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駱洪 江蘇環亞醫用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常州 213000
智能建筑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研究
文/駱洪 江蘇環亞醫用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常州 213000
二十一世紀信息技術的發展成果已經開始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開始體現,在房地產行業還猶存熱度的今天,住宅的自動化和信息化開始在建筑行業中悄然出現,這就是智能建筑的雛形。智能建筑是以計算機為管理網絡基礎的住宅維護系統,讓建筑中的每一個功能都能進行整體的集成性管理,具備數據信息共享和統一的優勢管理模式,因此備受新世紀建筑工程的歡迎。文章從智能建筑管理的設計和實現進行研究,為完善其管理制度和前景發展提出理論依據。
智能建筑;管理系統;設計研究
智能建筑為人們提供了安全舒適的住宅環境,也是科技發展和信息技術時代下的必然成果。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民生產水平已經足夠達成該成就,因此智能建筑在我國的設計和實踐已經成為當前的熱門話題。美國建筑協會重新定義了智能建筑的概念,并將其應用到房地產行業高效的收益回報基礎。日本也在權威刊物上對智能建筑的功能進行高度評價,并指出其為現代信息和科技設備的結合提供了良好條件,并通過其應用于樓宇方面為人們的生活和辦公提供了綜合管理的便利和安全。新加坡的智能建筑要求是需要在安保、環境和消防等各個方面都進行控制的先進自動控制結構,對建筑的溫濕度、光照等參數進行適當調節,并讓總體數據和信息被精細化的分析,為建筑管理提供理論支持和通信能力。因此對智能建筑的管理系統進行研究,是為提高我國的居民生活水平有著深遠的意義和影響。
1.1 智能系統構架
智能建筑的管理平臺需要強大的科技手段作為支持,系統結構也在數據的多樣化下變得復雜,因此在系統進行設計之初就要在計算機的網絡建立和硬件上滿足智能化的需求,為系統平臺的構建做好信息基礎。智能建筑采用IBMS系統主要分成用戶管理、用戶運用、技術支持、建筑數據四個部分,其中也包括了開發人員、建筑管理員等子系統之間的聯動部分。IBMS是通過形成之后的平臺進行信息收集,并通過子系統的集成工程完成設備互聯已達到信息和管理的統一。系統的技術層面分別是業務和數據收集兩個平臺進行操作,業務系統使用戶進行使用的,形成的數據反饋將會采集器收集到數據庫中,以便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建筑體驗。
1.2 平臺插件應用
智能建筑的管理系統下的模塊分支有很多,為了適應多變的用戶數據,系統需要一定的靈活性和擴展性進行用戶服務,插件平臺的使用是完善系統接口和服務最常用的技術手段。在面對不同的業務類型,插件的選擇也不同,其中OSGi 和Atlassian SDK是系統較為常用的技術類型。OSGi的模塊化技術可以讓子系統之間保持聯動的同時彼此獨立,同時其中的熱部署插件功能也可以有效降低維護時的資源浪費,在系統不停機的情況下完成模塊安裝和更新,也能有效提高用戶體驗的效果。Atlassian SDK是作為插件發布和管理的功能存在的,也就說在系統進行模塊的更換時,需要Atlassian SDK作為框架實現插件的接口規則,完成平臺插件的維護和管理。
不同的模塊對應的服務項目是不同的,而隨著銷售行為增加的大量用戶數據也會對集成系統造成一定的重復工作,因此就需要模板來完成用戶的資料導入,也方便在用戶增加或者變更的情況下為集成系統帶來的麻煩。在模板插件的使用過程中,Atlassian SDK平臺為開發人員提供了新的自定義模塊歸屬路徑,可以通過用戶的需要實現模塊的樣式改變,同時服務器的聯動保障了代碼和平臺的獨立性,在屬性和狀態的查看上區別于平臺的功能。此外使用聯動插件也可以為用戶的業務進行維護,同時從接口的角度進行業務平臺的調用,并將采集系統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實現平臺系統層面的資源共享。
在智能建筑的系統平臺的設計和開發完成時,需要工作人員對其進行相關功能模塊的測試,通常需要將IBMS的運行情況和功能體現進行測試,以確保平臺系統的完成度。每個模塊的測試點是根據其功能定制的,只有將每一個功能模塊進行系統的測試才能在用戶體驗之前完成錯誤修改和缺陷補充。大部分用戶對建筑的安保方面提出很高的需求,因此文章對報警和巡更系統進行測試例案進行分析。功能測試是對模塊進行業務流程梳理的工作,一般采用黑盒測試方式對相關系統的配置和操作進行測試,從測試結果得出功能模塊對預定設計執行的完成度。下表是安保巡更系統需要進行的測試項目,雖然工程量很大測試過程還會有重復的部分,但是開發人員還是需要事無巨細的進行測試工作,在完成用戶需求的同時為智能建筑管理的功能實現做出實際貢獻。

安保系統測試模塊參考
綜上所述,智能建筑能為人們提供更加舒適的生活和辦公環境,因此在進行建筑管理系統的設計方面就要全面考慮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和安全,并實現通信的自動化和網絡技術的完善,從國際的標準上將智能建筑從功能和控制進行雙方面完善,來保障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生命安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對智能建筑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就需要開發部門在平臺和應用之間的平衡做好基礎,智能管理的開放性以及分布性的原則將會為未來的建筑發展提供更多可能性,也為智能建筑設計和實現的標準化制定奠定理論基礎。
[1]盧陳一.智能建筑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福建師范大學,2015.
[2]陸寧,梁堅,尤晉元.智能樓宇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0,07:928-931.
[3]蔡婷,易小文,陳小雷.淺析智能建筑中央管理系統的設計及應用[J].智能建筑,2014,10: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