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裕
刑案追蹤
神秘的“保險箱”
文/正裕
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兼黨委書記、吉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韓增義大肆受賄貪腐后,為掩蓋其罪行,叫其下崗的妹妹在銀行開了幾個大型保險箱,里面不僅存儲了大量金條和美元,而且她的銀行賬戶上還有巨額存款。隨著案發與偵查機關的深查,韓增義貪婪嘴臉暴露無遺。經過一場場心理較量,讓心存僥幸的韓增義對其犯罪行為供認不諱。最終,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對韓增義腐敗案作出一審宣判:法院認定韓增義受賄金額達1617萬元,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并處罰金150萬元。
“這個案子如果坐實,那將是十幾年來延邊州檢察機關所查處的最大一起官員受賄案。”面對裝滿一大箱子的美元、人民幣和金條,吉林延邊州檢察院一名工作人員感慨。
那是2015年1月初,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總局轉給吉林省檢察院一條不起眼的線索:內蒙古包頭市檢方偵辦了一起行賄案,嫌疑人楊某為爭取立功表現,交代了多起行賄案件,其中有一筆錢是送給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團公司董事長韓增義的兩萬元人民幣。韓增義是全省的名人,“響當當”的高官,這樣的“小兒科”線索是查還是先放一放?有人私下里嘀咕。省檢察院領導認為,韓增義身處要職,按歷年查辦交通領域的規律和特點來看,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設方面存在職務犯罪的可能性很大,如檢舉情況屬實,這個案子不會簡單,弄不好可能會是個大案!
于是,在與省紀委聯系后,省檢指定延吉市檢察院抽調人員,組成了聯合調查組開展工作。調查只得悄悄進行,以防打草驚蛇。專案組人員先后秘密來到相關銀行,對韓增義和其妻子的銀行存折、賬戶進行調查,但沒有發現可疑資金。“韓增義兒子在上海辦公司,咱去上海瞧一瞧。”專案組遠赴上海后,對韓增義兒子的公司進行暗查,發現其公司并沒什么業務,個人賬戶和銀行流水也沒有大量資金進出。“這就怪了,難道韓增義真的沒有貪腐行為?”專案組人員心中揣著一團疑云。
功夫不負有心人,專案組又對韓增義其他家族成員進行調查,結果有了驚人的發現,在韓增義的妹妹身上找到了“突破口”。專案組經對韓增義的妹妹調查訊問,在政策的攻勢下,她交代了伙同二哥韓增某、侄子韓昕某將韓增義非法收受的美元、歐元、黃金等贓款贓物轉移的不法事實。
2015年4月10日,專案組趕赴通榆縣向海鄉韓增義的弟弟韓增某家鴨舍,此時鴨舍已變成堆放雜物的倉庫。在韓增某的指認下,從地下挖出一個塑料儲物大箱子,辦案人員打開箱子,撲面而來的全是美元、人民幣與金條。經清點,箱子里共有218.04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396.1588萬元)、35萬歐元(折合人民幣270.6285萬元)、金條57塊(重7005.34克,折合人民幣181.00535萬元)、人民幣137.3072萬元。“如果這些都是韓增義的贓款,那他真是個大貪官啊!”有人驚呼。那么,這些財物怎么會隱藏在鴨舍的地窖里,難道全是韓增義收受的贓款嗎?
原來,在對韓增義及家人的調查一無所獲時,聯合調查組沒有泄氣,他們又將目光投向了韓的其他親屬。果然,對韓增義家族外圍進行調查,讓辦案人員大吃一驚!韓增義的妹妹韓某和母親劉某名下竟有巨額存款。經查,那段時間韓增義的妹妹只是一名下崗職工,他母親也不過一個普通家庭婦女,兩人并沒有固定的收入渠道,她們的名下那么多財產是從哪里來的呢?“這豈不是咄咄怪事嘛,里面肯定有蹊蹺!”延吉市人民檢察院職檢部主任檢察官陳澤文說。
而且,據銀行工作人員反映,韓增義的妹妹在銀行里一連開設了三個D級保險箱,而且開箱記錄非常頻繁。這讓專案組人員瞠目結舌。“銀行的保險箱分A、B、C、D四個級別,D級是最大的。一個普通的下崗職工怎么會有這么多財產?開設這么多大型保險箱做什么?這太不可思議了。”這些疑問都明確指向了韓增義有“問題”。
2015年春節期間,已經聽到風聲的韓增義預感情形不妙,立即把家人召集到一起,秘密商量著如何轉移自己這些年斂財得來的不法財產。“紀檢部門已在調查我的事情,那些東西在銀行不能放了。”韓增義心神不安地說。當時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一絲恐慌,春節的“年味”蕩然無存。“現在情況緊急,得盡快想出一個辦法,把東西轉移到安全地方。”大家面面相覷,都望著韓增義拿主意。突然韓增義一拍腦袋說:“把東西轉移到鄉下搞養殖的我弟弟家去,他那里有個鴨舍,不會被查到。”“把錢財埋藏在鴨舍里,好,這個辦法好!”韓增義一家人和他的妹妹極力附和。
春節上班后的第一天,韓增義的妹妹便開始行動,她急匆匆地來到銀行,從保管箱中將大量貴重物品陸續取出,連夜運往白城市通榆縣向海鄉。為掩人耳目,銀行的保險箱并沒有停止使用,而是在里面放置了幾塊玉石、木雕、塑膠件、人造珍珠項鏈等不值錢的物品,企圖用“調包”之計逃避偵查和打擊。然而,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韓增義和家人的一舉一動,都已進入偵查人員的視線。見韓家兄妹兩人聯系頻繁,在銀行多次調運物品,有轉移隱匿贓款贓物的重大嫌疑,專案組果斷對韓增義的妹妹采取了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于是才有了上面所述的情景。韓增義沒料到紀檢委下手會如此之快,他更想不到妹妹會“出賣”自己。
