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鋒
要把老區脫貧攻堅放在突出位置
潘 鋒
由于受自然、歷史等多重因素影響,老區發展總體相對滯后,老區人民困難相對較多,脫貧攻堅難度大。目前,全省貧困村2201個,其中貧困老區村有1575個,占71.6%。分布在老區大都是深度貧困人口,雖然不太多,但大多數居住在偏遠山區,有的甚至單家獨戶,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應當充分肯定,老區人民在民主革命時期,為民族解放送子參軍,拋頭顱,灑熱血,為革命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多次強調:“忘記老區,就是忘本;忘記歷史,就意味背叛”“加快老區發展,使老區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我們永遠不能忘記的歷史責任,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薄霸诿撠毐夹】抵?,決不能讓一個蘇區老區掉隊。”所有這些,都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蘇區老區人民的深厚感情,也為我們扎實推進老區開發建設指明了方向。我們要認真貫徹執行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進一步深化對老區深度貧困人口脫貧任務艱巨的認識,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切實把解決老區深度貧困人口放在突出位置,要從規劃、項目、資金、法規等政策措施方面,加大傾斜和幫扶力度。特別是對居住在偏遠山區的單家獨戶的貧困人口,該搬遷的堅決搬遷,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決不能讓他們掉隊。同時要提升老區脫貧人口內生動力,解決好“等、靠、要”不正確思想,自力更生,奮發圖強,提高自我發展能力,增加經濟收入。
當前最關鍵的是對已經建檔立卡的老區貧困戶、貧困人口進行逐一排查,摸清深度貧困原因,因戶因人施策,精準幫扶。對有勞動能力的,要通過技能培訓、產業扶持、小額信貸等多種措施實現脫貧;對那些因殘因病致貧的,實施“兜底”扶貧;對已喪失勞動能力、無法通過開發性扶貧的人口,要全部納入低保,過上比較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