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 岑 劉 明
“我們村集體豬舍每年對外承包金收入11萬元,為什么在村里賬上還顯示虧損?”8月14日,在江蘇省盱眙縣馬壩鎮塘壩村“金財工程”述評會上,村民李國柱如此一番提問,讓現場的氣氛驟然凝固起來。
“我村豬舍雖然是前些年上級部門幫扶所建,但是無化糞池、無發酵床、無地暖,不符合現在的畜禽養殖排污標準,村里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又花了7萬元,加上償還陳欠債務,所以至今還沒有結余。”村會計張維高的回答讓李國柱心頭的疑云頓時散開了。
這是江蘇省盱眙縣全面實施“金財工程”、規范村級財務的一個鏡頭。
“歐崗安置點水泥路是‘一事一議’工程,這個工程不包含路基工程。村里墊支16.8萬元,是經過公開招標產生的路基工程建設費用。”在今年一季度財務評審例會上,桂五鎮星星居委會居務監督委員會主任李玉忠,針對居民李榮林的提問,現場給出了答案。
每季度以村居為單位召開財務監督“金財工程”評審會,由鄉鎮駐村干部、村黨組織和村(居)委會“兩委”班子成員、黨群議事會成員參加,收款單位、報領人列席旁聽,村(居)委會對季度財務情況進行說明,對群眾有異議或想要詳細掌握的收支情況,逐一解釋說明,現場接受村里的黨員群眾代表質詢。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觀音寺鎮九里村黨員陳建華說:“要不是通過評審會,我們做夢也想不到身邊還潛伏著這么一條‘大魚’。”原來,該村原村委會委員翟思勤利用收繳西片農田灌溉水費的機會,張貼公示給群眾看的與電灌站收取的費用不一致,從中賺取差價,從不起眼的十幾二十元錢,最終貪污3萬元之多。
“以前村里的財務收支都是由村‘兩委’人員審批,現在在村干部審批基礎上,由鎮財務會計核算中心專門負責這項工作,讓老百姓更加放心。”在桂五鎮財務會計核算中心大廳,村民王亮伸出大拇指。
村里花錢,第三方代管,鎮里監督。
為解決當前“村財鄉管”模式下,村里會計作為報賬員業務素質不高,鄉鎮農經部門既做“代賬員”又做“監督員”,容易產生“自代自管”“代而不管”等問題,盱眙縣在20個鄉鎮(街道)成立了獨立的村級財務會計核算中心,作為第三方與村居簽訂委托代理協議,對財務流程、設置賬簿、檔案管理進行規范,統一入賬登記,對村居財務負責,讓鄉鎮農經部門回歸監督職責。
同時,盱眙縣開發了“金財工程”管理客戶端,在所有賬目日清月結的基礎上,鄉鎮財務會計核算中心定期將財務電子報表通過客戶端、鎮媒體平臺和村居公開欄等進行公開公示。
“6月2日,村支部書記找我們談話做工作,6月4日我家交了鑰匙,不出3天補償款就到賬了。”因縣港口產業園建設而搬遷的古桑街道磨澗村村民張成文回憶說:“村級財務評審會對補償流程、款項一一作了說明,審計部門對村級補償資金使用情況作了專項審計,我們心服口服。”
“啄木鳥”式全程審計,“點穴式”封堵漏洞。
盱眙縣根據層級劃分、異地交叉、職能權限等原則,自下而上建立“村鄉縣”三級財審組織體系,對審計發現的嚴重問題及時通過紀委監察、司法部門開展責任追究。
今年前7個月,全縣共有11人因違反財經紀律被問責,追繳套領涉農資金68萬元,為村集體挽回“三資”非法發包經濟損失200余萬元。
談及“金財工程”的制度設計初衷,盱眙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顧強說:“金子只有放在陽光下,群眾才能看到它發出的閃閃亮光,強化黨組織領導下的財務管理和信息化監督,就是要讓村級財務沒有暗箱操作的機會,讓一切在陽光下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