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濤
(豫章師范學院 音樂治療研究中心,南昌 330103)
二戰后期,在歐洲征戰的美國士兵傷員經過本土鄉村音樂有效治愈下,康復周期明顯縮短。這一臨床現象被當時戰地的醫護人員發現并證實。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為了服務大量傷退士兵而建立的榮養醫院,美國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學科——音樂治療學。20世紀70年代,美國建立了世界第一個音樂治療學會——美國音樂治療學會。此后,堪薩斯大學、紐約大學先后開設音樂治療專業人才培養。經歷80余年的發展,美國早已形成從本科、碩士到博士完整科學的人才培養體系。
當今世界是個觀念開放、經濟一體和高度信息化的世界。音樂治療學作為人文社會學科中新興交叉的邊緣學科,隨著中國社會飛速融入世界,與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并駕齊驅,尤其是大健康時代的到來,音樂治療在21世紀已成為中國最具發展潛力新興專業之一。無論是國內外高校還是相關社會機構都爭相發展音樂治療專業的高等教育或開辟此類社會服務。這主要得益于音樂治療臨床應用綠色低碳、無害且便宜產品的特質。縱觀半個世紀以來音樂治療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基本情況,我們不難發現,世界各國為了適應本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結合各自文化特質及背景尤其是教育制度,加速創新融合的開設了交叉學科音樂治療的研究、開發與應用。近年以來,中國音樂治療高等教育蓬勃發展。國內開設音樂治療專業的高校超過17所,開設音樂治療課程教育的高教近百所。截至2017年7月,中國本土音樂治療專業人才培養超過1 600人。
自1974年美國音樂治療聯合會成立至今,全美各州的音樂治療協會形成了統一的行業職業標準。據美國前音樂治療聯合會主席佛羅里達州立大學Barbara·Wheeler教授介紹:“全美1998—2008美國音樂治療師職業調查研究”數據顯示,全美音樂治療專業人才培養和高等教育實現了標準化、規范化、模塊化、體系化。且美國音樂治療行業協會的從業標準證書已具有全球影響力。全美目前具有音樂治療博士授予資格的大學有6所(不含表達藝術治療等專業),開設音樂治療專業教育并可以授予碩士學位的大學超過600所。僅紐約就有超過4 000名音樂治療師(2010年數據)。
2011年,在韓國首爾淑明女子大學承辦了第33屆世界音樂治療大會。據世界音樂治療聯合會主席德國著名音樂治療家Kern博士介紹,截止到2010年世界各國開設音樂治療專業教育的大學(研究機構)達到1 000所以上。會上著名音樂治療專家、紐約大學教授Alan博士作了主旨演講。世界各國參會專家學者和專業學生達1 500人。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德國漢堡大學、慕尼黑大學、英國圣德蘭大學、法國里昂大學、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挪威高校、中國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江西中醫藥大學等高校的從業者濟濟一堂、蔚為壯觀。世界權威音樂治療雜志發表的學術論文,尤其是碩士、博士研究論文的數量同樣十分驚人。三大知名檢索系統和世界著名出版商均有音樂治療方面的專著出版發行。同樣,在跨文化、跨地域進行人才培養教育模式的比較研究仍然罕見,因此,筆者信心滿滿地開展本項目研究和課題研究。
縱觀我國自1991年中國音樂學院張鴻懿先生開創“音樂治療”專科層次的高等教育,到2017年南昌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現豫章師范學院)首屆兒童康復專業學生畢業的已有26年,可以說中國音樂治療學科走過了最艱難的初創階段(注:1993—2003期間本、專科教育實質上中斷了)。2009年,音樂治療博士研究生教育在中國音樂學院被允許設立。2010年張鴻懿先生也實至名歸地成為我國目前唯一的音樂治療博士生導師。目前,我國有17所高校開設了音樂治療專業(或方向)高等教育。國內各級各類具有專科以上學歷的音樂治療專門人才總量估計在1 700人左右(含博士5人、碩士近40余人)。其中本科教育規模以江西中醫藥大學為最大,在校生接近200人。