東窗事發,韓增義哀嘆莫及。2015年3月31日,吉林省紀律檢查委員會對韓增義采取“兩規”措施。4月1日,延吉市人民檢察院受指定管轄以涉嫌受賄犯罪對韓增義立案,并與先期組成的聯合專案組一并對韓增義腐敗案全面開展偵查。
在韓增義弟弟的鴨舍里起獲贓款后,辦案人員一開始以為韓在事實面前難以抵賴,可能會很快交代自己的罪行,但專案組想得簡單了,當將贓款贓物照片拿到韓增義面前時,他只是瞪了幾眼,迅速將目光收回。由于起獲贓款金額巨大,韓增義在瞬間的恐慌后強裝鎮靜。他咬緊牙關,始終不吐露一個字,不肯交代問題。
訊問工作進行得異常艱難,專案組成員多次與韓增義談話交流,反復向他宣講政策,可韓增義的僥幸心態、畏罪心態都很重,他憑著自己人脈廣,有龐大的關系網,談話時專門避重就輕、大表功績,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當再三被訊問這些贓款贓物是誰的時,韓增義說得最多的是“不清楚,我不知道,記不清了”。他以為這樣耗著不開口,只要拖延時間就會有人“撈”他出去,幻想著逃避罪責。參與訊問的檢察官陳澤文說,從訊問韓增義第一天開始,直到第50天,他才真正地坦白交代自己的罪行。
當時訊問進入了僵局,時間在一天天地過去,案件很難取得進展,專案組全體成員都非常著急,州、省檢察機關領導和省紀委書記也十分關注。為將韓增義繩之以法,州、市檢察院反貪偵查人員先后奔赴哈爾濱、大慶、上海、內蒙古包頭等地調查核實證據,并在幾名行賄者那里找到了“突破口”。同時,在訊問韓增義時運用典型事例加大政策攻心,并對韓在生活上予以照顧。經過一番番心理較量,在鐵一般的事實面前,韓增義終于在“沉默”了50天后開口交代。“你們的工作仁至義盡,辦案也講究文明。我有罪,我如實供述……”
據公開資料顯示,現年53歲的韓增義,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除曾于吉林敦化市掛職鍛煉外,其履歷均在公路系統,按他自己說是公路系統的一名“老兵”。先后在吉林省公路工程機械處、吉林省交通廳、吉林省吉長交通發展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任職。曾任吉林省高速公路公司董事長兼自然村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2006年前后,韓增義進入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團,先后出任了吉林高速公路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董事長兼黨委書記等職。上市公司方面,2008年8月,韓增義擔任了東北高速的副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2009年,東北高速一分為二,拆分成龍江交通和吉林高速兩個上市公司。吉林高速獨立上市后,韓增義先是擔任公司副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后在2013年初接任公司董事長。
檢察機關查證,吉林某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長江某是韓增義的最大“金主”,韓先后收受其折合人民幣共計747.1836萬元。2009年春節,江某為了巴結時任吉林高速公路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的韓增義,想在韓那里分得更多的“蛋糕”,他用一只牛皮信封裝著五萬美元,興沖沖地來到“韓董事長”家拜年。二人本來就相識,一番春節相互問候祝福后,江某呷了幾口“出泡茶”,便起身告辭。望著江某遠去的背影,又瞄了幾眼放在桌子上的那只牛皮信封,韓增義的臉上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此后,隨著兩人接觸的增多,江某成了“韓董事長”家的座上客和“哥們”。
受江某請托,韓增義為其公司鼎力相助,在吉林至草市高速公路建設、住房建筑、綠化工程項目招投標、工程項目設計變更、工程款結算等方面竭力提供幫助,讓江某賺得盆滿缽滿。江某自然忘不了給“韓董事長”好處,他知恩圖報,先后十七次在長春市一品茗茶館、韓增義辦公室及趕到他的家中送錢。案發后韓增義交代,江某送錢大多都選擇在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節日期間。他共非法收受江某給予的美元70萬元、歐元36萬元,共計折合人民幣747.1836萬元。“江總知道我喜歡收美元、歐元之類,他真是慷慨大方。”韓增義樂滋滋地說。
向韓增義送錢的另一個重要行賄人為吉林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某。案情表明,2011年春節至2014年秋天,韓增義幾次聽到下屬報告,說張某的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借用工程資質施工,違反相關規定。韓增義聽后都是“嗯、嗯”幾聲,沒作具體表態。其間,張某找到韓增義說情,希望能夠網開一面,說自己不會忘記“韓董事長”的照顧。果然,韓增義明明發現張的違規行為卻沒有予以制止,并受該公司董事長張某的請托,在工程款結算等方面還提供幫助。張某先后六次送給韓增義7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共計440.321萬元,韓均一一“笑納”。
