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點評
如何看待今年化肥淡季漲價
目前處于用肥淡季,但化肥價格卻不跌反漲,特別是尿素、磷酸一銨等品種的價格漲幅較大。據中國農資流通協會監測,10月下旬,中國化肥批發價格綜合指數為2000.32點,同比上漲19.16%;其中中國尿素批發價格指數為1764.53點,同比上漲32.66%,中國磷酸二銨批發價格指數為2697.64點,同比上漲8.56%;中國氯化鉀批發價格指數為1867.19點,同比下跌0.11%;中國復合肥零售價格指數為2287.76點,同比上漲4.75%。除了氯化鉀價格略有下跌外,其他肥種全部上漲,尿素漲幅更是超過三成。
今年化肥價格逆勢上漲,除了環保檢查、企業開工率不高、煤價上漲導致成本增高、國際化肥價格上漲等因素外,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受到大宗商品走勢的影響。由于2017年前兩季度中國的GDP都達到了6.9%,各項經濟數據反映出實體經濟方面較強的需求與后勁。8月份后,大宗商品價格迎來一波強勢上漲,鋼材價格指數同比上漲49.41%;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連續三期上行,累計上行7元/噸。據市場監測,許多化工產品也是漲勢如虹,純堿同比上漲65.95%,燒堿漲86.85%,丙烯漲23.49%,乙二醇漲39.88%,甲醇漲42.04%,甲醛漲46.96%,純MDI漲52.29%,氨綸漲34%,氫氟酸漲83.29%。相比于這些產品的大漲而言,化肥價格漲幅還算“溫柔”。
但目前大宗商品走勢已開始出現分化,看漲看跌情緒都很濃厚,鋼材價格高位回落,鐵礦石重挫22.5%跌入熊市。不過最新公布的制造業PMI指數又給市場增添了新的信心。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國采購經理指數,9月份,PMI為52.4%,連續兩個月上升,達到2012年5月以來的最高點,環比、同比分別上升0.7和2.0個百分點,制造業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擴張步伐有所加快。另外,多家國際組織看好未來中國經濟的增長,調高了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期將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期分別上調0.1和0.2個百分點至6.7%和6.4%,這也是該組織今年第三次上調中國2017年經濟增長預期。
從經濟大環境及大宗商品走勢看,化肥價格仍有上漲動力,但考慮到農產品價格因素及化肥零增長政策導致化肥需求減量,價格越漲意味著風險越大。目前在處于化肥淡儲期,經銷商應把風險放在第一位,不宜盲目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