眾所周知,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中國融入世界的步伐也日新月異。尤其是新世紀以來,國內赴北美的美國、加拿大,歐洲的英國、德國、法國,北歐的挪威、芬蘭,澳洲的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東亞的日本、韓國等地的留學生數量十分驚人。公開資料顯示,近十年來至少已有超過20位的海外留學音樂治療碩士回國,從事專業教育或臨床音樂治療實踐。
據不完全統計,2000—2015年的15年間,獲得省級以上立項科研課題共計153項。其中,全國教育規劃有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有7項、教育部科技項目有3項、科技部項目有2項。全國自然科學基金、全國社科基金仍然為零。絕大部分為各省市科技廳、教育廳、教育規劃、社科規劃、高校人文、高校科技或教學改革項目,還有部分行業協會的科研項目。音樂治療專業人才培養作為一個純舶來品,在教育模式比較研究方面我國還是零。然而從事高等教育專業比較研究的留學生仍鳳毛麟角。2013年獲得江西省“十三·五”教育規劃重點三類項目“中美本科音樂治療人才教育比較研究——以紐約大學等三校為例”為國內首個此類科研成果。
筆者選取國內較早開展音樂治療專業教育的兩所高校與美國紐約大學做比較分析如下:資料顯示,美國音樂治療可大致分為音樂治療南方學派和音樂治療北方學派。紐約大學是北方學派的代表高校,它是現在作為全美乃至世界最負盛名的高級音樂治療人才培養基地,長期是北美音樂治療聯合會主席人選所在單位。世界最負盛名的諾道夫·羅賓斯音樂中心就設在該校,負責美國大部分地區及世界留學生高級執業音樂治療師的教育、培訓。該校目前主要招收博士和碩士層次的學生。但該校在本科生教育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該校各類畢業生已遍布全美高校任教或從業。
由紐約大學及全美音樂治療聯合會AAMT 聯合制定的音樂治療師職業資格考試已成為全美乃至世界多國音樂治療專業開辦高校學習、采用,具有無可撼動的世界權威性;同時,全美音樂治療聯合會執行的美國執業音樂治療師資格考試辦法就是由該校發起并主考的。美國大學音樂治療專業人才教育培養以綜合大學音樂院系為主,納入音樂專業序列管理,本科學制4年,碩士2 年、博士3~7年。本科教育從大二、三學生必須進入臨床接受實訓,2年制碩士生在讀期間均需接受臨床督導和參與適應證案例的實習訓練。享譽世界的美國的坦普爾大學、堪薩斯大學、萊斯利大學等校均設有完善的音樂治療專業人才教育。筆者曾作為唯一中國訪問學者于2010—2011年度在美國紐約大學音樂治療系從事訪問研究,跟碩士研究生學習,并在多個NYU合作臨床醫院進行實踐及接受督導。
音樂治療學科是個純舶來品。由留學海外歸來的專業人員帶來先進的理念和技術,并主持創建學科專業,開始人才培養,拿來主義是最為簡便的方法。但正如美國著名音樂治療大師莫倫若博士所言,音樂治療是基于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思維的新興學科,為此中國學者始終在探索建立中國自己的音樂治療學派。中國音樂治療教育學派基本上是以中央音樂學院為主的專業體系衍生的。在中國音樂治療學科奠基人張鴻懿教授的鼓呼、幫助和推動之下,四川、江西、山西、遼寧、上海等地先后建立音樂治療高等教育。到2009年中國音樂學院音樂治療設立博士研究生項目,可謂學科體系完成建設目標,中國音樂治療學派基本形成。
音樂治療在美國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且業已形成完備成熟運行機制的人才培養體系。全美音樂治療聯合會負責考核和主管音樂治療師執業資格社會準入制度運行超過30年。一般本科畢業生即可參加資格考試,獲取執業證書后即具備受聘為音樂治療師并可以開業。但美國多數音樂治療都是福利機構提供的免費醫療或臨床項目。治療師由相關機構聘任為所需的患者免費提供。
