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雄
摘要:煤炭行業的經濟蕭條,嚴重影響了礦井的接替布局,采掘接替嚴重失調。杉木樹煤礦災害重,地質構造復雜,再加之企業現開采煤層賦存條件差、煤質差、開采成本高;從而礦井的效益差,員工收入低得不到保障,導致礦井經營困難。如何通過實施一系列的適合本礦的措施及手段,有效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煤質,實現礦井攻堅脫困,是當前該礦最重要的任務。
關鍵詞:南方高突礦井;攻堅脫困;地質構造復雜;接替失調
中圖分類號:TU9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178(2018)20-0427-01
通過采取正能量宣傳、樹立全員信心、提高全員凝聚力、調整布局、積極開展雙達標、積極推動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科學治災、科技促安、人才興礦等戰略及辦法,有效的扭轉了企業安全生產被動局面,實現了經營效果的好轉,為謀劃明年及未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 礦井經營基本概況
川煤集團芙蓉公司杉木樹煤礦始建于1965年,1972年投產,核定生產能力為120萬t/年。近幾年,煤炭價格下滑嚴重,煤礦企業維持基本簡單生產,且礦井一直處于虧損狀態。職工收入低,穩定壓力大。礦井采掘接替失衡,產量低,還需至少一年多時間調整。礦井災害嚴重,特別是隨著深部開采,礦井水災、瓦斯災害及礦山壓力升級。礦井經營困難。
2 扭虧脫困思路及辦法
2.1 樹立信心和決心,讓干部員工看到希望
杉礦近幾年生存條件差,員工收入低,普遍對企業信心不足,員工流失嚴重,士氣低下甚至部分員工有怨氣,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快速恢復員工信心和士氣。
(1)認真編排接替,千方百計創造條件組織實施。積極改造井下系統,加大投入,化繁為簡,近兩年產量逐年穩步提升,預計今年生產原煤87萬噸,接替編排明年生產原煤100萬噸,2020年后原煤產量達120萬噸。
(2)積極宣傳引導。讓員工了解何時能達產,相信企業存在的困難是暫時的,白皎、珙泉相繼去產能,川煤集團、芙蓉公司從沒有放棄過杉木樹煤礦,芙蓉公司更是將杉礦定義為主力礦井,2017年標準化整治投入幾千萬,就是各級領導和組織對我們杉礦度過難關有信心、對杉礦長遠發展有信心,2018年預計能施工進尺近10000米,產量80-90萬噸,創杉礦近四五年歷史水平,及時提出“重塑杉礦新形象、再創杉礦新輝煌”的形勢任務教育,進一步提震士氣、凝結人心、匯聚發展力量。
(3)在恢復產能提升產量的同時,我們積極開展標準化改造建設,對職工食堂、澡堂、會議室、學習室等員工密集及常處常居環境較差的地方進行改造,礦井無論是井下地面變得更干凈、更整潔、更舒心,現員工的信心正在一步步恢復。
2.2 堅定不移走機械化、自動化、集約化之路
礦井工作業戰線長、用工多、工效低,逐步快速提高我礦機械化、自動化水平,以適應煤礦員工老齡化缺員嚴重的問題。通過提高礦井機械化水平,減少勞動用工,提高生產過程的安全性。礦井作業戰線長、用工多、工效低,通過逐步快速提高機械化、自動化水平,以適應煤礦員工老齡化缺員嚴重的問題。全面淘汰落后工藝,引進先進設備。2018年4月中旬論證淘汰了運行兩年多時間的爬地板機采工作面,全面更換為安全高效的綜采工藝,現有綜掘面一個、綜掘面3個。計劃年度綜掘率達到50%。另計劃投入185萬元,用于井下主運皮帶機集中自動控制系統建設,以保證礦井皮帶主運系統達到安全生產標準建設要求,進一步推行“機械化換人”工作。
