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小民
(北京得一成利環境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0081)
山西省礦山環境地質治理中的問題及對策
呂小民
(北京得一成利環境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0081)
礦山開采是影響地質環境的主要因素。本文通過對山西省環境地質治理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探索其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后提出科學的對策。在研究山西省礦山環境地質治理的過程中,筆者也考慮到地質災害造成的不良后果,從維護生態協調的角度,完善對策,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山西省;礦山環境;地質治理
山西省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是我國最重要的礦產能源開采地之一。據相關資料顯示,山西省的礦物質類型也較多,至今已經發現118種,其中有69種已經被廣泛地運用在生產、生活中,為我國創造了較高的經濟效益。例如,太原市有煤海之稱,同其他城市相比,煤炭總量位居前茅。除了煤炭,太原市還有大量金屬礦產。如此豐富的礦產資源,有效地促進了太原市乃至山西省經濟的發展。
但是,頻繁的開采活動給山西省礦山環境地質帶來嚴重的問題。自然災害頻發,地面塌陷、泥石流等給山西省造成不良的影響,山西省的環境也遭受嚴重的污染。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筆者對山西省礦山環境地質治理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科學的治理對策。
山西省礦產資源的開采雖然為我國創造了較高的經濟效益,但同時也加劇了環境污染。因此,為了解決礦產開采產生的問題,山西省開始對礦山環境地質展開治理。山西省已經投入將近40億元,針對重要的地質位置進行治理,如煤礦采煤沉陷區和歷史遺留的矸石山。此外,山西省也根據治理的情況,建立了生態環境地質監測體系,使治理效果更加明顯[1]。
山西省礦山類型多樣,地質較復雜,這樣環境地質治理就會遇到嚴重的阻礙。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突發型地質問題和緩變型地質問題。突發型環境地質問題主要形式有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地裂縫等,經常發生在開采后期。緩變型地質問題則會導致水污染、水土流失等。例如,太原市在開采礦產資源的過程中就經常遇到這兩種問題,這與太原市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有著較為密切的關聯。太原市位于太原盆地北端,東、西兩側為山區,中南部為河谷平原區,地勢北高南低。太原市常年開采礦物質資源,導致地質問題頻繁發生,這給當地人們的生活帶來嚴重影響,而且也使得人們的身體健康受到危害[2]。
在開采和治理礦山地質環境的過程中,礦山企業必須嚴格執行相關的要求和制度,這樣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首先,礦產企業需要對山西省礦山地質情況進行勘察,研究地質環境具體的發育程度,并將地質環境做好區別的劃分,可以劃分為影響嚴重、影響較為嚴重、影響一般三個等級。其次,礦產企業需要對不同地區的地質環境進行研究,要明確地質背景和問題,這樣才能有效地對其進行評價,進而結合評價方案,設計治理策略。對于影響嚴重的地質環境,山西省必須盡快采取治理對策,并加快實施;對于其他兩個等級,要做到邊開采邊治理,但要加強治理力度,否則也會導致這兩個等級出現嚴重的地質環境問題。只有這樣,山西省礦產環境地質治理工作效率才會顯著提升,當地的環境才會得到相應的改善[3]。
要想有效地治理礦山環境地質問題,應掌握影響環境地質治理的因素和主要治理范圍,否則將會產生更多的問題。在開采礦產資源時,要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降低對地質造成的危害;在治理過程中,要盡可能地維護生態平衡。為了實現礦產開采和地質治理的協調統一,筆者將對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
首先,對礦山環境地質進行綜合治理的過程中,治理工作難度較大,因為地質環境一旦遭到破壞就很難恢復,即使可以改善,也需要大量時間,導致泥石流經常發生。其次,水土流失嚴重,水資源被污染,給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響。此外,過度開采導致地面塌陷,礦山企業卻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很難執行相關規章要求。種種治理問題都給山西省礦山環境地質治理工作造成阻礙[4]。
在治理礦產環境地質的過程中,山西省政府要加強配合和協作,要對礦產環境地質情況進行全面的調查和分析,從而根據實際情況,完善相關的方案,以便于為相關部門提供較為全面的地質治理參考資料。治理山西省礦產環境地質問題,既是山西省未來的發展趨勢,也是我國改善環境的關鍵工作[5]。因此,山西省政府必須重視礦產環境地質治理工作,有針對性地對問題進行分析,并做好地質治理的防范工作[6]。
山西省政府要對礦山企業加強監管和指導,要讓礦山企業在開采礦物質資源的過程中,嚴格執行開采制度,以避免自然災害的發生。此外應做好開采礦產資源的宣傳工作,加強安全教育,這樣礦山企業才會意識到地質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從而真正配合政府部門的工作。在開采礦產資源時,山西省政府要加強對開采人員監督和管理,并針對實際情況,投入相關的監管資金,進而保障地質治理監管工作的順利開展[7]。
實際上,開采礦產資源勢必會對自然環境造成傷害,即使做好預防措施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人們仍然需要礦產資源。面對這種現實,我國需要深入分析,并采用合理的方法來解決開采和治理的矛盾。所以,我國要嚴格執行環境地質評價制度,遵循相關法律法規,推動“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誰破壞誰恢復,誰使用誰補償”工作的開展,進而促使礦山企業在獲得經濟利潤的同時承擔相應的責任[8]。
總之,山西省礦產環境地質治理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央相關部門必須同山西省政府加強合作,對礦山企業加強監督管理,從而保證礦山企業在開采礦產資源的過程中,嚴格遵循相關的規章要求,并充分地考慮礦產開采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只有加強監管,山西省政府才可以約束礦山企業的行為,進而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 王文秀,洪金亮.礦山環境地質災害的治理策略分析[J].綠色環保建材,2017,(1):12-34.
2 武志高.淺談山西省煤礦礦山環境地質問題[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3,(22):13-56.
3 王可麗,徐 毅.淺談我國礦山環境地質問題[J].煤炭技術,2015,(6):90-180.
4 張 潔,蔡逸濤.云南省礦山環境地質問題及防治[J].能源與節能,2012,(5):55-77.
5 胡 鍇,樊 娟.山西省礦山環境地質問題及其防治對策研究[J].地下水,2013,(1):50-90.
6 何 芳,徐友寧,袁漢春.礦山環境地質問題綜合評價客觀權值確定方法探討[J].中國地質,2015,(2):69-89.
7 董永觀,李君滸,邱永泉,等.華東地區主要礦山環境地質問題[J].資源調查與環境,2014,(2):70-90.
8 鄭吉凱,李 毅.遼寧地區礦山環境地質問題及治理思路[J].有色礦冶,2014,(3):50-78.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in Shanxi
Lv Xiaomin
(Deyichengl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of Beijing, Beijing 100081, China)
Mining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in-depth study and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geology in Shanxi Province, the main problems are explored. In the process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in Shanxi Province, the author also takes into account the adverse consequences caused by geological disaster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aintaining ecological coordination, improve the countermeasures, so a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hanxi province; mine environment; geological treatment
TD167
A
1008-9500(2017)05-0054-02
2017-03-22
呂小民(1982-),男,北京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地質災害防治、礦山地質環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