我國本科音樂治療專業的學制有5年的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也有4年江西中醫藥大學、沈陽音樂學院。新建幾乎都是4年制本科。
1.美國音樂治療專業教育內容。現有資料顯示,美國音樂治療專業人才實踐大部分是由教育機構安排在醫院或康復機構進行見習、實習。如:州立醫院、精神衛生中心、社區醫院及諾道夫·羅賓斯音樂治療研究中心。獲得音樂治療師資格行業認證需要專業正規學習多年(以獲得學士或碩士學位為前提)和1~2 年的臨床實踐經驗(實訓或接受督導時間認證)。認證有高、中、初級不同級別。據筆者觀察,美國音樂治療專業人才培養最大的特點是重視早實踐早臨床,突出強化臨床實踐和實操動手應用能力訓練之外就是綜合要求高。學科專業要求涵蓋心理學的變態心理、發展心理、人文學科,音樂學包括理論基礎、音樂史等。音樂技能方面的鋼琴、吉他彈奏能力必須達到自由即興的要求。諸如:美國音樂治療專業技能類課程包括:piano,guitar,woice&other。涉及臨床實踐督導類課題有music internship:final evaluation,music therapy group,music therapy group weekly logs,feildwork,coursework等,且臨床應用跟組訓練所持續進行時間不少于2年。突出強調personal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for music therapy pracetice。美國音樂治療專業學生需要閱讀的經典書籍非常多。此外,因其美國有完善的行業職業準入機制,人才培養的教育標準和職業從業要求一致性程度很高。
2.中國音樂治療教育內容。中央音樂學院作為我國最早開始音樂學(音樂治療方向)的高校,從1997年開始籌備,2年后先行實施音樂治療碩士研究生教育,再到2003年招收音樂學(音樂治療方向)本科生,在區域、師資、生源、信息等方面具有較為突出的優勢。該校基本照搬美國音樂治療人才教育體系。國內除個別醫學類高校音樂治療專業外,其他高校基本上是中央音樂學院模式的翻版。因絕大部分高校都存在師資準備不足,缺乏系統科學規范的臨床督導訓練是硬傷之外,就是臨床實踐基地軟硬件基礎建設跟不上。事實上我國高校新設音樂治療專業的人才培養均存在較為明顯的缺陷,除了上述“央音”所有的不足之外,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實踐教學環節、實習督導環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足。
紐約大學1991—2011年畢業生基本去向的數據,發現其畢業后從事專業本職工作比率很高。國內的中央音樂學院(2008-2012)和江西中醫學院(2010—2013)的音樂治療專業本科畢業生從事本專業職業均不足50%。實際上江西中醫學院音樂治療畢業生更受醫院及相關兒童康復機構歡迎。執業資格考試也以臨床受督導的經歷為主。美國音樂治療以本科教育為主,部分高校具備碩士培養資格。碩士博士十分強調理論和研究分析能力的訓練。值得提出的是全美目前僅有6所大學或著名研究機構具備音樂治療博士培養資格及專業實踐督導權,如Temple大學、萊斯利大學、堪薩斯大學、Boston音樂學院等知名美國大學。各類畢業生既有受教育經歷又有從業資質執照,才能進入實際音樂治療工作。全美音樂治療師資格認證有全美州機構等二級認證。
國內治療師資格認證尚未形成公認模式。行業協會五花八門、各領風騷。據2017年10月在復旦大學舉辦的第13屆中國音樂治療學會信息顯示,在中國音樂治療學會和中國音樂治療師行業委員會的各自推動下社會音樂治療師認證正在走向成熟和規范。專業教學實踐和臨床應用實施途徑多樣化方面仍存在差距。然而,我們首先必須十分清醒地認識并指出的是,中國高校音樂治療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同美國的教育體系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其次,中美高校音樂治療專業人才培養方式具有較大的差距。那就是在臨床應用督導方面,鑒于國內目前高層次音樂治療師資人才短缺,創建專業高校如雨后春筍一樣涌現,首尾難以兼顧。有教學無臨床,有臨床缺教學。再次,中國新建醫學高校音樂治療專業人才培養具有突出的創新性。與此同時,學生在臨床實踐實施途徑方面也需要多樣化:可以在心理醫院、老年中心、康復機構、監獄(少年犯管教所與女子監獄)、幼教中心、特殊學校、心理咨詢中心等臨床病例涉及的多個單元開展臨床實踐實習。實踐多元化是音樂治療學生必須同時完成以上環節的循環實習。復合型目標是指注重音樂治療人才的治病、教學、溝通、創新、管理等五種核心能力的培養。把教學計劃和特色人才培養定位緊密結合起來,把職業定位和素質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把應用技能和實踐實施途徑緊密結合,并立體化推進。
