸類與層次劃分、工作分解與風險分解的耦合關聯的緊密結合較為缺乏。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風險評價;研究
中圖分類號:TU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178(2018)20-0117-01
1 裝配式建筑結構的概況簡介及優缺點簡介
預制建筑是指在施工現場用預制構件組裝的建筑。與裝配式建筑結構相比,這種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受氣候條件限制少、節省勞動力和建筑質量高等優點。并且可以重復拆卸墻壁,使得建筑垃圾可以重復使用,而不會因為拆卸墻壁而產生。
1.1 裝配式建筑結構的缺點:
(1) 造價高于傳統模式,其中PC成品價格,增加運輸保管成本,混凝土用量增加,PC構件安裝費用增加等導致同樣建筑裝配式比現澆造價高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左右。 (2) 裝配式建筑結構剛度低,不能用于建筑底部加強部位。 (3) 裝配式建筑結構整體性差,抗震性能不如現澆且接縫難處理易滲漏。 (4) 裝配式建筑結構開洞開槽比傳統建筑模式難。 (5) 裝配式建筑結構對定位、放線、標高、留洞等技術相比傳統技術而言要求更高,更不容易達到其建筑標準。
1.2 裝配式建筑結構的優點:
1.2.1 節能,裝配式建筑結構在保溫方面做的比較突出,傳統模式的現澆結構只能滿足外保溫和內保溫,無法達到夾心保溫的效果。在裝配式建筑結構中如PC建筑的夾心外墻具有保溫性能并且其保溫性能明顯優于外墻外保溫和外墻內保溫。
1.2.2 它比傳統建筑更環保,因為工廠生產大量裝配式建筑結構的部件,減少了現場作業,從而減少了現場灰塵、噪音和潮濕作業造成的環境污染及其對周圍居民的影響。
1.2.3 工期短,都是在工廠提前預制好然后再遇到現場進行施工,也由此減少現場制作所消耗的時間,從而達到節省工期的目的,且省周轉材料,如疊合板代替樓板底模。
1.2.4與傳統建筑模型相比,預制建筑結構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例如,預制建筑結構可以集成的方式建造,而傳統的建筑模型只能使用堆疊建筑,這需要時間和精力。
1.2.5 符合綠色建筑的要求。
2 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中的危險源的識別
預制建筑是以新的建筑方法為核心的建筑工業化。新的施工方法是指在工廠生產裝配式建筑所需的混凝土構件并將其運送到施工現場進行組裝的方法,這不同于傳統的整棟建筑現澆施工方法。由于施工現場管理的側重點不同,危險源主要從施工前準備和施工吊裝兩個階段進行識別。
2.1 施工前期階段存在的危險
2.1.1 預制構件存放位置及方式不當。例如預制構件存放在地面凹凸不平或有積水的地方,積水可能損壞構件的強度;構件放在非專業存架上可能發生傾覆的現象。
2.1.2 施工現場用電處理不到位。由于在進行裝配式施工時,需要運用大量的用電作業,經常放置臨時用電箱和電線。由于電線長時間暴露于外部環境或操作不當,容易發生老化或短路等現象,從而引發觸電事故。
2.1.3 預制構件運輸措施不到位。預制裝配式建筑最大的難點就是需要將預制構件運輸到現場,運輸過程比較困難。例如運輸交通工具選擇不恰當可能會損壞預制構件;運輸中固定措施不到位可能導致預制構件半路滑落傷害其他行人。
2.2 施工吊裝階段存在的危險
預制構件的吊裝是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也是危險系數比較大、事故發生率較高的階段。
2.2.1 起重機選擇不當。此舉會對吊裝安全產生直接影響,如果起重機的起重能力小于要吊裝的構件,就會導致構件滑落。
2.2.2 臨時支撐體系不到位。如果沒有臨時支撐體系很難保障施工安全,所以在預制構件進行吊裝前,需要采用臨時支撐,將預制構件處于穩定狀態。如果操作人員在未安裝支撐體系前隨意操作,就會導致構件失穩、滑落等事故。
2.2.3 疊合樓板的吊點設計不準確。疊合樓板吊裝時,由于吊點失效導致樓板滑落,會造成重大工程事故。
2.2.4 吊裝施工作業不規范。如果在吊裝過程中構件晃動劇烈或擺動幅度較大,會導致預制構件在吊裝時碰撞、傷人等現象發生。
2.2.5 施工誤差較大。在預制剪力墻板安裝過程中,如果施工誤差較大,可能會導致墻板無法入位,或者入位后由于與預留的插筋位置有偏差,導致墻板不穩定甚至倒塌,為施工帶來安全隱患。
2.2.6 高空外圍防護措施不完善。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中,由于需要吊裝及運送構件,無法搭設適用于傳統施工安全防護的內外腳手架。所以,其外墻采用預制構件拼裝,施工人員必須進行高空臨邊作業。如果外圍防護措施不到位,施工人員高空墜落的幾率將大大增加。
3 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應對
3.1 落實企業風險管理舉措
加強施工企業制定的安全控制措施的實施。在具體項目施工前,全面檢查項目施工環境,嚴格檢查施工環境的復雜性,消除安全隱患。同時,要重視員工崗前培訓,強化安全生產觀念,提高安全生產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加強安全生產培訓。企業還需要增加安全環節的資本投入,嚴格預防和控制安全生產事故。
3.2 強化風險管理的責任追究
由于施工企業的安全生產至關重要,不僅影響施工人員和財產的安全,而且影響整個施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必要加強安全生產責任機制,落實到人,明確風險管控人員的責任意識,做好安全風險防控工作。
3.3 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
企業管理的關鍵是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機制。在建立了合理的管理體系后,企業也需要加強自身的內部控制,這對企業的管理具有重要意義。施工企業需要建立有針對性的安全生產部門,明確各個環節的職責和義務,確保各項安全措施的準確實施,建立長期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確保對企業安全風險控制的有效監督。
3.4 聚集性活動安全風險管理
聚集活動的安全管理主要是指直接參與安全活動的人數和可能參與安全事故的人數,具體說明生產活動的水平,并針對更高層次的情況制定相應的策略。參與生產活動的人數反映了生產活動的復雜性和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的嚴重性。涉及的人越多,安全風險和管理困難就越大。基于聚集活動的分級管理可以明確風險管理活動的管理難度,制定相關的管理計劃,是有效實施安全生產內部控制的重要措施和有效的管理方法。
3.5 提高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
我國建筑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此外,大多數建筑工人的文化技能水平較低,尤其是農民的安全生產意識較差。他們很容易在沒有正規安全培訓的情況下進行施工,這不符合操作標準,違反規定,很容易導致安全事故。因此,施工企業必須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制定嚴格的監管制度,提高操作人員的安全生產和操作意識。
4 結束語
隨著建筑工業化的發展,預制建筑已經成為現代建筑業的熱點。面對預制建筑發展的諸多機遇和挑戰,應制定合理的發展戰略,并加大研發力度。其中,預制建筑的安全風險管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領域。因此,有必要高度重視預制建筑的施工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施工評價指標體系,深入研究科學合理的風險評價技術,為我國預制建筑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蔣勤儉.國內外裝配式混凝土建設發展綜述[J].建筑技術,2018,41 (12) :1074-1077.
[2]劉康.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在住宅產業化中的發展與前景[J].建筑技術開發,2017,42 (1) :7-15.
[3]劉偉,付杰,熊付剛,等.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灰色聚類測評模型[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8,37 (5) :28-30.
[4]劉迪.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安全施工管理[J].建筑施工,2017,38 (7) :99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