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伯農
勇于使命擔當 合力扶貧攻堅
—— 來自蘇區連江縣的報告
潘伯農
連江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辦發[2015]64號文件”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把脫貧攻堅和老區建設擺在突出位置”的精神,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放在全縣工作重中之重和最大民生工程,切實抓緊抓好。2016年初縣委召開全縣扶貧開發暨農村工作會議,全面部署精準扶貧工作。同時出臺《關于精準扶貧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并與各鄉鎮領導簽訂責任書,把精準扶貧列入鄉鎮黨委、政府年終考核內容。全縣上下形成共識,各部門、各鄉鎮與有經濟實力的企業界聯手,形成合力,以攻堅拔寨精神,用心、用情、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
精準扶貧,關鍵在于“精準”。首先要摸清貧困戶、貧困人口底數。對已建檔立卡貧困扶貧開發對象,開展精準識別“回頭看”。縣政府辦發出《關于認真做好建檔立卡貧困戶、貧困人口重新摸底核實工作的通知》。縣農業局組織各鄉鎮經辦人員進行精準摸底業務培訓,由鄉鎮包村領導帶隊,進村入戶,重新落實貧困家庭、人口、致貧原因、貧困程度、幫扶情況等信息,逐戶逐人進行審核。對因病、因疾、因殘等原因,新增扶貧對象,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人。同時做好貧困戶數據比對、甄別。根據“回頭看”的工作要求,縣政府召開建檔立卡貧困戶數據比對審核工作會議,請財政、公安、工商、住建、人行等單位,對已建檔立卡貧困對象,是否有領工資、購買商品房、車輛和銀行存款等信息,進行認真比對、甄別,防止有人“戴富帽、假貧窮”引發社會反響的現象。通過數月扎實工作,除鳳城鎮無貧困戶、貧困人口對象外,21個鄉鎮、村居進行逐戶、逐人審核公示,由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簽字確認。全縣精準核實貧困戶745戶,貧困人口2354人,列入精準扶貧對象,與扶貧政策措施對接。
連江縣聚焦老區貧困地區存在的基礎設施薄弱、建設項目資金短缺、人才匱乏、民生福祉差等短板,采取政策傾斜,多措并舉,全力以赴打好扶貧攻堅戰。(1)改善民生,加快造福工程易地搬遷,對現有生存條件惡劣的農村貧困戶,加快造福工程搬遷。2016年,省下達搬遷2000人任務的要求,年內確保完成800人搬遷任務。縣政府在東湖鎮羅山地段,劃出國有土地250畝,作為省級造福工程安置區,縣財政配套350萬元資金,解決水、電、路、排污等基礎設施建設,建設18層電梯房3棟,11層電梯房11棟,五層套房40棟,總建筑面積15.558萬平方米,一次性安置黃家、赤石、東風3個畬族老區村522戶,小區設有物業、文化活動中心、公園、市場、公廁等功能齊全的公共服務設施,滿足搬遷戶的需要。(2)開展小額貸款推介擔保和農戶信用評價、農戶貸款項目等服務對接。縣成立小額貸款協會,推行小額貸款擔保,至2016年底,經協會推介、審核,申報信用社11戶,獲取小額發展資金貸款30萬元。(3)積極做好扶貧濟困“春風行動”,縣財政每年下撥扶貧資金233.5萬元,建檔立卡貧困戶745戶全覆蓋,每戶每年扶持3000元,作為發展生產啟動資金。(4)實施“雨露計劃”,縣依托職業技能培訓中心,為愿意參加實用技術培訓的貧困人口,組織參加實用技術培訓,至2016年底,已培訓7期,免費培訓扶貧對象333人,并與企業界對接安排就業。(5)扶持貧困戶發展生產,全縣51戶貧困戶,申報種養殖生產開發項目,每戶給予補助發展資金5000元,扶持啟動。
縣組織各部門、各鄉鎮和經濟實力強的企業、村(居),聯手形成合力,以拔寨攻堅精神,全方位、多層次的扶貧攻堅格局。縣直40個單位、20個龍頭企業、20個經濟實力強的村(居)組成20個扶貧工作小組,分別掛鉤20個省、市扶貧開發重點村,縣財政撥出扶貧資金300萬元,每個貧困村配套15萬元。同時實施各類建設項目38項,投入扶持資金1357萬元,項項落實到位。
縣農業局10個副科級干部掛鉤扶持10個縣級貧困村,重點幫扶12個貧困戶。縣教育局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凡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從義務教育到普通高中教育,全免學雜費、寄宿費。縣婦聯會為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升入高中女生,每人每年資助1000元,升入大學貧困女生,每人每年資助5000元。同時還為貧困村婦女創業技能培訓150人。團縣委每年幫助貧困村青年農民就業、創業實用技術培訓,年均免費培訓300—500人。同時設立貧困青年慰問金,年均慰問30—50人,每人分發慰問金500元,并通過和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聯手,與知名企業對接,幫助貧困青年勞動就業。工商聯組織6家企業,籌集扶貧資金90萬元,為天竹、東風、七里3個畬族老區村,各修建一座環保公廁。縣交通局聯合公路局、市場監督局、皇鼎投資有限公司及鳳城鎮鳳尾村,合力資建小滄至羅源霍口畬族村、七里至日溪村公路建設項目。同時還籌集扶貧專款12萬元,扶持七里村貧困戶發展生產。縣委統戰部、旅游局聯合億達食品有限公司和東岱鎮蟬步老區村,共籌集扶貧資金37萬元,扶持江南鄉梅洋老區村治里小流域工程。江南鄉政府為1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每年給予1萬元至1.5萬元扶貧資金。小滄鄉深化精準扶貧,在縣下撥每年每戶扶持3000元基礎上,鄉財政再為精準扶貧戶50戶,每年增補扶持資金3000元。下宮鄉推進產業扶貧,2016年江灣、初蘆、松皋3個老區村,新開發鮑魚養殖80多畝,扶持肖華思等7戶貧困戶參與鮑魚養殖業,脫貧致富。科技文體局投入扶貧資金20萬元,為小滄畬族鄉的東風、樟后2個老區村,舉辦食用菌實用技術培訓班,扶持村民掌握食用菌生產技能,發展菇類生產,脫貧致富。東湖鎮各村發展枇杷、水蜜桃、養生蔬菜基地,創“一村一品”知名品牌,每村建立一個吸收貧困戶、貧困人口參加的特色產業基地。民政局為建檔立卡110戶貧困戶、貧困人口230人,列入農村低保,月撥低保金4.07萬元。
連江縣通過多措并舉,上下同心協力,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在全面建設小康時期“決不能讓一個蘇區老區掉隊”的戰略部署,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中,取得顯著效果。至2016年12月,全縣745戶貧困戶,得到實實在在的普惠,逐步向脫貧致富邁進。完成脫貧人口1718人,占建檔立卡2354人的73%,力爭2017年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連江縣老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