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會會 諸城市金融服務中心
淺談化解地方金融風險的對策措施
房會會 諸城市金融服務中心
近年來,在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增大等因素的影響下,企業經營發展受到了嚴峻的考驗,資金鏈斷裂、破產倒閉、惡意逃廢銀行債務等問題頻發,地方金融風險逐漸顯現。本文深入分析了地方金融風險發生的原因,并給出了化解地方金融風險的對策措施,旨在找出優化地方金融環境,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新路徑。
地方金融風險 風險化解 對策措施
目前,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依然嚴峻,國際經濟復蘇進入調整時期,國內經濟仍處于下行區間。面對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企業自身經營發展受到了極大的挑戰。若企業在調結構去產能過程中不能保持自身優勢,解決企業融資難題,找到經營新方向,極易出現資金鏈斷裂、企業破產倒閉等問題,進而引發區域性金融風險。
地方金融風險發生的原因及類型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由企業過度負債引發的債務風險。為追求規模效應,企業盲目擴大經營范圍,多渠道融資投入生產經營,忽視主營業務發展,在經濟快速增長、信貸壓力不斷增加的形勢下,過度負債極易引發資金鏈斷裂,出現債務危機。
(二)由互保聯保引發的擔保圈風險。企業間互保、聯保曾經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重要抓手。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這一擔保模式逐漸暴露出其發展的弊端。在地方經濟尤其是縣域經濟中,互保、聯保仍然是企業融資的主要途徑,一旦某企業出現信貸危機,其擔保及被擔保的企業均將受到牽連。這種多米諾骨牌效應,將會使地方金融風險集聚發生。
(三)由失信行為引發的違約風險。在國內外經濟發展大環境的影響下,尤其是銀企關系緊張、銀行信貸投放力度縮小的情況下,許多企業債務人即使具有償債能力,依然采用非正當手段拒絕履行償債義務,導致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債權發生重大損失,導致不良貸款率上升。多地政府出臺打擊惡意逃廢銀行債務整治辦法,仍然不能遏制此類現象的發生。在此環境下,一旦企業出現經營困難無法按時還本還息,銀行就會懷疑其還款能力和資信,加大對其信貸條件的審查力度,縮小信貸規模,甚至抽貸、壓貸,加劇金融風險的發生。
(四)由民間融資引發的民間融資風險。相比較于嚴格的銀行信貸審批流程,許多中小微企業選擇程序簡單、形式靈活的民間融資形式,民間借貸、非法集資等現象依然處在高發期。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管和法律約束,民間融資具有很高的風險性。企業卷入民間借貸糾紛或非法集資案件中,不但自身難以逃脫,也會影響與其有業務往來或者擔保關系的企業。在民間借貸風險陸續顯現,存量風險不斷釋放的大環境下,地方金融風險形式依然嚴峻。
根據貸款五級分類,若貸款質量為次級、可疑、損失類則被稱為銀行的不良資產,需要綜合各種方式進行化解和處置。根據不同銀行的政策優勢,結合不同企業的信貸風險特征,銀行業金融機構化解金融風險的方式主要包括現金清收、貸款核銷、打包轉讓、以資抵債、重組上調和非重組上調、資產證券化等。
打包轉讓是指銀行將多個具有相似特征或條件的不良資產組包,以原債權金額一定的折扣額轉讓給資產管理公司,由資產管理公司進行處置,從而實現不良資產變現的處置方式。
重組上調是銀行根據風險企業經營發展的實際情況,在出現償債困難時與企業溝通協商,通過對貸款條件的調整,實現不良貸款五級分類的上調。根據是否變更債務主體可分為債務轉移型重組和非債務轉移型重組。
非重組上調是在不改變原信貸條件的前提下,若風險企業自身財務狀況發生重大好轉,銀行也可以將不良貸款的五級分類上調至正常水平。
地方政府肩負著維護當地金融生態秩序,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風險,促進地方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主要責任。在地方金融風險化解中,政府要堅持領導,積極調動社會各界力量,綜合利用各種資源參與風險化解工作。
一是要充分發揮統籌領導作用。地方政府要統籌協調全地區金融風險防范與化解工作,成立專門的機構負責金融風險的監測與化解工作。當風險出現時,要及時調度債權行和債務人召開聯席會議制度,對化解工作進行全面的指導,并聘請專業人員參與風險化解工作。
二是要強化政策資金支撐。地方政府要創新金融風險化解方式,制定和出臺化解金融風險的指導意見,在政策上指導各部門明確職責。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對企業發展的支持力度,讓政府平臺成為維護地方金融穩定的重要保障。
三是要加強失信行為聯合懲戒力度。要做好地方金融發展與監管工作,嚴厲打擊各類逃廢銀行債務等失信行為,制定失信行為聯合懲戒制度,讓失信者寸步難行,有效維護地方金融秩序。
地方金融風險的發生是經濟發展大環境下各參與主體共同作用產生的結果。因此在化解過程中,各主體應各盡其責,最大限度的降低地方金融風險引發的各種不良后果。
(一)企業要加強科技創新,完善經營管理體制。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要堅持科學發展理念,保持穩健發展步伐。一是要突出主營業務,不盲目擴張。二是要具有科學的經營管理理念,聘請專業的經營管理團隊,完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三是要注重科技創新,引進專業的高層次技術人才,培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四是對于嚴重資不抵債或無法債務轉移的風險企業,積極推進戰略重組、破產清算,防止風險蔓延。
(二)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創新服務方式,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對于發展前景好,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且正常生產經營的企業,要積極優化信貸服務方案,爭取擴大信貸投放規模。在化解地方金融風險的過程中,各銀行應積極與上級行溝通交流,爭取上級行在化解金融風險方面的政策支持。
(三)地方政府要發揮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金融環境整治。充分調動社會各種資源,在做好監測預警工作中,摸清地方金融發展現狀。加快誠信體系建設,嚴厲打擊惡意逃廢債務、非法集資等失信行為,著力優化金融生態環境,維護地方金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