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之后的化肥市場
十九大于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召開,這是我國政治與經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將對今后我國的建設與發展產生決定性影響。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另一個與化肥市場相關的內容是,十九大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總體看,“生態文明、美麗中國”將成為今后我國發展的主基調,農業農村都將走向現代化。在這種情況下,化肥市場又將發生怎樣的變化?哪些肥料將成為市場的引領者呢?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以下幾類肥料將面臨較好的發展機遇:
一. 有機肥及有機無機復合肥。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農村能源與環保研究所副所長沈玉君表示,我們國家部分地區的耕地有機質在不斷下降,有機肥中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營養元素,它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從另外一個角度,國家每年畜禽糞污大約有38億噸。到目前為止還有40%沒有有效利用,畜禽糞污既產生了環境污染,同時也是資源浪費,如果將這些畜禽糞污轉化成能用的有機肥還到農田中,既解決耕地有機質提升的問題,又解決了糞污的污染問題。可以預見,今后商品化有機肥及有機無機復合肥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有機肥將大規模替代化肥,成為肥料市場的主角。
二. 緩控釋肥。我國化肥施用過量現象較為突出。數據顯示,我國農作物畝均化肥用量21.9公斤,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畝8公斤),是美國的2.6倍,歐盟的2.5倍。化肥施用過多,既浪費了資源,又污染了環境,化肥淋失成為水體污染的一個重要來源。緩控釋肥是根據作物需肥規律釋放養分,需要多少,釋放多少,可大大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化肥流失和污染,是今后化肥的發展方向。
三. 水溶肥料。與傳統肥料相比,水溶肥料不但配方多樣,施用方法也非常靈活,可以土壤澆灌,讓植物根部全面接觸到肥料,汲取各種營養元素;可以葉面噴施,通過葉面氣孔進入植物內部,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也可以滴灌和無土栽培,節約灌溉水并提高勞動生產效率。
四. 園藝肥。今后的農村,到處都是綠草茵茵,鮮花綻放,瓜菜滿園,果實飄香,觀光休閑農業以及鄉村生態旅游也將迎來大發展時期。在這種情況下,花草肥、園藝肥等專用肥也將走俏市場,需求量迎來大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