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謙 云南財經職業學院
淺議小微企業加強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向謙 云南財經職業學院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小微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已逐步凸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小微企業與大中型企業齊頭并進,躋身于市場競爭中。為爭得一席之地,現代的企業,除了加強企業資產與權益的管理外,更多的目光以聚焦于成本的控制與管理,因為它關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大中型企業尚且如此,小微企業從客觀因素來看與大中型企業比較就處于弱勢,如果再忽略成本管理的思考,將難于在市場競爭尋求到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本文將站在小微企業的角度來談談企業成本管理的觀念、成本管理制度的建立和現實小微企業成本管理的意義。
小微企業 市場經濟 成本管理 現實意義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小微企業已成為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組織力量,但由于小微企業多為家族式企業,在企業的運作和管理上或多或少的會體現出急功近利的弊端,忽視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或者說很多小微企業的成本控制,就是簡單的體現在降低投入的問題上,而對成本的管理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管理模式,對企業成本管理缺乏前瞻性和全面的思考,在市場經濟競爭中吃虧不少。探討小微企業的成本管理,指在拋磚引玉,引起小微企業對成本管理的思考與重視,幫助小微企業提高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讓小微企業在可持續的發展的道路上走的更穩。
成本,即產品的生產費用。其組成內容為生產產品過程中發生的直接和間接費用。生產成本的高低,關系到企業實現的利潤目標多與寡,作為小微企業自然把目光盯在比較直觀的投入與產出的關系對比上,企業往往會通過簡單的成本計算來考核當期實現的經濟效益,更加注重簡單直觀的成本管理的有效性。這是非常直觀的傳統成本管理思維模式,就是主要強調以節約為主,非常簡單地強調降低成本,沒有對成本控制和管理形成一套有效的思考,由于過分簡單地強調降低投入來獲得好的收益,因此導致更多企業因質量問題因小失大,損失了長遠的發展之路。
曾幾何時,在諸多商家資本原始積累期間,多數采用的就是簡單的降低成本比達到盈利目標,從短期來看,企業獲利目標如愿實現,但從長遠的發展來看,這些企業的一單生意就失去了消費者、失去了企業最重要的商譽、更重要的是失去了發展的機會??梢姡∥⑵髽I的發展,需要對成本進行有效管理,而不是只把目光盯在簡單的產品生產成本降低上,還要關注更多的關于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原因很簡單,企業的成本管理思想應立足于消費者,有了消費者采用有市場,有了市場,才有經濟效益可言。道理很簡單,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只有適應瞬息萬變的競爭環境,與時俱進地改變成本管理思想,才能獲得經濟效益取得持續性的競爭優勢。
(一)成本管理思想較為狹隘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所謂成本就是商品構成價值中C+V 的那部分價值。小微企業多為家族式企業,因為所有權和經營權都是集于管理者自身,管理者往往以家長的身份對企業進行管理,其管理模式也往往體現出“小家子氣”,成本管理的概念就是少投人力、少投料。由于受經營規模的限制,成本管理范圍比和思路都比較窄,成本管理思想也顯現出十分的狹隘,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缺乏長遠、系統的考慮,而是把成本管理的關注點集中在降低產品制造成本上,就是降低人力成本和投料成本。如果一個管理者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始終不能擺脫家族式管理的現狀,必然阻礙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發展壯大。也就是說小微企業在成本管理的認識上,觀念再不做相應的轉變,還是一味的強調粗放而簡單的管理思想,把成本管理還是放在注重產品生產過程中制造成本的核算和控制上,那么小微企業就真的沒有什么希望可言了。
(二)小微企業對成本成本管理采用有效的管理手段
首先,小微企業在管理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管理人才。由于很多企業在成本管理手段和方法上始終處于落后狀態,在成本管理和控制上,多半靠經驗和主觀判斷成本升降的因素,基本不分析其成因,前期與后期的成本變動,主要是看物價指標和勞動力成本變動來制定后期的生產經營策略,如此簡單的成本管理模式且不說在管理方法上有什么技術含量,就連基本的管理手段都很欠缺。市場經濟的競爭難就難在它的變化莫測,在應對這種變化總是以不變應萬變,說穿了不是不愿意變,關鍵問題在于無力應變,小微企業在對企業的管理上,除了缺乏相應的管理人才外,更大的問題還在于管理者總是搞大“一言堂”,為了降低人力成本,很多事情都是親力親為,沒有更多的精力去考慮科學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所有的手段和方法都顯得粗糙而簡單,與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是格格不入。沒有能力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這不僅制約了小微企業成本管理思想的進步,更重要的是影響小微企業對成本的宏觀調控的思考,以及在新經濟時代如何求得小微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小微企業面臨的生存和發展的核心問題不是簡單的對比收支,而應該著眼于對現行的成本管理方式、方法和手段進行改革,建立科學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
(三)小微企業管理者應鼓勵職工積極參與成本管理
由于小微企業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是老板說了算,在職工間就形成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任何事情管理者說了算,管理自然就成了管理者的事,與一般職工沒有絲毫關系。這種思想的存在,是導致企業管理者對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脫離實際的主要原因,其實中大多數工人長期工作在第一線,實踐經驗豐富,其中不乏草根的管理思路,如果讓他們參與到企業的管理活動中來,作為企業貫徹執行全員成本管理的參與者,作為企業來說不啻為明智之舉。為了使企業的成本管理思想得到貫徹和落實,應該動員一線管理者和工人直接參與進來。成本管理思路的貫徹,不僅體現企業管理思路的科學性,而且使企業制定的成本管理思路更接地氣。如果企業的管理活動只是局限于少數管理者,那么最終的決策結果可能會脫離實際。因此在小微企業中,動員職工全員參與企業的管理活動與建立健全科學的管理制度同等重要,動員企業職工參與可使企業制定的計劃更切合實際,另一方面,通過職工參與成本管理活動,可增強職工的主人翁意識,促進企業成本管理活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一)設置專業人才對進行成本管理工作