筆者曾圍繞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訪問學者課題“基于TTCIM目標的復合式應用型音樂治療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和江西省級教改課題“音樂治療實踐課程實施途徑多元化研究”等項目,總結提出“TTCIM”音樂治療人才培養模式。“TTCIM 模式”以人才培養的核心競爭力為出發點,把專業人才核心素養分為五大類,即:“治療能力”( Treatment ability)“教學能力”(Teaching ability)“溝通能力”(Communication skills)“創新能力”(Innovation ability)“管理能力”(Management ability)。“治療能力”( Treatment ability):以人才教育基本職業為中心,圍繞理論、見習、實踐、實習等育人關鍵環節。突出臨床督導,著力提高學生對音樂治療教育核心理念的規范掌握。同時在課程設計上追求模塊化、精品化。“教學能力”(Teaching ability):以中小學音樂心理教師職業要求為導向,要求音樂治療專業學生畢業四證齊全(即學歷、學位、教師資格、心理咨詢師)。圍繞核心能力之外的是著力打造“溝通能力”(Communication skills)“創新能力”(Innovation ability)“管理能力”(Management ability)等3 種新時期大學生職業適應力。根據該課題研究成果,筆者曾在原江西中醫學院人文學院探索并建立了大學生“雙惟學生創新實踐基地”,為音樂治療專業學生開設創新實踐平臺。組建音樂心理group活動興趣小組、雙惟愛心藝術團、音樂治療專業學生科研創新實踐團隊等社團組織,在專業教師指導下定期開展模擬實踐訓練和創新設計等。建立了音樂治療學生人人參與小組實訓活動,個個有機會實踐的專業教育體系,很好地提升了學生的三種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成為復合型音樂治療人才教育培養模式的重要架構。虛心學習發達國家該專業人才培養之優勢,結合國內同行的長處,充分挖掘本學科特點及優勢,把潛能發掘和素質培養緊密結合起來,初步形成一種中國特色音樂治療專業人才教育模式。“TTCIM音樂治療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形成后課題主持人進入新的工作環境。通過對中美本科音樂治療專業教育的比較研究,探索一種具有中國特色適應社會需要的復合式應用型音樂治療人才教育模式。
音樂治療專業作為交叉的新興學科,其專業所涉及學科知識和教學內容的多元化,務必在突出應用性、可操作性的基礎上,盡可能地實現知識結構的立體多樣性。毋庸置疑,我國音樂治療人才培養剛剛起步,但規范科學的音樂治療臨床實踐系統仍有諸多空白點。綜合上述事實,我們認為基于醫學背景建設的音樂治療本科專業,具有無以比擬的臨床優勢。但事實上,醫學院校音樂治療臨床也存在重視、投入不足和人才緊缺的現實。筆者作為最早創建醫學院校本科音樂治療專業者之一,結合自閉癥音樂治療臨床、音樂治療教學及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研究實踐,經過比照中美兩國典型音樂治療專業開展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而提出建立“TTCIM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僅是做個初步探索,供更多業內人士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