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靜,葛冉
北京市昌平區陽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北京102205
社區護理對婦兒保健健康教育的實踐與體會
董靜,葛冉
北京市昌平區陽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北京102205
新形勢下,社區護士應用健康教育的程序,有目的、有計劃的實施教育的,持之以恒地開展婦兒保健的健康教育,充分發揮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婦兒保健健康教育工作的意義,探討一種科學、高效、有特色的健康教育工作模式。該文從加強政府部門的經費支持、健全完善工作制度、更新科普內容、開展形式多樣創新的活動等幾個方面分享體會,并分析了存在的困難。
社區護理;婦兒保??;健康教育
“健康科普”或“健康教育”是隸屬于社會教育活動的范疇門的一門學科。通常是各個機構擬定計劃,組織人員,系統規范的進行培訓教育,使受眾人群樂于接納并應用一些科學合理的有益于其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達到戒除有害生活方式,進而能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改善整體的生活質量。“婦女和嬰幼兒的健康教育”活動在健康教育領域中占據重要的地位。目標人群鎖定在婦女和兒童,對他們進行系統的,科學的,規范的衛生保健常識的傳播,目的是促進這一群體的整體健康水平,預防疾病,改善婦兒身心健康的目標。婦兒保健的六大功能之一是健康教育是全面的提高婦兒整體健康素養的一項工作。社區護婦理人員是婦兒保健健康教育的主要實施者,要根據婦兒保健的工作特點開展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來去除和減少影響婦兒健康的原因,將疾病預防,健康促進,改善生活質量作為目標。筆者結合工作體會,淺談在婦兒健康教育中社區護理的實施心得。
社區護理人員是社區衛生服務人才團隊中最重要的部分,除了承擔醫療任務,在“六位一體”其他工作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皨D兒健康教育”是促進婦女兒童身心健康的一項重要衛生策略和方法。“健康教育”工作,是以知識傳播健康知識、促進健康行為干預為手段,使受眾人群樹立健康行為為目標的活動[1-3]。目標在于消除或減輕危害健康的因素,預防疾病發生,促進健康生活,改善生命質量。在實施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幫助受眾了解到哪些行為會影響健康,讓其主動地選擇對健康有益的行為生活方式[4-7]。依據“婦兒保健”的公共衛生服務范疇,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各異的健康科普教育與健康行為促進活動,逐步提升婦女兒童及其家屬對婦兒常見疾病的種類、多發疾病的危害,樹立防范意識,樹立健康的觀念,實施健康的生活方式,促使婦女兒童最大程度的獲得健康的知識,掌握健康促進技能,達到降低孕產婦的死亡率、嬰幼兒,預防各種婦兒疾病的發生,以及婦女的常見病、多發病,降低婦兒相關的惡性病的患病率或病死率。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兒保健科章程及管理辦法》規定如下:各級基層醫療機構的婦兒保健科是由政府創辦,非營利性,體現公共衛生服務性質的公益性[8-9],是提供基礎醫療保障和公共衛生服務的專業機構。在社區婦兒保健科推廣開展健康教育是隸屬于公共衛生服務范疇的,該項目投入低、產出高。它不僅需要專人負責、科室合作、社會動員、廣泛參與,更需要政府部門的政策為依托和經費的支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婦兒保健科應當積極與領導溝通,讓各界領導充分意識到新社會環境下開展婦兒保健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提高廣大群眾對本社區婦兒疾病防控形勢的認識,爭取政府部門對婦兒保健健康教育經費的定期專項投入。
健康科普工作緊緊圍繞婦女保健的全面工作,提升中心婦兒保健健康教育的水平,規范科普人才培養尤其是護理科普人才培養,推進健康教育的管理思路。結合實際臨床工作開展情況,進一步完善健康教育的管理規章制度,充分發揮中心基層婦兒保健基地的作用,為婦兒健康科普事業輸送人才。重新修訂完善各項健康教育的管理制度,修訂了既往的外出學習和培訓的報銷流程。推進了醫院教學管理進一步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例如:①配備1~2名專職健康教育人員,設置健康教育科。②職能科室應固定健康教育專職人員。③外出培訓健康教育專業人員培訓。④健康教育績效考核制度寫入中心的規章制度中,激發大家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健康科普人員要實時關注國際國內的重大健康事件,完善自己的業務知識能力,把最科學、最前沿的健康內容,利用不同的渠道傳遞給受眾人群。時代的進步,知識的更新,健康理念也在發生著變化,飲食習慣的差異以及不同年齡人的育兒理念等等都是需要社區護理科普工作者予以關心的話題。目前,最為權威的健康科普內容有:《最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國公民健康素養66條》《不良飲食習慣的危害》《婦幼保健健康教育基本信息釋義》《婦兒保健健康教育基本信息(2012)》對兒童各育齡階段的營養管理、體格生長與發育規律、嬰幼兒的感統訓練、孕育心理健康、婦女各期營養、常、見病預防策略、體質辨識和鍛煉等都做了明確的說明。
該中心的婦女保健科利用該區的衛生計生委自創的微信公眾賬號,把最新的健康資訊通過APP等模式開展傳播,同時根據,轄區內婦女兒童的人口學特點和生活行為規律,針對他們的需求開展健康科普活動。行為生活方式的健康和形成自我保健意識為最終的健康科普目標,單純的“一言堂”宣傳教育已不能滿足要求,多形式、多層次的健康教育方式,融合健康促進,是健康教育的最新模式[10-12]。
5.1 公益性健康傳播
利用我國的法定節假日以及國際國內的重大的醫療宣傳日,組織形式多彩的義診活動。針對常見的婦兒保健觀念、知識、健康管理的意義和責任進行傳播理念,增強受眾人群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識,全民參與婦兒的保健性健康教育工作,引導、全社會對婦兒保健的健康教育工作的廣發關注。
5.2 彰顯基層醫療單位婦兒特色的健康教育
開展“媽媽班”定期開展轄區管理人群的健康課程,以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形式向大家傳播健康信息,同時為各位媽媽用“微信群”搭建了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便于健康知識的應用和傳播[13-16]。
目前,“一言堂”的健康科普模式在基層的健康教育課堂上任然是主導模式,基層的醫務工作者尤其是婦兒保健科人員,理解和實施健康教育任然比較原始。高效的健康科普傳播,是基于醫患之間現場互動和交流的過程。在目前較大的社區中,婦女和兒童這一群體是占據人口的大部分,在基層醫療機構中的婦兒保健科的醫護人員,尤其是社區的護理人員要掌握較先進的健康教育理念、吸取更科學的技巧在健康教育中實施[17-24]。由于醫療體質的改革大多集中在診療和管理上,對于健康教育的關注度沒有提高到一個較高的層次,加之健康科普專業人才、保健專項資金、科普設備和環境的不充足,分配不合理等等的原因,致使優質的保健和健康教育服務無法在廣大的婦女兒童中傳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的護理人員是健康教育和科普的生力軍,如果讓社區護士們掌握現代化的的婦兒保健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是一個迫切的、值得探討的問題。
