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忠
記者(以下簡稱記):你從小就與眾不同,經常會做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而且做事非常執著,是這樣嗎?
黃渤(以下簡稱黃):1974年8月,我生于山東青島,年少時,我在學校很調皮,雖然不打架不鬧事,但總會搞一些令老師和家長感到頭痛的惡作劇。別人拿水澆花,我用醋澆花,我只是想看看開出來的花是不是有酸味;抓住一只螞蟻,我能玩一個下午。我天天搗亂,天天叫家長和老師操心,但唱歌跳舞方面,我又經常能給學校拿個獎或者給班里爭點兒榮譽,因此我也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人都是需要鼓勵的,為了能讓老師繼續表揚我,我就繼續努力唱。我家里的那臺單卡錄音機開啟了我最早的音樂啟蒙,我在書桌前片刻也待不住,但跟著錄音機學一首歌,我能在自己的房間里聽上一整天。
記:因為唱歌,你中學時在學校的名氣很大呀,能具體說說嗎?
黃:初二那年,學校舉行元旦晚會,我唱了一首姜育恒的《再回首》,沒想到因此一曲成名。在我的印象里,那天我很緊張,左腳抖完了右腳抖,平日里漫不經心的一段間奏在臺上變得無比漫長,我完全不知道在那個間隙自己該干什么。在臺下老師、同學的掌聲中,我唱完了這首代表班級參演的流行歌曲。從那以后,學校的女生再看見我時,都會相互竊竊私語:“快看快看,那就是黃渤!”

在校內聲名鵲起之后,學校把我推向了一個更大的舞臺。那年,市電視臺舉辦了一個“龍城杯中學生卡拉OK比賽”,我代表學校參賽,模仿蔡國慶唱了一首《我心中的故事》,為學校捧回了一個三等獎。那年的比賽結束后,大賽組委會舉辦了一個夏令營,參賽的選手一起吃住,搞篝火晚會。短暫的夏令營讓我們這群孩子成了好友,后來我們便聚集在一起玩耍、練歌,直到第一次組織演出。仿佛一夜之間,卡拉OK火遍大江南北。那個年代,隔個三五天,城中一角就會有新歌舞廳開張。遍地開花的歌舞廳里,總是不難找到演出機會,那時還是一個中學生的我唱一晚上能掙15元錢。那時,15元可是巨款。夏天牛奶冰棍一毛錢一根,同學們一下體育課,想吃什么冰棍,隨便拿,都是我出錢。
記:中學畢業后,你就開始到全國各地進行歌唱表演了?
黃:是的,我的夢想是成為中國最好的歌手。中學畢業后,我已經是當地著名的酒吧駐唱歌手。1994年,我去了廣州,加入當時中國最火的太平洋唱片公司唱歌,毛寧和楊鈺瑩也是那家公司的歌手。之后,我開始在北京的歌廳駐唱,當時和我一起“跑場子”的有周迅、滿江、胡東、沙寶亮等。這些人都成名了,我還是默默無聞。后來,我出了單曲《帶你飛》《沒什么不可以》。我一直以為自己唱得很好,但別人不認可,所以,沒唱出名。
得知我在外面唱歌,父母自然不同意。和中國所有望子成龍的父母一樣,他們認為我在讀書階段不務正業,非常危險。于是月底領勞務工資的時候,我把零錢換成大票。回到家中,當著父母的面,我慢慢地從兜里掏出厚厚一沓鈔票。那時一個月工資才三四百元的父母第一次意識到:這倔孩子迷上了唱歌,沒準以后真能靠唱歌養活自己。
記:除了唱歌外,你還有別的特長嗎?
黃:除了做歌手,那時,我還有一個業余身份,就是舞蹈教練。看過我在一次演出中模仿的一段霹靂舞表演后,青島一個開設舞蹈培訓班的學校校長找到我,聘請我做兼職教練。那兩段模仿表演不用兩個月就教完了,沒辦法,我就硬著頭皮,再買錄像帶自學,學會以后再去教學員。這樣的兼職舞蹈教練生涯,我持續了整整7年。
在夜總會唱歌時間長了,總算有了些名氣,我就組建了一個叫“藍色風沙”的演出組合,一共4個人,除了我和另外一個男孩,還有兩個我從廣西招來的女孩作為伴舞。再到后來,我們開始在大篷車中表演,好的時候一天循環演出12場,不好的時候就演9場。觀眾隨時買票隨時進,看過就可以走了。
從廣西開始,我們的足跡遍及全國很多省份。我們組合的出場費后來最低一場也達到了800元。拿到錢以后,每個人給家里寄回2000元錢,讓家人放心,剩余的,我們作為共同開銷,一起吃住,到處游玩。
記:唱歌和舞蹈成就了你的夢想,你們后來在外面闖蕩還算順利吧?
