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樂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居住質量也有新的要求,對物業以及環境景觀等需求逐漸增高,因此,城市居住小區環境景觀設計受到廣泛重視。當前城市居住小區環境景觀在進行設計時,缺乏一定的系統理論以及規范,進而在建設中存在一系列問題,本文淺析城市居住小區景觀的人性化規劃設計方法。
關鍵詞:城市居住小區;景觀設計;人性化規劃設計
中圖分類號:G1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178(2018)20-0325-01
1 城市居住景觀設計中包含的內容
1.1 主題風格
居住區景觀環境設計,應從美學角度為主要出發點,進而對空間環境要素進行全面配置,還應從景觀要素為主要出發點,將設計立意以及主題進行全面貫穿。另外,表達一些獨特文化,這樣能夠將居住區自身環境特色凸顯出來。通過構思巧妙性的設計,能夠給生活環境融入一定活力。對于居住區中的環境景觀形態等,不僅能夠將居住區形象展現出來,同時,也是一種識別性載體。
1.2 使用材料
建筑項目實施過程依托于現實物質,因此,在設計景觀時,應全面考慮其使用材料。使用材料其質地以及色彩和性能的合理利用,對居住區景觀設計具有重要影響。除此之外,還應考慮選用材料日后保養的便利性。
2 城市居住小區的人性化規劃設計方法
2.1 城市居住小區人性化植物配置規劃設計
現在,居住小區已經發展為追求“人文生態”“綠色小區”并重的家園模式。對于設計而言,其將住房具有較好的景觀效果作為主要目標.將人性化景觀規劃設計方法應用到城市居住小區規劃設計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做好小區植物配置,而后在景觀規劃設計中較好地融入人性化設計理念。例如,選取某個城市居住小區作為例子,此小區在規劃設計植物配置時,根據當地環境條件,篩選造景植物,主要在綠地南側的朝陽面采用鄉土氣息較濃郁的樹木,不宜選擇飛絮樹種,避免對居民室外活動造成影響。但在小區北面的陰面綠地,主要選取耐陰性能相對強的樹種,并在此基礎上引入一些花卉規劃設計,根據公眾對于美學的追求,在植物景觀規劃設計中添加適當的花卉,可組成一個小型的植物群落,將城市居住小區生態效益較好地顯現出來。此小區植物配置層次比較分明,其中高層主要設計綠色植物的位置,中低層主要是各種類型的花卉,地下層重點以綠化草坪為主,且規劃建設時,較好地控制草坪面積,目的是降低整個草坪維護成本,以將節約型的居住小區景觀規劃設計優勢顯現出來。
2.2 城市居住小區人性化住房給水、消防系統設計
應根據小區實際位置,合理規劃設計居住小區給水、消防系統。對城郊小區,城市總給水系統離其較遠,且居民用水量大,可能造成供水不足或是排水量較大等問題。在設計小區室外給排水系統時,可在小區中心區域設置蓄水池、排水通道,或設置集中型變頻水泵的加壓房,從而滿足小區居民正常用水、排水。同時把居民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有機統一,根據某一處同時起火原則,應用市政給水總網壓力,以最大限度確保小區住戶的生命財產安全。在處理生活污水時,需設置一個獨立化糞池,定時對小區內的淤泥做清理,以免化糞池容積逐漸變小,而使管道堵塞。生活污水與化工等工業污水比較,其水質未發生改變,對環境不會造成太大污染,對此可采取集中處理污水方法,設計好室外污水處理系統,把生活污水過濾、收集,將雜質完全清除。
2.3 城市居住小區人性化娛樂基礎設施規劃設計