[1]顏建華,劉巖,孫春玲,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兒保健科職工對婦兒文化建設的認知與需求調查[J].衛生軟科學,2015 (12):745-749.
[2]杜玉杰,劉巖,提慧慧,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兒保健科與計劃生育機構優化整合:進展、問題與對策[J].中國婦幼保健,2016(1):1-4.
[3]杜玉杰,提慧慧,劉巖,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兒保健科與計劃生育機構優化整合:模式、意愿與評價[J].中國婦幼保健,2016(8):1582-1585.
[4]張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兒保健科健康教育的做法和體會[J].江蘇衛生保健,2010(1):36-37.
[5]黃亞娟.情景模擬健康教育效果與患者文化程度相關性探討[J].廣東醫學,2009(11):1718-1719.
[6]祁俊菊,楊紅,李翠萍.以健康教育為切入點,改善高層次醫院的醫患關系[J].重慶醫學,2009(16):2099-2100.
[7]李媛,葉春明,肖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兒保健科開展健康教育的工作體會[J].預防醫學論壇,2008(12):1206-1207.
[8]林德南,莊潤森,陳宇琦,等.綜合性醫院健康促進工作模式的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08(21):4206-4207.
[9]楊力,張燕,郭光萍,等.健康教育在“十一五”云南婦兒衛生工作中的意義[J].中國婦幼保健,2008(20):2792-2796.
[10]張富霞.明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兒保健科功能切實履行公共衛生職責[J].中國婦幼保健,2007(31):4357-4359.
[11]趙文,步肇洪.婦兒健康教育現代管理模式的探討[J].中國數字醫學,2007(9):22-24.
[12]周小敏,陶方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兒保健科醫護人員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及對策[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6(4):25-27.
[13]曹忠,黃曉光,陳宋義,等.江蘇省市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兒保健科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南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5):370-373.
[14]龍安翼,廖筱寧.2012年桂林市1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兒保健科現狀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4(2):144-146.
[15]2012年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兒保健科資源與運營情況調查分析報告——第一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兒保健科基本情況與資源配置[J].中國婦幼衛生雜志,2014 (1):1-4.
[16]徐妍,沈志洪,王曉芳,等.數據包絡分析對江蘇省縣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兒保健科運行相對效率的評價[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4607-4610.
[17]白繼庚,曹世義,胡先明,等.山西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兒保健科2008—2011年科研情況分析[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3(6):431-433.
[18]焦寒梅.鄭州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兒保健科人力資源現狀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5):354-355.
[19]王玉霞.新時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兒保健科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3(9):191-192.
[20]孔繁娟,杜其云,黃愛群.湖南省2007~2011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兒保健科發展現狀和趨勢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3(19):3065-3068.
[21]Chaitin E,Stiller R,Jacobs S,et al.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in the intensive careunit:Erosion of the sacredtrust. Critical Care Medicine[J].Ethical Issues in Critical Care,2003,31(5):367.
[22]Rowe R,Calnan M.Trust relations in health care-the new agenda[J].Euro J Public Health,2006,16(1):4-6.
[23]Klitzman R.Improving education on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s and communication:lessons from doctors who become patients[J].Academic Medicine,2006,81(5):447.
[24]Groenewegen PP.Trust and the sociology of the profess signs[J].Eur J Public Health,2006,6(1):3.
R473
A
1672-5654(2017)01(c)-0169-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3.169
2016-10-27)
董靜(1976.1-),女,北京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社區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