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樹錚

拍打法已成為許多中老年人晨練的必備項目之一。
很多人認為,就算拍打法不能在關鍵時救命,至少平時拍拍打打,可以預防血栓的發生。
拍打可以令人發熱出汗,起到溶解血栓、疏通血管瘀堵的作用。
但事實上,拍打法只是將被拍的部位給拍腫,并不能讓人體的體溫整體升高,不能溶解血栓。而且若是為了發熱出汗,很多其他運動要更加健康、有效。
另外體溫上升,血管發熱,并不能達到消除血栓的目的,溫度再怎么升高也不可能將其溶解。
有了心梗、血栓,拍打是救不了命的,但還有一個偏方教我們出現心肌梗死后,若沒有他人在場,就要進行自我CPR。其具體說法是這樣的:
一個人若是心臟不能正常跳動,且感到要昏過去時,10秒后就會失去知覺,此時若無旁人幫忙急救,患者要立刻把握這10秒鐘的黃金時間自救。
在這10秒鐘內,患者要不停地用力咳嗽,咳嗽前還要深深地吸一大口氣,這樣可以把氧氣吸進肺部,而咳嗽則可以擠壓心臟,促進血液循環,使之恢復正常脈搏。
這個聽起來有理有據,但卻不符合實際情況。
首先,心肌梗死引起的心跳驟停是偶然和隨機的,根本無法預知什么時候會發生,因此你無法知道什么時候開始使用所謂的“咳嗽自救法”;
其次,反復深呼吸和咳嗽會明顯增加體力消耗,并造成耗氧增加,加重心肌缺血和壞死,增加心跳驟停的風險。
也就是說:若是心跳沒停,這個方法會加重病情;若是心跳停了,你根本不知道或者來不及反應。
最關鍵的是,這種方法還可能因為誤判而產生反效果。
胸痛的現象其實只有20%的可能是心肌梗死,而80%都跟心肌梗死沒關系,如果你是這80%里面的,比如主動脈夾層所造成的胸痛,這種咳嗽就可能讓主動脈夾層破口增加,直接導致死亡!
關于醋的養生方子有很多不同的版本,醋泡雞蛋、醋泡黑豆、醋泡花生。
作為主要原料的醋,一直以來都被人們奉為健康保健佳品。醋本身的確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含有各種有機酸、氨基酸等,合理使用還能減少鹽攝入,有利心血管健康。
但喝醋并不能軟化血管。人體自身是一個很強大的緩沖體系,不會輕易地受到食物或外界其它來源的影響,改變人體的pH值,不可能通過多喝醋就會使血管軟化。
盲目喝醋還會對胃腸造成不可忽視的傷害。短時間內大量飲用會導致胃酸過多,持續燒灼胃黏膜,從而引起上消化道潰瘍、胃出血。
現在不少人倡導“全素”的飲食,認為這樣最健康。它主要強調:素食的飽和脂肪含量較低,可降低血壓和膽固醇含量。
所以很多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堅持吃素,因為覺得之前吃的油太多,吃素可以減少膽固醇的攝入,也就減少了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其實,全素也會產生動脈粥樣硬化。
素食雖然減少了膽固醇和油脂的攝入,但易缺失一些重要的元素,例如鈷胺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維生素B12。
缺乏這個維生素會加快細胞氧化及衰老、損傷動脈血管、削弱免疫系統、增加炎癥及血栓、損傷大腦,甚至降低智商。而維生素B12的膳食來源主要是動物性食品,其中動物內臟、肉類、蛋類是維生素B12的豐富來源。
這也就是為什么素食者缺乏維生素B12的原因,就是沒有了動物性脂肪的攝取。全素食者要注意額外補充維生素B12。
出現心臟病猝死的情況,應馬上脫掉患者襪子,用縫衣針先分別刺破十個腳趾尖,然后各擠出一滴血。通常不等擠完十個腳趾尖,患者就能清醒過來。
這根針其實誰也救不了!
放血療法的確在早期的中西醫中都存在。以前的醫學家覺得這是科學的,所以才會如此普及,但其實很多患者都被坑害了,這里面甚至包括美國總統華盛頓。
1799年年末,美國總統華盛頓騎馬回來后覺得喉嚨不太舒服,當時為其治療的幾個醫生做出了一個相同的決定——放血。
經過3次放血以后,華盛頓的病情并沒有得到控制,到了下午,醫生繼續選擇放血。晚上11點30分左右,飽受折磨的華盛頓在被放掉大約2300mL血液后離開了人世。這2300mL的血液相當于他全身血液的一半還多。
血液對人體的重要性每個人都知道,持續的放血等于不斷抽走血液的水分,本身有血栓的患者血液就存在動脈粥樣硬化,這個時候又人為地不斷增加其血液黏稠度,后果自然是十分嚴重的。
另外,心肌梗死時人體的交感神經十分敏感,如果在這時再扎一下針,對身體來說這種疼痛的感覺是加倍的,會造成心臟負擔加重,心肌梗死更加危急。
每到這個季節,輸液的人就特別多。只因坊間流傳著“一年打兩次吊針,春秋各一次,能疏通血管,預防腦中風。”
剛打完點滴,血管是得到了擴張,血液循環加快,當然暫時是舒服的,但從長遠的預防作用來看,這種舒服的感覺其實是心理作用,遠遠大于實際治療作用。
實際上,靜脈注射主要用于不穩定心絞痛、心肌梗死、腦梗死等急癥的治療,并不能用于預防。
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與許多因素密切相關,如性別、年齡、遺傳因素都可使易感性增加,其它后天的,如高血壓、糖尿病、吸煙、飲酒等因素,也會成為發病的基礎。
單靠短時間的輸液是不可能去除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危險因素的,更不能使硬化的血管變軟。就算你一次連打十天的點滴,十天后你的心腦血管疾病風險依然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