黃:我們的節目好,所以一般都沒什么問題。節目好在哪里?不瞞您說,單靠唱歌跳舞肯定不行,得動腦子。我喜歡琢磨,最開始就讓我們跳舞的兩個小姑娘穿白襯衫制服,算是朦朧的性感吧;后來又找來一塊很大的紗,大家都在里面跳,很受歡迎;再后來,又弄了一塊很大的布,從舞臺上垂下來,我先吊在上面,然后讓兩個女演員來追我……這些招數一般人都沒有,所以我們的演出一直挺火的。
一次演出之后,我接到一個邀請電話,當時我們最高的出場費是1200元一場,可電話中對方居然主動提出一場給漲到2000元,只是對方在南京,讓我們到南京去。這樣的好事我當然不會拒絕,放下電話,我就帶著大家飛到南京。來接我們的車也不錯,給我們安排的賓館也是四星級的,當天晚上試演,對方也非常滿意。可談到價錢時,我驚呆了,演出的那個舞廳一晚上的營業額還不到2000元,能給到我們800元一場的出場費就已經是極限了。我趕緊給當初聯系我的人打電話,可再也打不通了。
結果,我們給賓館結完費用之后,幾個人湊在一起渾身上下只剩下10塊錢。我們一天水米未進,我就買了一堆油餅,還強撐著說自己不餓,讓其他人先吃。
之后,我在南京的演出場所找熟人,借錢應急并聯系演出,總算是熬了過來。
記:那些年你一直在外面演出賺錢,沒考慮進一步深造和學習嗎?
黃:當初想做一名演員,和幾個漂亮的男女生一起去應考,人家看到我就說:“怎么現在北京電影學院的招生標準降低了?”后來還被誤會是美女考生的經理人。說真的,我走上表演之路很曲折。考北京電影學院,第一年沒考上,我留在學院進修了一年,還組織了會演,老師挺滿意的。第二年,老師找到我,說北京電影學院新加了配音專業,問我要不要試試。我聽了一節課就被驚住了,老師是配電影版、電視版《亂世佳人》的徐燕,平平淡淡的一篇小散文,她念得讓我毛孔都張開了。我想,學配音,以后不是多一門技術嗎?考上電影學院后,班主任就是徐燕老師,開學第一天她就說:“黃渤當班長吧!”我當時美得不行,心想老師還是看到了我的能力啊,誰知徐燕老師又跟同學們說,“他年紀大,能照顧你們。”
記: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應該說是你人生的轉折點吧,這為你后來的演藝事業打下了基礎。
黃:是的,我也沒想到,我忽然就成了中國演藝圈中最火的男演員之一。我沒有帥氣的外表,甚至長相平平,可能正因為如此,可塑性比較強,能演壞人,也能演好人。2000年的時候,我還在西安演藝場所跑場子,那年夏天突然接到朋友的電話,讓我去演戲。那部戲的導演正是管虎。當時我覺得新鮮,就將自己好好收拾了一番準備出鏡,誰知導演卻說我太帥,不想用。后來朋友堅持說我不帥,這才讓我有了自己的電影處女作。
我其實屬于那種放在人堆里找都找不到、沒有一點兒“星”相的演員。從2000年出演《上車,走吧》的進城農民入行,在2006年憑借《瘋狂的石頭》里的笨賊“黑皮”一炮而紅。短短幾年,我這個其貌不揚的小人物,學會了全國10多種方言,干著各種不著調的事情,卻成為內地走紅速度最快的演員。2007年6月,我憑借《瘋狂的石頭》拿下首屆曲江國產電影新人新作展“2006年度新銳演員獎”。我看電影的時候,經常見人家拍黑社會打架的那些鏡頭,我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因為以前我們在夜總會的時候,那種打架一星期就能看到好幾回,因此讓我來演,我當然知道怎么演了。
記:現在,表演事業正成為你事業的根本,放棄了唱歌和舞蹈不覺得可惜嗎?
