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期間,每個賣家都使出了渾身解數,利用各種打折優惠活動吸引消費者,而這其中卻充斥著許多虛假宣傳。比如有的商家不告知優惠限制條件,消費者購買后卻不兌現優惠承諾;有的商家事后隨意更改促銷活動的規則等。
據有關報道,雙十一銷售前,Olay天貓旗艦店的多款產品顯示在雙十一前11分鐘的前2500名付款的買家可以享受“買1送1”的優惠。此優惠活動一經推出立刻吸引了眾多消費者,一位劉姓女士在11月11日零點剛過就馬上下單。付款成功時購買者還只有800多名,劉女士以為自己贏得了“買1送1”的優惠,卻沒想到事后客服稱Olay原先的前2500名“買1送1”的規則被修改成了隨機進行贈送。
消費支招:
下單前要仔細瀏覽店鋪的服務條款、優惠方式等信息,保留與買家完整的聊天記錄,最好以網絡平臺提供的聊天軟件為準(盡量避免用網頁版聊天工具)。發現貨不對版或不給優惠等行為后與網站平臺交涉,積極維權。
《消法》第45條規定,消費者因經營者利用虛假廣告或其他虛假宣傳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而《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4條也規定了,經營者利用廣告或其他方法對商品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消除影響,可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