關注居民生活的便利性,這樣不僅能夠為人們提供較好的景觀空間,還能將人與景觀環境進行全面結合。娛樂基礎設施規劃設計,重點以健身、休閑為主,以充分滿足城市居住小區內各個年齡階段住戶的需求。例如,在某個高層住宅小區景觀規劃設計過程中,深入調查小區居民的年齡結構,調查結果顯示:青年、中年所占比例超過50%,兒童所占比例35%左右,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偏低。因此,此居住小區景觀娛樂基礎設置建設主要以青年、兒童為主。設計人員可在居住小區內規劃設計1個小型的兒童游樂場,以將小區內的兒童聚集,并在游樂場內設置相應的游戲設施,便于兒童玩樂,如小型的橡膠跑道、沙坑等,同時加強對安全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并配備相應的休息設施,如長凳、涼亭等,且在景觀綠化規劃設計中,應盡量在小區內不栽種有毒或是帶刺的景觀植物。此外,居住小區健身器材的規劃設計,不僅要滿足青年、中年人的需求,也要進一步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在居住小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設一個小型的籃球場、足球場,并在球場旁邊規劃設計一些高大的植物,這樣可便于住戶在休息的同時,還能凈化球場的空氣。
2.4 城市居住小區人性化照明規劃設計
城市居住小區景觀設計的一個核心環節就是照明景觀節能的規劃設計。這主要是因為照明系統作為城市居住小區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最大的作用是確保小區居民的夜間活動能夠安全、正常地開展,確保城市居住小區居民夜間出行安全,同時也起到營造居住小區環境氛圍的作用。一直以來,太陽能屬于地球上比較豐富的清潔能源之一,其最大的優勢主要表現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一種最為理想的綠色新能源。近年來,在城市居住小區景觀規劃設計中,尤其在人性化規劃設計方法應用中,應用比較安全、有效的渠道是應用光伏發電技術,把太陽能直接轉化成電能,這樣能夠大大減少對小區環境的污染。
2.5 城市居住小區人性化人車分流規劃設計
當前城市居住小區交通組織的一種重要手段就是人車分流,在居住小區內進行人車分流,能對小區內的交通做相應的分級,從而保障人們出行的安全,這也為小區景觀人性化規劃設計提供便利。人車分流在設計時,遵循合理設計,降低危險事故發生的幾率,為小區居民日常生活帶來便利。選擇人車分流道路需對人車分道進行規劃設計,應用路面高差或是花池綠籬將機動車和行人分開,或是將人行區當做傾斜坡地等實現人車分流。在小區中嚴格控制車速,除安設限速標志之外,可在道路上設計彎道,這樣可迫使司機將車速降低,但彎道兩邊需確保開車視野,并在道路一側設置一個臨時的泊車位,以便幫助司機避讓緊急狀況。在設計步行道方面,需注重對視覺、觸覺、聽覺方面的刺激,并在小區居住需求地方選用紅色、黃色等較為鮮艷的顏色。在步行道的兩旁可栽種帶有一定氣味的花木,并在同級道路上選用同樣的鋪地花紋,讓人們具有足夠的感官體驗,從而增加居民方位感。例如,在步行道兩邊的種植池需抬高大約70cm,且池沿加寬,容易讓老人或是殘疾人扶持與就座,且步行道路的寬度需控制在1.8m左右,確保1輛輪椅和1個人可并行,在一些高度變化的道路上合理布置臺階和坡道,并在道路的兩邊設置1個60~80cm左右高的扶手。
3 結語
總而言之,居住區是城市的一種延伸,同時,也是城市的主要的組成部分。在規劃設計過程中,應體現出人性化特點,把握人們的居住心理要求,挖掘人們潛在需求,不僅要滿足人們的生理需求,還要能滿足其心理需要。另外,人性化設計應堅持著以人為本原則,真正創造出安全的景觀環境。
參考文獻
[1]張漢華.城市居住小區景觀的人性化規劃設計方法分析[J].現代園藝,2017(9).
[2]張愛研,高月秋.景觀設計對城市居住區公共空間人性化的改善[J].才智,2015(32).
[3]袁志宏,陳奇飛.城市居住區的景觀設計及存在的問題[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8).
[4]陳煌.城市居住小區環境景觀設計評析[J].石河子科技,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