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立志
結腸癌給予腹腔鏡根治術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的臨床對比
任立志
目的探究腹腔鏡根治術與開腹手術對結腸癌的對照治療效果。方法擇取于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結腸癌患者,通過抽簽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34例,分別行開腹與腹腔鏡手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圍術期觀察指標及術后并發癥。結果經不同方法治療后,與對照組患者比較,研究組患者的圍術期觀察指標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均有優越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腔鏡根治術對結腸癌的治療效果更確切,患者受創傷小、恢復快,同時腹腔鏡手術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更低。
結腸癌;腹腔鏡根治術;開腹手術;臨床療效;對比研究
結腸癌是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生于患者結腸黏膜上皮,對患者的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有著嚴重威脅。外科切除術是治療該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是被認為治療結腸癌金標準的開腹手術創傷性大,術后康復慢,加之近年來醫學技術的大力發展,具有恢復快、創傷小的腹腔鏡技術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并得到青睞[1-2]。為探究兩種術式對結腸癌的療效,我院開展了相應研究,現對研究進行下述匯報。
擇取于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結腸癌患者,通過抽簽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34例,對照組男21例,女13例,年齡42~68歲,平均(55.6±4.3)歲,研究組男23例,女11例,年齡43~70歲,平均年齡(56.4±4.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同意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行保守治療,包括糾正貧血、脫水、低蛋白血癥等,同時給予胃腸減壓、營養支持。術前行常規腸道準備,均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麻醉良好后,對照組實施常規開腹根治術,研究組實施腹腔鏡根治術,建立氣腹,將腹腔鏡等器材置入腹腔,觀察腫瘤具體位置、體積以及是否有轉移跡象。依照手術原則對大網膜、結腸系膜以及側腹膜等進行游離,直至對應腫瘤的血管根部位置,將切除物質經由切口拖出,將預計切除的系膜、血管、根部腸系膜血管等離斷,對淋巴結進行徹底清掃,并將腸管最后切除,逐一縫合切口。術后給予患者常規抗生素治療。
圍術期觀察指標包括: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記錄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將本次研究數據輸入統計學軟件SPSS 18.0表格中,分別以(±s)、(%)表示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并分別予以t檢驗、χ2檢驗,如P<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分別為:研究組(120.51±12.82)ml、(2.16±1.16)d、(7.86±2.06)d,對照組(145.63±9.77)ml、(4.32±2.18)d、(12.35±3.38)d;研究組患者的圍術期觀察指標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087、5.100、6.614,P< 0.05)。
研究組術后1例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2.9%;對照組術后感染2例、腸梗阻3例、切口出血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0.6%;相比對照組,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更低,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100,P<0.05)。
結腸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致死率,該疾病患者發病年齡偏低,具有較強的危害性,因此早期有效治療是提升其生存率的重要方法[3-4]。以往該疾病的治療主要以開腹手術為主,且該種術式在臨床中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應用,并已經發展成熟。但是開腹手術的局限性和缺點較多,包括切除范圍廣、機體創傷大、術中出血量多及術后恢復慢等。同時開腹手術視野相對窄小,可導致淋巴結清掃不徹底,易引發患者術后感染、腸梗阻或復發等不良情況[5-6],對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預后十分不利。
腹腔鏡技術的出現有效的彌補了開腹手術的不足,其具有微創性、手術視野廣、術中出血量小、術后恢復速度快等優點,在臨床中得到了大范圍應用[7-8]。結腸癌腹腔鏡根治術的治療過程分為兩部分,即小切口直視、鏡下游離術,其中游離術是該術式的關鍵[9]。在進行手術操作的過程中,需要醫生對切口位置及長度有足夠的把握,對腫瘤體積及分期明確掌握,同時確保手術視野的清晰,避免其他組織和器官受到不必要損傷,術后及時止血,提升患者手術療效。
本次研究對開腹手術與腹腔鏡手術的臨床效果進行了對比和分析,結果顯示,相比開腹手術,腹腔鏡根治術對病灶組織的切除更為明確,以及系膜和筋膜的淋巴結清掃更為徹底,患者機體創傷小,術后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發生率低,恢復快(P<0.05),術后生存質量有所改善。
總之,腹腔鏡根治術對結腸癌的療效相比傳統開腹手術更為理想,具有較高的價值。
[1] 何毅,張鴻,何東生. 腹腔鏡根治術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結腸癌的臨床效果對比分析[J]. 科技通報,2017,33(3):81-84.
[2] 尹林,黃客增,蔡尚坤. 腹腔鏡與傳統開腹根治術治療右半結腸癌臨床療效的對比分析[J]. 實用癌癥雜志,2016,31(10):1669-1671.
[3] 姚忠雙,周艷霞. 腹腔鏡根治術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結腸癌臨床效果對比研究[J]. 大家健康旬刊,2016,10(1):90-91.
[4] 彭吉繞. 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與傳統術式可行性及安全性對比[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5,18(2):145-146.
[5] 李煥朗. 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與開腹手術治療結腸癌的臨床效果對比分析 [J]. 中國實用醫藥,2015,10(24):76-77.
[6] 卜寧. 結腸癌根治術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長期療效和安全性比較 [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114-115.
[7] 莫波,馬娟,郝志楠,等. 結腸癌應用腹腔鏡以及開腹手術治療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比較[J]. 中國內鏡雜志,2016,22(6):24-26.
[8] 俞曉峰. 老年結腸癌行腹腔鏡切除術的療效觀察[J]. 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21(3):421-423.
[9] 宋吉才,王靖博. 探討腹腔鏡下結腸癌根治術治療高危結腸癌的臨床療效[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7):76-77.
Clinical Comparison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Colon Cancer and Traditional Laparotomy
REN Lizhi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Dehu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Dehui Jilin 1303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and laparotomy on colon cancer.MethodsA total of 68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7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by lipstick method. 34 cases in eah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aparotomy and laparoscopic surgery respectively. The perioperative observation indexe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After treatment by different method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study group of patients with perioperative observation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he data in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ConclusionLaparoscopic radical mastectomy is mor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colon cancer. The patients are less affected by trauma and quicker recovery. At the same tim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fter laparoscopic surgery is lower.
colon cancer; laparoscopic radical surgery; laparotomy;clinical efficacy; comparative study
R735
A
1674-9316(2017)23-0063-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3.030
吉林省德惠市中醫院普外科,吉林 德惠 13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