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頁巖氣勘探開發捷報頻傳:5月中旬,位于湖北宜昌的中國地質調查局鄂宜頁1井試獲6萬立方米/日氣流,這是我國首次探至6億年古地層、獲得迄今為止全球最古老頁巖氣藏;7月13日,位于重慶西部地區的中國石油足202井試獲4.9萬立方米/日氣流,壓裂深度達到3980米;8月15日,位于重慶南部地區的中國石化丁頁4井試獲20.56萬立方米/日高產氣流,壓裂突破了埋深超過4000米技術瓶頸……
國土資源部統計數據顯示,經過多年勘探開發實踐,四川盆地及周緣的下古生界志留系龍馬溪組的海相地層累計探明頁巖氣地質儲量達到7643億立方米,其中中國石化重慶涪陵頁巖氣田累計探明地質儲量6008億立方米,成為北美之外最大的頁巖氣田,其6000億立方米的資源量,相當于6個千萬噸級的大油田。
近年來我國頁巖氣發展快速,主要得益于關鍵技術的系統突破。一套更好適應復雜地質條件、環境敏感要求,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頁巖氣開發技術體系業已形成,帶動開發成本持續下降。10月19日,涪陵頁巖氣田焦頁9—2HF井順利完成了長達5天的重復壓裂施工并取得成功。重復壓裂,這一在北美廣泛運用但難度極高的技術開始在我國頁巖氣開采中投入實際運用,標志著我國頁巖氣開發邁上新臺階。
從頁巖氣產業發展規律看,我國頁巖氣開發目前已走完“學習曲線”底段和基礎部分,走到了快速攀升的臨界點,逐步放量、持續增長是大勢所趨。僅現有勘探成功區塊測算,到2020年實現300億立方米產量應有把握。如果推動力度再大一些,市場充分活躍,10年內實現中國版頁巖氣革命,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從能源清潔化和能源安全角度看,加快頁巖氣開發非常重要。預測顯示,到2030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需求為5800億立方米,國內常規天然氣產量只有2800億立方米,如果沒有新的增量,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將達到50%以上。雖然當前國際油氣價格較低,市場供應較寬松,可通過國際貿易解決一部分缺口,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全球油氣市場周期性很強,30年河東,30年河西,手中有糧才能心中不慌,能源安全主動權還是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當下,應抓住全球能源供給寬松的有利時機,加快頁巖氣開發突破,盡快實現大規模開發,增強自給能力和國際能源市場話語權。