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華
摘要:現如今,我國的經濟在快速的發展,社會在不斷的進步,針對工業廢水處理裝置常用的幾種廢氣治理技術,做了簡單的論述。實現廢水、廢氣同步處理,能夠提高廢水處理和廢氣治理的效率,減少能源消耗。不過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說,還需要強化技術研究,提出有效的處治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關鍵詞:工業廢水處理裝置;廢氣治理技術;節能環保
中圖分類號:G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178(2018)20-0333-01
引言
當前,工業廢氣對大氣產生的污染非常嚴重,直接影響了人們的健康。我國已經提升了工業治理的力度,這也是環保的核心任務。通過長時間的廢氣治理,我國在工業廢氣治理方面已經掌握了一些比較有效的治理方法。可是,當前的治理還是存在一些缺陷,必須采取措施彌補,才能有效地解決工業廢氣的污染問題。
1 工業廢水的治理概述
1.1 工業廢水的分類
在工業廢水的處理裝置中,由于水體造成污染的物質屬性不同,因此形成的污染狀況也各有差異。目前在工業廢水的分類上,主要可以細分為生物性污染和化學性性污染。所謂生物性污染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而造成的水體污染,而化學性污染的原因較多,主要包含無機物、重金屬等。
1.2 廢水的處理方式
關于廢水的處理,總體來說可以包含兩種:①對污水的物理式的處理;②對廢水的化學式的處理。首先物理式的處理方式需要在不改變原有污染物化學性質的基礎上,通過物理原理比如吸附、萃取等方式來對污水進行處理。而化學式的處理方式則是利用化學劑來進行溶解,比如沉淀、催化氧化法等。
1.3 不同氣體的處理
關于工業廢水中的廢氣種類,主要涉及到惰性氣體、可燃氣體、毒性氣體等。①惰性氣體雖然沒有危險,但是如果氣體集聚則很容易導致周圍環境氧含量的減少,不利于人體呼吸。因此需要盡可能在室內安排排氣導管,保持空氣流通。②關于可燃性氣體,應避免油脂類物質的接觸,相關人員需在出氣口側面處理防治傷人情況的發生。尤其是采用焚燒處理方法時需要安裝減壓閥,確保可燃氣體的流通速度。③關于毒性氣體,在處理過程中需要戴上防毒面具等保護性措施,一般這類氣體會使用吸附劑或者吸收劑來進行,確保最終氣體處理的有效性。總之,對于不同的廢氣需要采取差異化的處理措施才能不斷優化處理裝置的氣體處理效果。
2 工業廢水處理裝置中的廢氣治理技術
2.1 焚燒處理技術
對于廢水中的VOC,采取焚燒方式,控制其釋放量,能夠獲得不錯的效果,處理效率較高。將廢氣,送入到焚燒爐中進行集中焚燒,能夠減少處理成本。對于流量變化大并且復雜的VOC混合物,也可以采取此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此方法不適用于經過燃燒極易產生含氟含硫的廢氣。除此之外,對于VOC含量過高的廢氣,也難以進行處理。
2.2 冷凝處理技術
使用工業廢水處理裝置中布置的冷凝器,實現冷凝處理。利用冷凝器裝置,通過相變,能夠使得蒸汽混合物充分發揮。采取此相變方法,原理為在等溫下升壓降溫或等壓下降溫,實現對廢氣的處理。從實際應用情況來說,多采取等壓下降溫措施。通常情況下,對高VOC濃度的氣體,使用冷凝處理技術,獲得的效果更好。
2.3 吸附技術
活性炭是較常見的吸附劑,并且對于惡臭氣體的處理發揮著較好的作用。活性炭獨特的內部孔隙結構讓其能夠吸收很多廢氣中的小分子氣體,這也是廢氣處理的第一流程。其工藝特點的優勢在于整個工藝流程的操作較簡單,從而針對性的滿足不同出口氣標準的需要。之所以這樣是由于活性炭使用后很容易飽和,因此其發揮效用的持續時間相對較短,還需要對其做頻繁的清理與更換,造成維護的成本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在對高濃度的VOC氣體的處理費用極高。大多數情況下活性碳會被應用于干燥的醇類廢氣,對于濕度較大的氣體所發揮的作用并不大,并且容易給環境造成二次的污染,因此在實際的操作中需要謹慎處理。