2.3 堅持科學治災、科技促安、人才興礦
(1)科技治災。堅持治災先行思路。有條件開采保護層的必須開采保護層,使被保護層煤層得到充分泄壓,解決瓦斯災害對B3+4 煤層采掘的制約,2018年預計保護層開采總量為原煤總產量的60%以上。瓦斯抽采系統堅持“四大一準”原則,即:大流量泵、大管道、大鉆機、大鉆孔、準確計量。地面固定式泵站配備有2臺水環式真空泵,在用瓦斯抽采主管約9000米,支管約1.5萬米,各型號鉆機有29臺,其中大型鉆機12臺。監控系統升級改造。計劃年底投入390多萬元,用于地面監控中心、監控分站、環網傳輸設備進行升級改造,提升安全監控系統運行的穩定性、靈敏度和可靠性。
(2)通過大力引進先進技術,科學制安。加強科技研究和科研成果運用,長期以來一直堅持“科技興礦”戰略,堅持與科研院校合作研發適用于安全生產的新技術、新科技,堅持將科研成果運用到安全生產活動當中。2017年完成各類科技成果5項,其中“復雜構造應力集中區松軟煤層注漿改性支護及綜合防突技術”取得2018年四川省科技進步獎,獲得國際先進水平的評價。2018年建立科研項目8個,其中與科研院校合作的科研項目有3個:一是和中國礦大合作的“川南二疊系軟巖巷道底鼓機理及防控關鍵技術”;二是和沈陽煤科院合作的“復雜采空區自燃及老井隱蔽火災隱患治理技術”;三是和重慶大學合作的“突出難抽煤層中低壓水力壓裂增透技術研究與應用”。
(3)人才興礦。重視技能人才和工程技術人員培養和技術隊伍穩定。一是針對基層技能型員工缺乏現象,出臺了優秀員工和優秀能員工評選辦法,月均發放8萬元,獎勵一線優秀技能人才,較好調動了廣大技能人才積極性。二是大力引進和培養本專科畢業生從事技術工作。2017年從高校先后引進大學生8人;近兩年在經濟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組織了三次大型技術工作會,表彰先進個人和集體,總結技術工作得失。三是對特殊貢獻人才實行特殊津貼。對綜采檢修、工程預算兩名特殊技能人才實行月度2000元的特殊津補貼,選拔現有技術骨干進一步充實到綜采綜掘和機械化進步方向,實現專家特殊年薪制。通過這些政策的調整,人員基本穩定,從根本上杜絕了人員凈流出現象。
2.4 以雙達標建設為契機實現高產高效
以“加強現場安全生產管理,提高采掘工作面安全生產標準化水平及單產水平”為目標,先后以N2611采煤工作面和S3051綜掘工作面為試點,全力推進采掘工作面安全高效“雙達標”試點建設,進一步促進生產高產高效。
2.5 出塊煤、提煤質、控成本,努力增收節支
除產量增收,還要出塊煤、提煤質。當前塊煤售價800元/噸,多出塊煤意義重大,出臺塊煤生產激勵政策,各連隊每月均下達塊煤任務,分撿塊煤積極性大幅度提高。在提高煤質方面,煤炭銷售、煤質管理、煤炭生產“三權”分離,設置專職煤質管理人員,對礦長直接負責,不按規定采高回采和管理煤質,對其罰款,各連隊均設置人員分撿矸石。2018年1-4月開采保護層,主采面過斷層構造,生產平均熱值達2955大卡。在降本節支方面,主抓材料和電費兩大版塊管理。成立管理小組,將總的材料費用劃塊管理、劃塊考核。劃塊管理后,各系統、各隊高度重視本系統、本隊材料費用節超進度情況。通過一季度劃塊運行,一季度累計節約材料費275萬元,通過電費劃塊管理,包機到人,一季度節約電費26萬元。
3 結論
(1)通過采取一系列積極的措施和辦法,逐漸恢復了廣大職工干部的信心,有效的鼓舞了廣大員工的士氣,增強了全體職工的凝聚力。
(2)通過一系列的措施,礦井的高產高效雙達標逐步取得成功,礦井單產單進得到明顯提高,礦井經營狀況得到好轉。
(3)通過采掘接替部署調整,礦井將逐步擺脫接替緊張的被動局面,謀劃明年及未來幾年,礦井將迎來又一個輝煌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