設置成本管理崗位,配備成本管理人員是完善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提。作為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不是把住某個環節就可以實現的,成本是一個相互影響的鏈條式概念,就是說它涵蓋了一個采購到產品制造入庫、銷售等一系列的環節,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對成本的控制產生負面影響。因此,作為管理者不可能面面俱到做好成本的管理工作,應該聘請既有專業素養,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人員來對產品的制造成本進行專業、有效的管理。表面來看,聘請專業管理人才會增加企業的勞動力成本,但從長遠的發展來看,這種人力成本的付出更符合小微企業的壯大和發展。專業的管理人員,可以通過所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所積累的實踐經驗,根據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和特點,預測、分析成本的最終結果,為管理者的決策提供可靠的參考資料,由此來確定成本的目標,并納入小微企業切實成本管理體系,可以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提供行動指南,還能確保企業少走彎路,規避市場風險。
(二)在實踐中提升管理者的企業管理素質
管理者沒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就會瞎指揮,這對小微企業來說是經營失敗的根源。成本控制是在產品成本形成過程中對成本的主體進行的一項管理工作。產品成本的降低不是簡單的控制材料的采購環節、產品生產過程、加強廢品率的控制、人工費用的費用降低等,就能達到預期目標,具體涉及到一系列的管理活動,在這些活動中都存在著相關費用的相互影響因素,由此可見,要做好成本管理,管理者首先對成本的構成要素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加強成本的日常管理并非抓好某個環節就能完成,要做好成本日常控制,如材料采購時對采購過程控制,降低采購費用、產品的生產過程中通過降低廢品次品率等控制,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基礎上降低生產成本、產品銷售時對銷售費用,如產品宣傳費的控制,同時控制應收賬款規模,采取有效手段,避免壞賬損失的發生。通過一系列的控制管理活動,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會得到不斷的提高和完善,這對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會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
(三)通過簡單的成本計算和分析完善小微企業的成本管理
成本計算是通過從投入到產出的記錄對比的必要手段。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即籌資—周轉—收回貨幣資金,從籌資開始,就意味著成本費用的發生開始,是進行成本會計工作計算和核算的開始。通過一個資金循環過程的各環節成本計算,可以綜合地反映出一個企業的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成本計算除反映企業降低產品成本水平,為節約各項費用的開支提供數字依據外,對企業進行成本分析也提供了依據。成本分析,是企業做好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礎,通過成本分析,可以找出導致成本發生異常升降的原因,為制定適時的成本管理制度奠定基礎,也為企業對成本控制管理的考核提供了依據。作為小微企業應定期開展成本分析工作,并動員全體員工積極參與,由下自上進行交流和總結降低成本的經驗,挖掘潛力,以立足市場為本,認真考核各項成本的變動因素,貫徹向社會提供更多的質優價廉產品為宗旨,才能不斷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成本管理是指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費用,通過一系列的方法,進行預科學管理工作,其主要的目的就是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實現企業的盈利目標,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
(一)成本管理活動的實施降低產品成本
企業在產品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支出統稱為“生產費用”。生產費用即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兩項之和即成產品成本。作為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開展,應關注直接和間接費用的核算,關注產品成本水平的高低,分析不同時期引起成本波動的原因,妥善解決不同因素造成的成本波動,成本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企業應把降低成本作為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務來抓,確保企業的資本在資金循環中不斷保值增值。
(二)通過成本的管理與分析獲取成本信息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是進行成本分析的依據。通過成本核算,可以為管理者提供有關的成本信息,為成本管理活動的開展和成本分析提供依據,為宏觀經濟管理和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服務。因此,成本信息的準確與否,對于企業管理者尤為重要,準確的成本信息可使成本分析和成本預測、成本決策建立在可靠的信息基礎之上,是企業成本管理體系完善的重要保障。
(三)通過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
成本費用的增減,直接會影響企業利潤豐與寡。成本費用的降低,則意味著企業利潤的增加。評價一個企業經營成果的好壞,主要是通過一個良性的資金循環過程及其結果來反映,投入的資本是否實現增值,最終要看投入與產出的關系,以此可以考察一個企業的獲利能力。投入即為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發生的耗費——成本費用,原始的生產經營活動思想的體現就是以投入和產出的對比,通過投入過程的控制,降低成本,實現盈利為目的,現代企業也不例外,這也符合企業發展思路的初衷。企業要實自己的利潤目標,在市場經濟環境中求生產、求發展,就要重視和加強成本管理,只有加強成本管理,才能真正體現“管理出效益”內在涵義。
(四)通過成本管理活動提升小微企業的競爭實力
企業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產品的價格。企業只有向消費者提供質優價廉的產品,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而產品成本的降低,除了會受客觀因素的影響外,自然也離不開企業貫徹實施的對產品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如果成本水平較高,在確保產品生產質量的前提下,成本就會得到很好的控制和降低,企業的目標利潤自然會實現。因此通過有效的成本管理活動,可以降低企業的成本水平,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
綜上所述,成本管理作為一門管理科學,其主要意義在于如何發揮成本管理的作用,與時俱進,應用高科技手段,把企業的管理成本管理思路有效地夠貫穿于整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把正確評價投入與產出的關系放在首位,實現人類從事生產活動以來最求的目的通過正確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真正實現企業成本管理的目的和意義。
[1]陳漢文.成本管理[D].高等教育出版社
[2]靳新.財務管理學[D].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萬壽義.任月君.成本會計[D].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4]于富生.王俊生.成本會計學[D].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