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輝 夏冬蘭
租賃雙方應按約履行自己的義務
□曾 輝 夏冬蘭
原告(反訴被告)張某訴稱,2014年2月原告承租了被告盛某(反訴原告)轉租的位于南昌市紅谷灘新區麗景路XXX號一樓店面。由于被告強烈要求,原告向被告支付了20123元的租賃押金。經營過程中,由于被告盜用原告的電,導致雙方合作不愉快,經被告口頭允諾后,原告于2014年6月初將店面交還給被告,隨后不久被告又將店面轉交給第三人。原告將店面交還給被告后,多次找被告協商要求退還2萬元租賃押金,均遭到被告的拒絕。故訴至法院,請求判令:1.被告返還原告房屋租賃押金2萬元;2.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被告(反訴原告)盛某反訴稱,2012年10月2日,被告與原告簽訂轉租合同,約定:將位于南昌市紅谷灘新區麗景路XXX號一樓店面轉租給原告;月租金為6707元,于每月8日支付;水電費、物業費等由原告承擔。截至2014年7月8日,原告自稱經營不善而自行終止租賃合同,但拒付所拖欠的2月9日至7月8日的租金33530元、水費7440元、物業費4725元。故提出反訴,請求判令:1.被反訴人立即向反訴人支付拖欠房屋租金33530元、物業費4725元、水費7440元,合計45795元。2.被反訴人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反訴被告(原告)張某辯稱,原告自2014年2月20日起至2014年6月初止,在每月月初都按時將當月租金及上月物業費、水費交給被告,電費由原告自行繳納。因被告盜用原告的電,致使雙方關系惡化,后雙方就解除轉租合同達成一致,但被告拒絕向原告返還20123元押金。
法院審理該案后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雙方的實際租賃期限及原告是否交納了租賃費、水費、物業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原告主張其已交納了2014年2月20日至2014年6月8日期間的租賃費、水費、物業費,并與被告口頭協議于2014年6月8日終止合同,僅提供了證人汪某的證人證言及證人張某的證人證言,并未提供其他證據予以證明,對其主張,法院不予采納。被告認可合同的終止時間為2014年6月30日,故雙方的實際租賃期間應為2014年2月20日至2014年6月30日。原告應支付被告租賃費29063.67元、物業費965.80元、水費1801.66元。對原告要求被告返還房屋租賃押金2萬元之訴請,證據不足,法院不予支持。據此,依法判決如下:
一、原告(反訴被告)張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支付被告(反訴原告)盛某房屋租賃費、物業費、水費11708.13元;
二、駁回原告(反訴被告)張某的訴訟請求;
三、駁回被告(反訴原告)盛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點評】根據《合同法》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租賃合同是出租人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承租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支付租金。對支付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租賃期間不滿一年的,應當在租賃期間屆滿時支付;租賃期間一年以上的,應當在每屆滿一年時支付,剩余期間不滿一年的,應當在租賃期間屆滿時支付。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由此可見,法院依法對該案作出的判決是符合法律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