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險安居”三年行動 我們在路上
近年來,受極端氣象、地震、工程建設加劇等因素影響,全球地質災害頻發群發,造成嚴重的生命和財產損失。浙江省是全國地質災害易發、多發省份之一,尤其是臨近梅、臺汛期,山區、丘陵極易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認真深入地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對我國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浙江省委、省政府本著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高度負責的態度,防患于未然,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部署開展“除險安居”三年行動。3月1日,浙江省政府召開全省地質災害隱患綜合治理工作會議,省委副書記、省長車俊在會上強調,針對地災危險區內的群眾,要堅持應搬盡搬、搬治結合,從根子上消除隱患;要堅決實施避讓搬遷,絕不允許搞變通,寧可十防九空、不能萬一失防,同時加強對原有危險區域的治理,徹底消除隱患;結合新型城鎮化、美麗鄉村建設等,集成各種政策,鼓勵引導搬遷群眾到縣城、中心鎮發展,積極推行公寓式安置、貨幣化補助安置、公租房安置等,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對治理技術可行、經濟合理、風險可控的隱患點,分類治理到位。車俊指出,要堅持點面結合、統籌兼顧,確保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全面高效。既要做好重點地區、重點時段、重點人群防治工作,又要統籌推進各類隱患點治理,確保隱患治理無盲區、無死角。在編制各類規劃、實施重大建設工程項目時,充分考慮地質災害防治要求,從源頭上杜絕人為誘發地災。要堅持夯實基礎、補齊短板,建好防災減災長效機制。積極完善地質災害防控體系建設,加強動態監測預警,強化避災場所規范化建設管理,加強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措施。
人的生命大如天,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容不得半點僥幸、松懈和馬虎。“除險安居”三年行動,是地質災害防患于未然的一項長效措施,事關百姓的生命和生計。作為落實“除險安居”三年行動的主要職能部門,省國土資源廳根據會議精神聞風而動、雷厲風行,陳鐵雄廳長等廳領導紛紛帶隊赴地質災害多發易發地區進行蹲點調研、現場督查指導。陳鐵雄廳長指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是事關民生的大事、要事,是今年省政府重點主抓的十件民生實事。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本著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負責的態度,把決心下到底,把責任落到實,對《地質災害綜合治理三年行動計劃》中的地質災害點實行任務清單消耗制,做到應搬必搬,加快避讓搬遷和工程治理。讓老百姓搬得出、住得下、富得起。我們要根據《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十三五”規劃》,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防災減災實際,以最大限度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為目標,始終貫徹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分級分類、屬地管理,統籌部署、突出重點,依法依規、科學減災等原則,認真謀劃、及早部署,確定本地區的地質災害防治目標任務,確保到2020年,全面實現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綜合治理和應急四大體系建設的目標任務,全面完成重點防治區地質災害防治高標準“十有縣”建設任務。
認真防患于未然,積極行動于當前。要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構建著力查災、努力減災、合力防災、大力消災、全力救災的地質災害防治體系,當災害來臨,我們早已未雨綢繆,安然度險;即使是不可避免的災害襲來,也能夠做到臨危不懼、臨陣不亂,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帶來的損失。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一項艱巨任務,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