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師石河子市總工會
軋花行業的技術狀元
——記自治區勞動模范溫根良
□八師石河子市總工會
溫根良是八師一四七團聯合加工廠軋花二車間代班長兼高級修理工,自1987年參加工作以來,他20多年如一日,始終奮戰在軋花生產第一線,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勇挑重擔、無怨無悔,用創造性的實戰和豐富的智慧譜寫著新時代勞動者之歌。
溫根良1989年退伍進入加工廠,刻苦學習鉆研軋花生產技術,僅兩年時間就成為一線技術骨干。2001年以來,隨著棉花機械的日益更新,在實際技改安裝和設備檢修工作中,經過不斷實踐與摸索,他總結出的“地坑式自動喂棉機安裝法”打破了常規的安裝方法,使喂棉機經常在生產中摩擦著火、每次排除故障要花3至4個小時的問題,徹底得到解決,效率提高了幾倍。他革新了皮清機刺輥刺條更換新方法,節省了勞力和成本,增加了安全系數和經濟效益;打包機勾花器孔飛絨造成車間環境污染皮棉損失的問題在他手里也得到了根治。幾年里,經他提出并被采納的合理化建議達17條;小技改小革新項目6項,為加工廠節能增效達176萬元。勤學苦練、扎實鉆研,讓他練就了過硬的技術,成了廠里響當當的“技術狀元”。級領導的支持下,他帶頭組建了由加工廠退伍軍人組成的團維穩反恐應急分隊,利用職工軍訓以及生產閑暇時間,教練軍體拳和反恐盾牌術,給學生軍訓當教官,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官。每逢節假日以及重大活動日、敏感日,他總是巡邏在鎮區,為鎮區的和諧平安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獲得“民兵標兵”稱號。每逢特殊情況,他總是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犧牲,沖在最前列。
3年的軍旅生活練就了溫根良特別能吃苦耐勞、特別能奉獻的工作作風,在部隊期間榮立三等功一次。每年的職工軍訓,他都全身心地投入,尤其是近幾年維穩工作日益繁重,在上
班組是企業管理的細胞。溫根良自2009年擔任代理班長以來,他以班組為家,以全員安全意識、質量意識、創一流工作為目標,以現場管理為載體和手段,不斷強化班組管理實效、節能降耗,組織全體員工積極開展技能訓練等活動。
為避免“五型”班組創建與實際生產“兩張皮”,溫根良用“五員”促“五型”,班組設立了學習督導員、安全督導員、清潔督導員、節約督導員、和諧督導員,打破了班組處于“散打”狀態的被動局面,使抽象的班組建設管理形象化、目標化。
在以安全為核心的班組管理實踐中,溫根良采用了“一法六要”方法。“一法”即事故分析法,每周出一個事故案例,使班員充分汲取以往設備發生的事故教訓,舉一反三,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六要”即巡檢要到位,檢查要仔細,制度要遵守,預案要準確,處理要果斷,事故要總結。
班組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溫根良組織職工開展了“崗位互換”“我是操作活流程”等活動,建立《事故資料學習卡片》,卡片中記載了歷次開停工中產生波動的原因、處理方法以及歷次技術改造的部位,成為車間寶貴的“信息資料共享資源”。
核算降成本,精打細算做主人。自從溫根良開展“五型”班組創建活動以來,班組員工從“節約一度電”做起,通過開展班組經濟核算工作,員工每天對生產中的投入與產出進行統計核算,主動查找生產過程中造成損耗的各個環節,不斷優化生產工藝,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成本。
2014年在春季檢修和秋季軋花工作中,溫根良這個代班長帶領的班組,堅持開展勞動競賽,將安康杯、創先爭優、雙愛雙評等競賽活動捆在一起,以經濟技術創新為基礎,以創先爭優和建功立業為兩翼,以安全生產為保障,以雙愛雙評為動力,廣泛開展了以“一樹四增”為主要內容的崗位對口賽、機臺賽、班組賽,比質量、比安全、比產量,比節能降耗,把勞動競賽活動搞得熱火朝天。他所在的班組軋花4700噸,優質品率達96.63%,創產值9494萬元,圓滿地完成了各項任務。他所在的班組,2014年被團場評為先進班組。
溫根良在2001年至2014年,連續14年被一四七團、加工廠評為先進生產者、優秀共產黨員、和諧小康家庭等。他所在的班組連續五年榮獲“先進班組”“學習型班組”“節能降耗先進班組”等稱號;2016年他被自治區評為勞動模范。□
欄目責編: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