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瑜
432000十堰市太和醫院(湖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二病區
腦起搏器植入術治療帕金森病10例的護理體會
洪瑜
432000十堰市太和醫院(湖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二病區
帕金森病是多發于中老年人的中樞神經系統慢性病變疾病。對患者采取術前護理、術后護理及出院宣教,經護理后取得較好效果。本文對護理體會進行總結。
腦起搏器植入術;帕金森??;護理體會
帕金森氏也稱為震顫麻痹,在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為1%[1]。2016年1月-2017年5月對帕金森氏病患者10例行腦起搏器植入治療術,均取得滿意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收治帕金森病患者10例,男4例,女6例,年齡38~72歲。臨床分型為Hedhen-Yahr6型3例,臨床癥狀較輕;4型4例,癥狀較嚴重但能行走。
術前,對患者行磁共振成像,進行立體定向頭架安裝,然后帶支架進行計算機斷層掃描。在手術計劃系統中將斷層掃描結果數據導入并進行與磁共振成像的融合,確定手術靶點,對其進行定位從而確定靶點的坐標值。在患者被推入手術室后,在手術床上固定頭架基環,將手術切口用記號標定。術前準備消毒、鋪巾、局部麻醉等。準備結束后在之前的基環上安裝立體定向頭架的弧弓,然后用穿刺針按照之前計劃的坐標值以定位頭皮切口位置,并行局部麻醉。待麻醉效果理想后,切開頭皮,在顱骨處鉆孔2枚。電凝硬腦膜,在立體定向頭架的輔助之下于丘腦底核處將微電極插入,并對微電極電生理數據進行記錄,遂將刺激電極置入并測試其有效性。將刺激電極后固定后行切口縫合。之后,重新對患者行手術區消毒、鋪巾,進行全身麻醉后,制備皮下囊袋和隧道。就緒后將刺激器置入,將其與延伸導管連接。對手術切口進行縫合,手術完畢。
術前心理護理:①護士應在患者入院后主動與其進行交流,向患者介紹起搏器植入術的治療目的、手術方式、患者配合要點及相關注意事項,減輕患者的恐懼和焦慮情緒,幫助患者樹立對生活的信心,并告知患者當前所有的治療方法均不能根治帕金森病,起搏器的植入只能最大限度減輕相應臨床癥狀,進而提高生活質量,延緩疾病的進展,隨著疾病的進展,需要在術后特定時期不斷調整刺激參數,幫助患者樹立合理的手術期望值。②告知患者該手術術后易產生微毀損效應,故起搏器需要在植入后的3周后才打開。術后1周因為微毀損效應可使臨床癥狀有所改善,但1周后癥狀會恢復手術前的狀態,等再過2周起搏器打開后癥狀能夠控制,使患者有一定的心理準備。③起搏器植入術后需要患者的配合,需告知患者手術當日要停用多巴胺制劑藥物,告知患者術中配合及注意事項,以便調節植入設備參數,以達到最佳效果。心、肺、肝、腎功能檢測:因行該手術患者多為高齡,加之帕金森氏病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呼吸系統及高血糖、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多種并發癥,故術前行常規的心、肺、肝、腎功能檢查顯得尤為必要,對異常情況采取對癥治療。對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給予霧化吸入抗生素治療以預防呼吸道感染;高血壓患者收縮壓需控制在<150/90 mmHg;高血糖患者給予降糖處理。常規術前準備:術前1 d晚需剃頭洗凈頭皮,沐浴更換手術清潔衣褲,術晨禁食、禁水,有活動的義齒需取下交由家屬保管,做好健康宣教。
術后護理:①密切觀察瞳孔等生命體征變化:因植入設備有可能造成腦的損失,可能會引起顱內出血。故術后需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瞳孔等生命體征。管床護士需告知患者及家屬術后可能會出現肌張力減弱、話音調降低、輕微頭暈和一過性麻木感,這些都是起搏器植入帶來的短暫不良反應,通過調整參數會使癥狀減弱或消失,患者不必緊張。②加強生活護理,預防并發癥:老年人各系統功能都有減退,易出現胃腸功能減退癥狀,如消化不良、胃腸蠕動能力減弱、便秘、痙攣等,故管床護士應注意飲食護理,告知患者及家屬應進食低蛋白、易消化食物,因為高蛋白會抑制左旋多巴安制劑進入血液而影響藥物療效。若發生便秘,應增加活動,多飲水,多進食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如芹菜、韭菜等。告知患者多進行肢體活動鍛煉以預防關節僵硬、肢體痙攣的發生。告知患者家屬可對患者行肢體肌肉、關節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但一定要注意患者安全,防跌倒、防撞傷、防燙傷等。由于患者免疫力弱,反應變慢及遲鈍,一定要注意預防肺部感染、皮膚受損、泌尿系統感染等。要鼓勵患者多做深呼吸,適當做功能鍛煉,防止壓瘡的發生。