另據案卷顯示:2011年3月至12月間,韓增義受中國某股份有限公司吉林銷售分公司副總經理趙某的請托,在某公路加油站經營權租賃方面提供幫助,先后在家中樓下和辦公室內兩次收受趙某人民幣共計120萬元;2012年5月至2015年初,韓受吉林省某工程有限公司原董事長王某的請托,在撥付某公路機電項目01合同段的工程款方面提供幫助,先后四次在自己辦公室收受王某人民幣共計70萬元;2009年底至2010年末,韓增義受吉林省某工程建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某的請托,在撥付工程款方面提供幫助,兩次在自己辦公室收受李某兩萬英鎊、五萬美元,折合人民幣共計54.8149萬元……
在庭審最后陳述時韓增義落淚說:“我原來也想當個清官,只是隨著職務的升遷,放松學習,變得好大喜功,忘乎所以,整天被一些老板圍著轉,這個請吃,那個送禮。自己用權力交換利益,搞會上一套,會后一套,收錢的膽子越來越大,貪性也愈來愈重,在犯罪的泥潭里無法自拔。我不僅毀了自己,還毀了家人和親屬。我真是千不該萬不該啊!”
吉林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始建于1993年,是吉林省交通運輸廳出資組建的大型國有獨資公司,前身為吉林省高速公路公司,注冊資金為27億元人民幣,是吉林省內唯一實行建、管、養一體化的高速公路企業集團。該公司目前擁有長春至四平、長春至吉林、長春至扶余、長春至營城子、吉林至延吉等高速公路資產和靖宇至輝南地方鐵路資產,總資產規模近300億元。吉林高速獨立上市后,韓增義先是擔任公司副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后在2013年接任公司董事長。在他主治下,主營收費公路的吉林高速,最近幾年業績逐年上漲。
此前,關于韓增義的公開報道十分有限。他最后一次見諸報端是在2015年3月初。彼時,他在吉林高速集團領導班子會議上要求,樹立新風正氣,加強廉政建設,“特別是加強公共資金和國有資產管理,杜絕違法操作”。這成了他落馬后的最大諷刺。事實上,外界對韓增義并不陌生。與略顯低調的形象相比,韓增義在資本市場上以高薪引人矚目。公開資料顯示,他曾位列2013年19家中國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董事長薪酬榜第二名,年薪達86.74萬元;第一名是深高速董事長楊海,年薪95.9萬元。
2015年9月6日,吉林省紀律檢查委員會“聯合專案組”將韓增義涉嫌違法犯罪問題和線索移交檢察機關。9月18日,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人民檢察院批準對其逮捕,經繼續偵查審理后并決定于11月16日移送審查起訴。辦案人員說,韓增義并非是吉林高速及其前身東北高速的第一個落馬者。他的前任,原東北高速董事長張曉光,在2007年被判處死緩。法院認定,張曉光犯受賄、貪污等五項罪名,涉及金額達5000萬元。可惜韓增義不僅沒吸取教訓,還步了前任的后塵!
2016年11月20日,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兼黨委書記、吉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韓增義腐敗案在延邊州中級人民法院作出公開宣判:被告人韓增義利用職權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受賄金額達到1617萬元,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 并處罰金150萬元。
法院經審理查明,2008年至2015年間,韓利用其擔任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及吉林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指揮部總指揮的職務便利,接受19個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綠化單位及相關業務單位和個人的請托,在工程招投標、項目變更、工程款結算、安排工作、存貸業務等方面提供幫助,多次在自己辦公室、住處、茶館等地,非法收受江某、張某、趙某等19人給予的財物257萬元人民幣、156萬美元、36萬歐元、2萬英鎊、黃金1650克(價值人民幣48.6715萬元),折合人民幣共計1617萬余元。扣押在案的犯罪所得贓款贓物折合人民幣1617.82萬元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延邊州中級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韓增義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公訴機關指控韓增義犯受賄罪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的罪名成立。經查,韓退回全部贓款,當庭自愿認罪,具有悔罪表現,可以依法從輕處罰,故作出以上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