2.4 氣相深度氧化技術
基于氧化工藝,經過技術改進后的氣相深度氧化技術,是利用強氧化劑,通過光化學作用,使得廢氣實現氧化反應,產生各類氧化物,比如二氧化碳以及水等,實現污染物分解。在工業廢水處理裝置中應用,關鍵在于廢氣處理所需的時間設定。通常情況下,氣相紫外氧化反應持續的時間在幾秒到幾分鐘不等。若縮短停留時間,可采取增加紫外燈個數的方式,或者增加紫外燈功率,達到預期效果。
2.5 生物處理技術
對于廢氣的生物處理技術主要可以細分成生物洗滌以及生物過濾兩種方式。從構造上來看,生物洗滌裝置與上文提到的吸收洗滌器較為相似。不過對于容易被氧化的化合物來說使用生物洗滌方法產生的效果較佳。一般情況下,使用生物洗滌技術對惡臭物的處理率可以高達90%以上,尤其是硫化氫則可以上升到95%以上。但是對于有機硫化物的處理這項技術則無法達到理想效果。在生物過濾技術方面,可以將可生物降解的VOC中的污染物降解為無害的產物,比如一氧化碳等。一般情況系使用生物過濾技術可以對濃度較低的尤其是對于含生物降解污染物的VOC產生較佳的效果。總的來說,生物處理技術的優勢在于對于低濃度的廢氣有較好的處理效率,并且產生的脫出率極高。另外,生物處理技術的安裝以及后續的維護費用不高,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二次污染。不過對于難氧化的化合物來說生物洗滌技術具有較大的局限性且過濾介質涉及的pH值范圍也無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2.6 氣相深度氧化技術
氣相深度氧化技術是在氧化工藝改進之后所采用的一項技術。它會利用強氧化劑讓廢氣在光化學的作用下實現氧化反應,并產生二氧化碳、水等氧化物,最終達到分解污染物的效果。這項技術在實際的應用中所涉及到的關鍵操作,是對廢氣進行處理所需要的停留時間進行設定。大多數情況下,工業廢水處理裝置中進行氣相紫外氧化反應所持續的時間大概在幾秒到幾分鐘之間。當然,如果需要將停留時間縮短,則可以通過增加紫外燈的個數或者加強紫外燈的功率來完成預期的效果。除了上述所列舉的處理技術以外,還可以通過將各項技術相結合的方式,來提升對不同氣體種類的處理效率,避免對環境造成二次傷害,最終保障到人們的生命安全。
2.7 光催化氧化法
在CdS、ZnO、TiO2、PbS、WO3、ZnO-SnO2等半導體材料中,通過光的照射作用,能夠將所吸收的功能,直接轉化成化學能,進而能夠將“電子-空穴”對激發出來,“電子-空穴”一旦與附近的氧氣水產生反應,就會生成自由基活性物質,該物質的氧化能力非常突出。所以,能夠在較溫和的環境中,促使很多平常環境難以產生的反應順利開展。1976年,相關人士報道了在紫外光的照射作用下,利用納米TiO2,能夠使廢分水中的多氯聯苯光產生催化脫氯反應,在環保領域中,開啟了光催化技術運用的新篇章。
3 結語
如上所述,工業領域所排放的廢氣直接影響氣候環境,還會嚴重危害人們的身心健康,導致全球變暖問題。為切實保障生態環境,遏制全球變暖,需提升新技術研發的投入,注重工業廢氣的治理,吸引和培養新技術人才,切實消除廢氣所產生的危害。保護好全球生態,保障人民健康,給后代留下綠水藍天。
參考文獻
[1]王建龍,初里冰.電離輻照技術在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J].環境工程學報,2017,11(2):653-672.
[2]梁凱,崔亞軍,崔久濤,等.催化燃燒技術處理石油化工企業含VOCs廢氣的工藝研究[J].當代化工,2017,46(4):707-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