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友
(江蘇省射陽縣環境保護局,江蘇 鹽城 224300)
我國節能減排中的公眾參與機制探析
朱學友
(江蘇省射陽縣環境保護局,江蘇 鹽城 224300)
節能減排是當前我國應對資源環境問題的一項戰略舉措,這項工作涵蓋了社會的眾多領域,因此需要社會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和參與。當前,雖然我國節能減排中的公眾參與機制已經初具雛形,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完善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將深入研究我國節能減排中的公眾參與機制,以便促進這項工作的有效開展,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節能減排;公眾參與;完善機制
節能減排是緩解我國日益嚴峻的環境資源問題,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要求。這項工作存在明顯的復雜性,它滲透到社會的每個環節,所以其開展需要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在節能減排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建立和完善公眾參與機制是一項十分必要的環節。
所謂公眾參與指的就是在民主的政治觀念下衍生的一項理念和制度。作為民主體制下的公民,應該掌握的一種基本權利就是參與權,參與權的掌握也是一個公民在民主地位上的保障和展現。
節能減排是一項直接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工作,其不僅關系每一個公民的切身利益,也是國家建設和發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環節。對于廣大公眾來說,積極參與節能減排工作,不僅是職責和義務所在,也是其重要的權利,只有政府和人民群眾積極參與這項工作,才能實現公眾參與背景下的節能減排。
開展節能減排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緩解我國當前的環境資源問題,從而更好地實現全面可持續發展。因此,要想對節能減排工作進行更有效的開展和落實,就需要對環境資源問題進行科學的認識。
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環境資源問題的出現和人類的過度開發有著密切的聯系。一旦人類的活動范圍超過環境可承受范圍,就將對環境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可以說人類不僅是環境危機的受害者,同時更是危機的制造者。要想避免這一問題的出現,就需要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參與,這是每一位社會成員不可推卸的責任。
環境保護是我國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頭等大事,關系人類子孫后代的生存發展。因此,人們應當不斷強化自身的環境保護意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保護環境。但是,我國部分地區依舊把發展經濟作為首任任務,肆意利用各種資源,而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則少之甚少[1]。
盡管我國政府已經認識到環境污染的嚴峻性,提出了節能環保的理念,并開展了一系列工作,意在改善生態環境。但是,筆者在實際研究中發現,群眾對于節能減排工作的參與度并不高,而生態環境的治理是一項龐大且持續的工程,需要政府提供大量的資金支持,付出大量的人力。
雖然我國已經制定相關法律來約束公眾工作,節能減排工作中的公眾參與機制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但是這項工作在開展中存在不完善的情況。主要表現在當前公眾的主體意識較弱,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較深,不愿意參與相關工作。其次,公眾和政府人員對于環保工作的認識程度不足,環保意識也不高。當前,我國并沒有制定相應的法律或政策對其進行約束和管理,因此這項工作在操作上都存在嚴重的不足。
要想提升公眾參與的意識,首先要保證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突破傳統的觀念,全面普及民主理念,使得民主機制得到更有效的健全,這樣民眾才能關注自身主體地位的重要性,使其權利意識得到強化。在此環節中,政府人員要轉變自身的觀念,保障民主性的決策得到有效落實,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通過這種方式引導群眾參與到環境保護工作中[2]。
大眾的環保意識通常是其參與環保工作的內在動力。人民群眾只有知道自身的利益后,才能更好地對其進行理解,對這份社會公益進行享受。因此,享受這項利益的前提就是大眾應該盡自己的義務。
在建立公眾參與制度的過程中,人們可以從以下兩個環節來完善節能減排所涉及的環境法律制度:一是針對公眾的參與情況制定一個規定,這不僅可以避免出現環境與法律的問題和沖突,還可以在必要時彌補法律的漏洞。二是要進一步明確公眾參與的范圍,特別是要對公眾的決策參與和直接參與進行保障。為了更好地落實這項工作,人們要遵守相關法律,這是今后公眾參與立法的一種較好途徑。
在當前社會環境中,信息逐漸成為重要的資源,因此人們不能忽視信息花費的成本。由于環境問題和環境治理具備較強的專業性和復雜性,因此環境信息的公開是公眾參與工作開展的重要前提,從某種程度上說它會直接影響公眾參與的積極性。
從經濟學角度分析,利益的驅動是人產生某種行為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要想有效開展公眾參與工作,就需要完善節能減排的市場機制,通過對利益因素的分析更好地將群眾引導到節能減排工作中。
當前,我國面臨十分嚴峻的環境資源問題,在本質上來說,就是人和自然之間的矛盾沖突,這也是人類社會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循環經濟就是人們正確認識人類和自然關系,全面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這種模式取代了傳統的經濟運行模式,從根本上實現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于環境的保護也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節能減排是當前中國應對國內日益嚴峻的環境資源問題的一項戰略舉措,需要社會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和參與。目前,節能減排逐漸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由于這項工作存在明顯的復雜性,所以其開展離不開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相關政府部門要加強對這項工作的投入力度,保證其公眾參與性得到全面提高。因此,今后人們更要積極開展節能減排工作,實現公眾的共同參與,這樣既能滿足人們對資源的需求,又能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 陳德敏,霍亞濤.我國節能減排中的公眾參與機制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5,27(6):86-90.
2 陳德敏.我國節能減排中的公眾參與機制初探[A].中華環保聯合會.第四屆環境與發展中國(國際)論壇論文集[C].北京:現代教育出版社,2015.416-420.
Analysi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i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China
Zhu Xuey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of Sheyang County of Jiangsu Province, Yancheng 224300, China)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s a strategic measure of China's response to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This work covers many areas of society and therefore requires the concerted efforts and participation of all the people in society.At present, although China's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in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has begun to take shape, but in the actual work is still imperfect situation.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the author will be in-depth study of China's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in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this work to achieve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public participation; perfect mechanism
F206;X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500(2017)08-0080-02
2017-07-25
朱學友(1972-),男,江蘇鹽城人,工程師,研究方向:環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