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是百病之源
高峰
梁女士最近常常感到口干舌燥,每天喝的水都比平時要多出好幾倍,起初以為只是“上火”,但其狂飲水不解渴的舉動引起家人的注意,懷疑可能是糖尿病,但梁女士去醫院反復檢查血糖,指標都正常。元旦剛過,梁女士又相繼出現低燒、關節疼痛,再次去醫院就診,最終被診斷患上了干燥綜合征。
冬季天氣本就干燥,加之開空調、用暖氣,霧霾不斷又致通風減少,久處室內,人們或多或少會感到口干舌燥,更有甚者還會伴有眼干、口苦、口腔潰瘍、便秘等多種癥狀發生。普通的口干眼干等癥狀表現較輕,通過適當補水、休息等是可以得到緩解的,但有些人的干燥癥狀卻是僅憑多喝水無法緩解的,并且會越來越嚴重。
如果病人口干、眼干等癥狀不能短期緩解,癥狀超過三個月的,就應到醫院作全面檢查,明確是否屬干燥綜合征。干燥綜合征某些時候表現的癥狀與氣候干燥帶來的感覺相似,但是它是一種免疫系統異常的疾病。由于免疫系統“出錯”,導致唾液腺、汗腺等外分泌腺體萎縮,分泌的唾液、汗液、淚液均較少,所以讓病人出現干燥的感覺。這種病人一般欲哭無淚,晚上經常起來喝水等。
該病的早期表現為口干、眼干,常常不被病人所重視,以為是糖尿病或干眼癥,甚至以為是天氣干燥的原因。因此,早期診斷困難,病人常常錯過疾病治療的最佳時機。
干燥綜合征是一種慢性系統性的免疫病。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我國干燥綜合征的患病率為0.3%-0.7%,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則比較高,達到3%-4%。男女比為1:10,女性患病概率較高,約占90%以上,且發病年齡多在40-50歲,50歲左右是患病年齡高峰。因此,40歲以上女性需要特別注意,當出現持續嚴重口干、眼干等現象時,首先應想到是否得了干燥綜合征。
一旦發現自身出現以下幾種癥狀可能就是“中招”了:反復飲水、用滴眼液,仍然不能緩解口干、眼干癥狀;口干得難以入睡或常半夜醒來,進食時需用湯水送食;眼睛經常感覺有沙子、視物模糊、角膜炎、結膜炎反復發作;不明原因反復發作腮腺炎、嚴重齲齒;長期低熱不退并伴有關節疼痛等。
干燥綜合征除了影響唾液腺、淚腺等腺體導致干燥癥狀外,還會影響到多個系統或臟器器官,造成多系統多臟器受累。例如影響到血液系統可導致白細胞、血小板的降低;影響到肺臟,可導致肺間質病變,出現肺纖維化等;影響到腎臟以及腎小管,可導致夜尿增多、蛋白尿等,且該病導致腎小管酸中毒所引起的低鉀血癥以及軟癱表現也是部分患者首次就診的原因;該病還會引起關節痛,并發肝臟或甲狀腺的疾病。
一旦發現自身有干燥癥狀,應盡早就醫,明確診斷,正規治療,力圖將病情控制在早期。干燥綜合征的治療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并非像治療感冒一樣能夠短期見效。但只要早期能夠得到正規治療,大部分病人的預后都是非常好的。如果病人已然出現重要臟器受損,如肺纖維化、呼吸衰竭,甚至有些患者會出現腎功能不全、惡性淋巴瘤等,這樣嚴重的臟器損傷發生后再去控制,難度會很大。
干燥性綜合征發病因素目前并不是很明確,與環境、遺傳、感染、藥物等多因素都有相關性,因素太多就會防不勝防。好在,它的發病率也不是很高,不必太過擔心。
關鍵是平時要做好預防,不可掉以輕心,留心身體的癥狀,追溯源頭,及時診治。干燥綜合征治療效果好壞,與疾病診斷的早晚密切相關。當出現干燥綜合征的上述某些癥狀而懷疑自己患有此病時,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的風濕免疫科就診,還要遵醫囑作必要的化驗和檢查,一旦確診患有該病,應積極配合專科醫生治療。對于干燥綜合征這個疾病,現在有很好的治療方法,只要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在病變尚沒有累及到多個器官的時候,就可以用比較少的藥將病情控制得很好,避免疾病發展到嚴重情況。但此病目前還無法根治,需要堅持治療,患者切勿因癥狀緩解而擅自停止治療,以免病情反復。干燥綜合征的患者即使在病情穩定后,也要每3個月到半年左右復查一次,讓醫生根據病情變化對治療方案做出相應的調整。
患者除了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鍛煉增強體質外,還可在飲食營養均衡的基礎上側重一些較為“滋潤”的飲食。藕、梨、荸薺、百合、銀耳、麥冬等滋陰潤燥的食材都可以搭配食用,例如可以用百合、銀耳、雪梨加冰糖、蜂蜜煮湯飲用,也可根據自身情況及喜好在醫生指導下,加用枸杞、太子參、西洋參、麥冬等中藥材。另外,平時也可用百合、麥冬、菊花泡茶飲用,都可起到潤燥、改善癥狀的作用。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花椒、羊肉、桂皮、生姜、蔥及酒等。
(作者:中國科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