黃:成了演員,我以前鐘愛的唱歌卻被放棄了。當我參加活動,看到臺上有人跳舞唱歌時,我心里就癢癢,老想著我也會唱歌的事兒。可我只能選擇一個有利于我事業發展的行業,那就是表演。我滿足于飾演各種小人物,我也開始尋求改變。我剃光了頭,在《無人區》里成了殺手,在《倔強的蘿卜》里扮演科學怪人,在《蛋炒飯》里當傻瓜。我還一本正經穿上了白襯衣,臉上涂了粉,為一部歌舞片《愛,不折騰》大展拳腳。
記:你在生活中是很“瘋狂”的人嗎?比如,特別玩命地學習和工作?
黃:生活中的我可跟電影中的“瘋狂”不一樣,生活中的我很正常,也不算太喜劇的那一種。近幾年,我感覺就是累,跟當初唱歌差不多,覺得拍電影這事兒沒什么快感了,所以休息了幾個月,前兩年一直沒休息過。我原本以為電影演完就完事了,后來才發現宣傳也挺累人的,每天都要做采訪,還要出席首映式,挺折磨人的。
我剛開始是挺高興的,現在嘗到苦頭了,當出名的演員,比“斗牛”還累。說起電影《斗牛》,當時的拍攝環境和拍攝過程非常艱苦。在這部片子中,我與三頭大奶牛演對手戲,這可能在世界電影史上都是少有的。拍攝期間,我天天與奶牛在一起培養感情,但牛終歸是牛,經常不配合。而管虎導演又是一個非常較真的導演,他甚至要求我說到哪個字時,牛就該抬頭或搖頭,如果牛沒有配合上,重拍。結果,這部電影中很多情節是拍攝了百八十遍才通過的。這是我迄今為止拍攝時間最長、最艱苦、最受折磨、最費鞋的戲。大量的跑動戲,讓我整整跑壞了37雙布棉鞋。演完那部戲,我發現原來自己還有超人的潛質啊!
從《瘋狂的石頭》一舉成名到《斗牛》,我走紅的這幾年,有人說我是一炮而紅,而我自己卻不這么認為,其實我是一步一步從小人物演起的,每一步都挺不容易。
記:一下子成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名聲大振,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你有沒有感受到什么壓力?
黃:說實在的,都說我得了這個獎,片酬多高多高,其實真沒有那么高。不過,觀眾喜歡和認可我,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
得獎后,我似乎不再是昔日那個一心向上爬的小演員了,但實際上,我還只是我。得獎不僅是個鼓勵,也是個壓力。人家都說黃渤是最佳男主角了,還金馬的,對我的表演也會挑得更厲害了。本來我演“黑皮”大家都覺得挺好的,以后我再演“黑皮”人家可能就要說:“最佳男主角怎么演這個啊?”成名以后,我很擔心萬一演砸了,別人會說最佳男主角也演得不好。
2011年,我出演電視劇《民兵葛二蛋》,飾演“葛二蛋”放射著智勇光芒。2012年4月,我參演喜劇電影《殺生》,獲得第2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和第4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男演員獎。同年12月,我參演的電影《人在囧途之泰囧》上映,一個月票房達到12億,成為中國電影市場華語片票房冠軍。2013年12月,我出演電影《無人區》,在片中飾演一個總是遭遇尷尬的悍匪,首次以光頭造型出現。為了貼近人物的真實感覺,我專門到新疆進行了兩個月的“體驗生活訓練”。可見,我演出還是十分賣力氣的。2013年,因為我的作品比較多,媒體稱那一年為“黃渤年”。
2014年,我登上央視春晚,終于可以唱歌了,在越來越快的跑步機上邊跑邊唱《我的要求不算高》;9月,我主演的《心花路放》上映6天票房超過6億,刷新了華語電影首周票房記錄;12月,我主演的《鋒刃》在央視一套首播。
2015年6月,我加盟東方衛視勵志綜藝真人秀《極限挑戰》節目;11月,我主演的商戰傳奇劇《青島往事》登陸央視,在黃金檔播出;12月,由我和陳坤主演的電影《尋龍訣》上映8天,票房破10億。
2016年5月,我獲得第19屆華鼎獎最佳男主角獎,圓了一個演員最美好的夢想。
唱過歌曲、編過舞蹈,如今,我躊躇滿志,在策劃一個歌舞劇,舞蹈都由我自己設計。等排好了,我要在全國各大城市巡演。
記:祝你成功!
黃:謝謝!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