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雙平 丁蕊
武漢東湖學院
論我國金融證券市場監管方面存在的問題
沈雙平 丁蕊
武漢東湖學院
中國的金融證券市場從1990年起步至今已經過了二十余年,這二十年余的發展和輝煌,使得證券市場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舉世矚目。其中最閃耀的特點在于金融證券對于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金融證券可以使投資規模擴大,優化投資結構,同時擴大了投資主體,隨之而來的,對于信息收集和處理也有著同樣巨大的作用。然而在國際金融環境中,我國金融證券想要健康發展還存在著諸多的挑戰,其中監管層面具有較多問題。
金融證券市場 經濟形勢 國際金融 金融監管 對策
前言:市場監管對于金融證券市場來說具有著使其保持平和穩定的意義,而相對于龐大的金融體系來說,起到市場監管主導作用的就應該是證券監管機構。證券監管機構明確責任,在金融證券市場當中通過有效監管的手法提高金融證券市場的效率性,意義非常。并且同時可以通過監管避免市場過分波動,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然而在調研當中發現,在金融證券市場的監管過程當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導致監管目標無法完成,市場依然存在波蕩。
金融證券市場需要進行監督,主要目的在于保護市場秩序,最大限度保障投資人的利益,有效地增強市場運行機制這三個方面[1]。從根本來看,監管機制的建立在于保障金融證券市場有序運行,起到推動經濟的作用。然而實際監管當中卻存在著諸多問題,導致監管無法完成監管目的。
(一)金融證券市場當中監管主體多,職能復雜重復,缺少明確監管責任
證券市場在進行交易的過程當中,伴隨著高風險性、突發性和廣泛性的特點,這些特點使得在對證券市場進行監管的時候需要將職能權限分散開來,為了保障監管的方向可以做到面面俱到。然而這種分權做法也有著相當深刻的弊端,就是由于監管權限的分散導致多個監管部門同時具有相同的監管權,而當監管當中出現矛盾的時候就會出現被監管人和監管機構之間互相推諉,矛盾無法得到有效解決。除此之外,分權的做法會喪失掉一部分監管機構的獨立性和主體權,在日常監管當中,就會存在權利增大而責任減少的心態,作為權力機構,這種心態通常會伴隨著監督不力而使以權謀私者有可乘之機,非但對證券市場起不到監管作用,還會淪為腐敗的溫床[2]。
(二)制度建設缺乏,面向證券市場的法律太少
就目前來說,我國上市的關于證券市場的法律只有《證券法》和《公司法》這兩部,對比國外證券市場的全面法制建設如《證券信托法》、《證券交易法》、《證券信譽平價法》等,我國法制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以目前的形勢來看,缺乏相應法律法規條文導致司法能力在證券市場監管當中處在一個相對無力的地位,甚至會出現證券監管當中部分內容無法得到有效實施等情況。
(三)證券市場中介機構監管不足
在現代社會當中,投資人想要進入到證券市場當中,都會遇到證券中介機構。與國外證券中介機構不盡相同,我國目前的證券中介機構在管理形式上還十分落后,與之相對應的就會出現如企業假賬、虛假證明等來欺騙和誤導投資者,影響金融證券市場良性的運作模式。也對監管提出了挑戰。
針對目前金融證券市場上存在的諸多監管弊端,筆者以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轉變。
(一)明確各監管機構職責和權限,以監管職能出發培養專業人才
對于監管機構的職權劃分,需要由政府出面進行處理和協調。政府機構在面對金融證券市場的監管問題時,應首先明確證監會在金融證券市場當中所具有的權威性,并以證監會為證券市場監管的核心,建立起完善的市場監管體制,保障金融證券市場中的行政效率。同時還需要明確證監會的監管權力,通過證監會的監管來保障市場運行平穩,投資者利益不受到不正當侵犯。弱化證監會在金融證券市場所具有的參與度,避免對于金融證券市場的行政干預,要側重于宏觀管理,明確證交所以及中國證券業協會的自律組織地位。
進一步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新的監管類人才需要面對金融手段和金融工具不斷更新換代,因此也必須跟上時代的腳步。
(二)建立起完善的法律體系,對于證券市場的法律盲點進行司法解釋
對于過去法律當中只存在《證券法》和《公司法》這兩部法律所導致的在日常金融證券市場當中多數情況存在著法律盲點這一現象,應當積極分析,從而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法律法規,在面對法律盲點的時候,法律法規的制定可以給出過去不能做出的司法解釋。法律的晚上相對于金融證券市場的良性發展和監管制度的完善確立來說具有全面多樣的指導意義。與之配套的,還要做到證券市場作為參與主體也應當進入到法律保障當中來,通過法律-行政-市場三者共同建立其完善的監管制度。在制度當中,要減少政府的行政干預,以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來代替政府的行政指令[3]。
(三)加快對中介機構的規范化管理
對中介機構重新審視和定義,對證券市場中的中介機構進行明確職責和義務,加強管理。中介機構通過規范化的管理,避免出現上文中的對于投資者不負責任的誤導和欺騙現象,能夠真正地為投資者起到信息提供和引導投資的作用,并且為金融證券市場的平穩運行起到促進作用。因此對于中介機構的監管力度也應當加大,例如對于中介機構的資質審核、對于信息發布的真實性都應當成為考量一所中介機構的基本要求[4]。
結論:綜上所述,對于目前金融證券市場的監管主要存在監管主體、法律和證券機構這三個方面的問題,因這三個方面所出現的影響導致金融證券市場存在著相對不平穩的運行機制。因此在面對金融證券市場的監管改革是應當從主體、法律建立和機構審核這三點來考慮。從而為完善的證券市場做出貢獻。
[1]余沛.淺析我國金融證券市場監管方面存在的問題[J].時代金融,2015,23:127+132.
[2]徐雪瑤.論我國金融證券市場監管的基本問題[J].經營管理者,2011,09:158.
[3]錢鋮.我國證券市場監管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時代金融,2016,30:165+167.
[4]方凱. 我國金融證券市場存在的問題淺析[J]. 現代商業,2016,30: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