出院宣教:植入起搏器后的自我防護:術后1個月內勿行劇烈運動,不要靠近磁場,避免接受超聲波、短波、微波等治療,避免進入帶有強磁場的區域,在安檢或超市出入時可提供證明,以便通過各種感應大門。并告知患者定期入院檢查以對起搏器的參數行相應的檢測和調試。若患者出現癥狀加重或其他異常,應及時就醫。
目前帕金森病的主要治療方式有藥物治療和外科手術,但藥物治療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其只能對癥狀進行短期改善,并不能控制疾病的進展[3]。對發病初期的患者左旋多巴胺制劑具有良好效果,而到疾病的中期后,藥物療效不僅漸漸下降,而且對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如開關現象、異常運動等,進一步使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3]。相比藥物治療,外科手術不僅可讓帕金森病患者癥狀獲得改善,也能使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蒼白球和(或)丘腦深部核團毀損術是傳統的治療方式,其缺點是無法同時行雙側手術,對患者的癥狀改善是比較有限的,更嚴重的易造成術后患者暫時性或永久性的神經功能受損,故目前此類手術已不被推薦[4]。腦起搏器植入術又被稱為腦深部核團刺激術,該手術推薦時間在Hedhen-Yahr 2.5~4期[5]。在患者剛剛出現因藥物療效降低而藥物不良反應開始時進行手術可使患者受益最大。該植入術通過置入電極于丘腦深部核團,持續發出脈沖電流對丘腦深部核團進行刺激,具有可逆性和可調控性,已被廣泛應用于帕金森病氏的治療。腦起搏器植入術不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臨床癥狀,還減少了藥物的劑量,進而改善因藥物作用導致的異動等并發癥。
[1]Benabid AL,Pollak P,Gervason C,et al.Long-term suppression of tremor by chronic stimulation of the ventral intermediate thalamic nucleus[J].Lancet,1991,337(8738):403.
[2]許峰,姚晨,李曉秋,等.微電極記錄和宏刺激丘腦底核在腦深部電刺激術治療帕金森病中的應用[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7,33(6):12-15.
[3]郭松,李建宇,胡永生,等.帕金森病患者僵直遲緩癥狀神經元電活動特點研究[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17,16(2):101-104.
[4]莊煥霞,王彬.帕金森病96例給予微電極引導立體定向腦內核團毀損術治療的臨床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65):143.
[5]王軍,羅曉光,任艷,等.多通道微電極記錄引導下精準定位丘腦底核感覺-運動區[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6,45(7):644-648.
Nursing experience of 10 cases of Parkinson's disease treated with implantation of brain pacemaker
Hong Yu
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Shiyan Taihe Hospital(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bei Medical College)432000
Parkinson's disease is a degenerative disease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which occurs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Preoperative care,postoperative care and discharge instruction were applied in the patients were obtained after nursing.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nursing experience.
Implantation of brain pacemaker;Parkinson's disease;Nursing experience
10.3969/j.issn.1007-614x.2017.3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